【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线携能通信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电流三角波中的基波能量 磁耦合谐振的无线供电技术,属于无线能量传输
技术介绍
非辐射性磁耦合谐振作为新型无线供电技术,通过使两个相同频率的谐振物体产 生很强的相互耦合,而对周围非谐振频率的接受端只有较弱的耦合。磁耦合谐振系统包括 发射谐振线圈、次级接受谐振线圈和负载。无线供电应用场合通常需要无线通信,按照能量 流与信息流的实现方式,主要分为单流模式和双流模式。其中双流模式采用能量流与信息 流分开实现,如采用蓝牙等无线装置实现信息流。这种方式成本相对较高,电路复杂。而单 流模式利用同一套装置实现能量流与信息流的复用。 当需要传递通信信号时,目前单流模式也有两种实现方案,一种是当能量流传输 时认为是高电平,当能量流中断时认为是低电平。显然这样的方式存在较大的弊端,当数据 量较大时影响正常供电,对无线供电的品质影响较大。另一种方案是采用改变发射线圈的 工作频率,当接受线圈工作在最佳状态时,判定是一种通信信号状态,同时实现最佳能量传 输。当频率变化偏离接受线圈最佳工作状态,判定是另一种通信信号状态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速无线携能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频率调制模块、驱动电路、发射电路、无线电能接受电路、无线通信信号接受电路;其中,所述发射电路包括输入电源、与输入电源相连接且包含有发射线圈的非谐振类变换器;所述频率调制模块向驱动电路输出控制信号;所述驱动电路根据控制信号控制非谐振类变换器中的开关器件动作,向发射线圈传输正负电压幅值和持续时间均相等的电压方波,控制发射线圈的三角波电流频率;所述发射线圈通过三角波电流信号中的基波分量产生磁场,与无线电能接受电路产生磁共振,使得无线电能接受电路接受到磁共振传递的能量,实现磁耦合谐振无线供电;所述无线通信信号接受电路接受发射线圈三角波电流信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岩,朱翔,李轩恺,张腾飞,岳东,谢俊,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