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35532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5 10:40
一种电连接器(1),包括:外壳(2),具有由分隔壁(22a-22e)分隔的多个腔(20),端子(T0)被插入至腔的每一个中,外壳形成有至少一个保持器插入孔(24),保持器插入孔在第二方向(X2)上穿过外壳的侧壁(21A)以及分隔壁形成,第二方向垂直于端子(T0)被插入至腔的每一个中的第一方向(X1);以及保持器(3),其被插入至保持器插入孔(24)中以在外壳中与端子啮合,保持器包括:表面(31),其中保持器通过表面与保持器插入孔(24)接触,以及突起(32),其形成在表面(31)上,突起越过至少一个分隔壁并与特定分隔壁(22c)啮合,突起在第一方向(X1)上可弹性形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装配在汽车和工业机器等中的装置之间的电连接的电连接器,以及更具体地涉及包括保持器的电连接器,该保持器防止端子从端子被插入的外壳中脱离。本专利技术还涉及用在上述电连接器中的保持器。
技术介绍
用于装配在汽车中的装置之间的电连接的电连接器例如通常被设计为包括双啮合结构,用于在端子被插入外壳中之后防止端子从外壳中脱离。图10是在日本技术申请公布No.H3(1991)-97875中提出的电连接器的透视图,以及图11是电连接器的截面图。如图10所示,外壳40包括多个端子空间41,其中端子42被插入端子空间41的每一个中。外壳40在其侧壁形成有三个通孔43。保持器44包括扁平基部45,以及在相同方向上从基部45延伸的三个臂46A、46B和46C。臂46A、46B和46C中的每一个被插入外壳40的通孔43中,并且由此,如图11所示,臂46A、46B和46C中的每一个在外壳40中与端子42的啮合部分47抵接以防止端子42从外壳40中脱离。图12是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布H11(1999)-16625中提出的电连接器的截面图,图13是电连接器的部分截面图,以及图14是保持器的透视图。如图12所示,外壳60包括多个端子空间61,其中端子70被插入端子空间61的每一个中。外壳60在其侧壁62形成有孔63。如图14所示,保持器50包括两个柔性臂53、以及挂钩54,其中每个臂53通过在其后端部制造切口51来形成啮合突起52,挂钩54与外壳60的侧壁62抵接。如图12所示,保持器50被插入外壳60的孔63中。在被插入外壳60的孔63中时,如图13所示,保持器50在其啮合突起52处与端子70的突起71啮合。由此,防止端子70从外壳60中脱离。图10和11所示的传统电连接器伴随着以下问题:由于保持器44被简单地插入至外壳40中,保持器44可以在外力作用于保持器44的情况下从外壳40中脱离。图12-14所示的传统电连接器伴随着以下问题:由于保持器50具有复杂的构造,因而保持器50的强度随着保持器50被小型化而降低,导致保持器50可能在保持器50被插入至外壳60或从外壳60拉出时被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考虑到传统电连接器中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标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能够在不使得用于防止端子从外壳中脱离的保持器的构造复杂的情况下防止端子从外壳中脱离。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中,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外壳,具有由至少一个分隔壁分隔的多个腔,端子被插入至腔的每一个中,外壳形成有至少一个保持器插入孔,保持器插入孔在第二方向上穿过外壳的侧壁以及分隔壁形成,第二方向垂直于端子被插入至腔的每一个中的第一方向;以及保持器,其被插入至保持器插入孔中以在外壳中与端子啮合,保持器包括:表面,其中保持器通过表面与保持器插入孔接触,以及至少一个突起,其形成在表面上,突起越过至少一个分隔壁并与特定分隔壁啮合,突起在第一方向上可弹性形变。由于突起被设计为在第一方向上可弹性形变,突起通过弹性形变而越过目标分隔壁,并且之后与目标分隔壁啮合。另外,被插入至外壳的通孔中的保持器在其表面处在宽的区域中与通孔接触,并且因此,即使外力作用于端子上以使得端子从外壳中脱离,保持器的表面也接收该外力,从而防止端子从外壳中脱离。优选的是,外壳包括多个分隔壁,在第二方向上相对于与突起啮合的分隔壁位于后部的一个或多个分隔壁形成有切口以使得在保持器被插入至保持器插入孔中时一个或多个分隔壁不阻碍突起通过保持器插入孔。由于突起通过切口,因而保持器能够平滑地通过通孔。优选的是,保持器在第一方向上在突起下方形成有通孔,通孔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方向上延伸,通孔允许突起可弹性形变。保持器能够由于第二通孔的简单结构而弹性形变,由此,允许突起越过分隔壁并与突起最后越过的分隔壁啮合。在外壳形成有N个保持器插入孔的情况下,N表示等于或大于2的整数,保持器可以被设计为包括基部、以及在相同方向上从基部延伸的N个臂。优选的是,突起在垂直于第二方向的方向上具有小于保持器的宽度的宽度。优选的是,突起包括在第二方向上倾斜的两个表面。例如,突起可以被设计为具有三角形或梯形截面。作为替换,突起可以被设计为具有半圆形截面。优选的是,外壳包括多个分隔壁,突起与在第二方向上位于中央的一个分隔壁或者在第二方向上位于中央附近的一个分隔壁啮合。保持器能够在其中央处或附近最大程度地弹性形变。通过将突起设计为与在第二方向上位于中央或中央附近的分隔壁啮合,保持器可以确保与分隔壁啮合。优选的是,外壳包括多个分隔壁,突起在越过一个分隔壁之后与该一个分隔壁啮合。保持器的突起能够仅通过越过分隔壁而与该分隔壁啮合。