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桑蚕雄蛾滋补酒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732464 阅读:3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5 0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野桑蚕雄蛾滋补酒制作方法,其中雄蚕蛾的制备包括野蚕的收集与养护,搭建防虫网室,内植桑树,于桑叶生长期从野外捕捉野蚕,放网室内自然生长,野蚕结茧后采茧发蛾;蚕茧采回后及时剖茧鉴别雌雄,雌蛹用作它途,雄蛹25-27℃,湿度70-75%,12小时明,12小时暗光照条件下保护,定期巡查蛹的发育进度,复眼着色时将蛹装入尼龙种子袋,内置吸水纸用于吸附蛾尿,扎紧袋口,平放蚕箔内,24小时后感光,促进羽化;蚕蛾处理,感光3小时后提起发蛾袋,抖动,促进蚕蛾排尿,然后将袋悬挂,让雄蛾在袋内扑腾以除去鳞毛,排尿褪毛后的蚕蛾即为制酒原料,未羽化蛹留袋内继续黑暗保护,第二天作如上处理,直至发蛾完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健食品的制作方法,具体说是涉及一种野桑蚕雄蛾滋补酒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野桑蚕(学名Bombyx mandarina.)俗称野蚕,一种野生昆虫。野桑蚕蛾具有家蚕蛾同样的医药保健价值,因其野生,吸取了更多大自然的精华,其功效比家蚕蛾更高。雄蛾为蚕蛾中的雄性者。雄蚕蛾的食用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唐宋时期就被皇宫大臣视为一种珍贵的补肾、抗衰老、延年益寿的珍贵补品。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雄蚕娥为“神虫国宝”,认为它有补益肝肾、壮阳、抗衰老的神奇功效。《名医别录》认为蚕蛾益主精气,强阴道,交接不倦,亦止精。《日华子本草》则认为蚕蛾壮阳事,止泄精、尿血,暖水藏。现代研宄表明:雄蚕蛾体内含有丰富的脑激素、保幼激素、蜕皮激素、类胰岛素、细胞色素C、维生素E、维生素B12等多种活性物质以及磷、砸等微量元素,此外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20种游离氨基酸,氨基酸含量不仅种类齐全,而且比例恰当,与WHO (世界卫生组织)和FAO(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氨基酸成分模式非常接近。蚕蛾体内这些活性物质可以促进细胞生长,刺激真皮细胞分裂,控制特异性蛋白合成,达到延缓衰老的神奇功能,生物效应极大,而且没有物种的特异性;磷素具有健脑益智功效,砸能保护细胞生物膜免受损害、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促进生长、保护心血管、抑制癌细胞生长;不饱和脂肪酸可以有效预防动脉硬化和动脉血栓等疾病。蚕蛾体内有益成分种类多、含量丰富,直接食用或泡酒饮用均可起到极好的滋补作用。目前市场上已有雄蛾滋补酒销售,但所用雄蛾均为长期人工饲养的家蚕蛾,其作用成分和功能效价明显不及野生蚕蛾;且许多蚕蛾是蚕种生产的废弃物,卫生和质量指标难以保证,同时蚕蛾经交配后,精气外泄,滋补功效下降;制作工艺是将蚕蛾杀死后再行泡制,生理活性成分破坏较多,保健功效较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公知技术缺点,尤其是保证制酒用的野桑蚕雄蛾具有活性、药用价值大的一种野桑蚕雄蛾滋补酒制作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野桑蚕雄蛾滋补酒制作方法为:(I)将一种制备好的野生雄蚕蛾投入浸泡陶罐内,加入60% (V/V)纯高梁白酒,加入重量比为I份雄蚕蛾:25份纯高粱白酒,浸提30天,滤出浸提液为A1,后再加入等量高粱白酒密闭浸提30天,滤出浸提液为A2,将仏与A 2混合,形成雄蚕蛾母液A ; (2)中药材母液的制备,精选大枣、枸杞洗净晾干,放入浸泡陶罐内,按大枣:枸杞:酒=1: I: 20(重量份)的浴比加入60% (v/v)纯高粱白酒,密闭浸提30天,滤出浸提液为B1,再加入第一次二分之一量(重量份)的白酒,密闭浸提30天,滤出浸提液为B2,将BjP B 2混合,形成中药材母液B ;(3)调配,将雄蚕