优选的是,外壳包括多个分隔壁,突起在越过多个分隔壁之后与突起最后越过的分隔壁啮合。即使突起往回超过前一分隔壁,突起也可以与相邻分隔壁啮合。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中,提供一种要插入外壳中的保持器,外壳具有由至少一个分隔壁分隔的多个腔,端子被插入至腔的每一个中,外壳形成有至少一个保持器插入孔,保持器插入孔在第二方向上穿过外壳的侧壁以及分隔壁形成,第二方向垂直于端子被插入至腔的每一个中的第一方向,保持器被插入至保持器插入孔中以在外壳中与端子啮合,保持器包括:表面,其中保持器通过表面与保持器插入孔接触,以及至少一个突起,其形成在表面上,突起越过至少一个分隔壁并与特定分隔壁啮合,突起在第一方向上可弹性形变。以下将描述通过上述本专利技术获得的优点。保持器与通孔的内表面相互接触所在的保持器的表面能够抵消使插入至外壳中的端子从外壳中拉出的力。由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能够在不使得保持器的构造复杂的情况下防止端子从外壳中脱离。通过将分隔壁设计为具有切口,以使得分隔壁在保持器被插入至通孔中时不阻碍突起通过通孔,保持器能够平滑地通过通孔。通过将保持器设计为在第一方向上在突起下方形成有通孔,通孔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方向上延伸,保持器能够通过第二通孔的简单结构弹性形变,并且由此,突起可以越过分隔壁并与突起最后越过的分隔壁啮合。通过将突起设计为与在第二方向上位于中央的分隔壁或者在第二方向上位于中央附近的分隔壁啮合,保持器可以被设计为在中央或中央附近可形变,确保提高保持器的强度。通过将突起设计为在越过一个分隔壁之后与该一个分隔壁啮合,保持器可以被容易地插入外壳中。通过将突起设计为在越过多个分隔壁之后与突起最后越过的分隔壁啮合,即使突起往回超出前一分隔壁,突起也可以与相邻分隔壁啮合,在该情况下,由于保持器处于超出外壳向外延伸的状态,因而可以容易地看出,保持器往回超出前一分隔壁。附图说明图1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透视图,其示出保持器被插入外壳中。图1B是电连接器的透视图,其示出保持器尚未被插入外壳中。图2A是图1A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前视图。图2B是图1B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前视图。图3A是沿着图2A所示的线A-A的截面图。图3B是沿着图2B所示的线B-B的截面图。图4A是图1A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右侧视图。图4B是图1A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左侧视图。图5是沿着图2A所示的线C-C的截面图。图6是沿着图2A所示的线A-A的透视截面图。图7是图1B所示的保持器的后透视图。图8是沿着图2A所示的线C-C的截面图,其中端子和保持器被插入外壳中。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电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1),包括:外壳(2),其具有由至少一个分隔壁(22a‑22e)分隔的多个腔(20),端子(T0)被插入至所述腔(20)的每一个中,所述外壳(2)形成有至少一个保持器插入孔(24),所述保持器插入孔(24)在第二方向(X2)上穿过所述外壳(2)的侧壁(21A)以及分隔壁(22a‑22e)形成,所述第二方向(X2)垂直于所述端子(T0)被插入至所述腔(20)的每一个中的第一方向(X1);以及保持器(3),其被插入至所述保持器插入孔(24)中以在所述外壳(2)中与所述端子(T0)啮合,所述保持器(3)包括:表面(31),其中所述保持器(3)通过所述表面(31)与所述保持器插入孔(24)接触,以及至少一个突起(32),其形成在所述表面(31)上,所述突起(32)越过至少一个分隔壁(22a‑22c)并与特定分隔壁(22c)啮合,所述突起(32)在所述第一方向(X1)上可弹性形变。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1.10 JP 2014-0036811.一种电连接器(1),包括:外壳(2),其包括多个分隔壁(22a-22e)、具有由所述分隔壁(22a-22e)分隔的多个腔(20),端子(T0)被插入至所述腔(20)的每一个中,所述外壳(2)形成有至少一个保持器插入孔(24),所述保持器插入孔(24)在第二方向(X2)上穿过所述外壳(2)的侧壁(21A)以及分隔壁(22a-22e)形成,所述第二方向(X2)垂直于所述端子(T0)被插入至所述腔(20)的每一个中的第一方向(X1);以及保持器(3),其被插入至所述保持器插入孔(24)中以在所述外壳(2)中与所述端子(T0)啮合,所述保持器(3)包括:表面(31),其中所述保持器(3)通过所述表面(31)与所述保持器插入孔(24)接触,以及至少一个突起(32),其形成在所述表面(31)上,所述突起(32)越过所述分隔壁(22a-22e)中的至少一个分隔壁(22a-22c)并与所述分隔壁(22a-22e)中的特定分隔壁(22c)啮合,所述突起(32)在所述第一方向(X1)上可弹性形变,在所述第二方向(X2)上位于与所述突起(32)啮合的分隔壁(22c)的后部的分隔壁(22a,22b)形成有切口(25),以使得在所述保持器(3)被插入至所述保持器插入孔(24)中时,所述分隔壁(22a,22b)不阻碍所述突起(32)通过所述保持器插入孔(24),所述保持器(3)的表面(31)与所述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远藤隆吉八木境花木宏次
申请(专利权)人: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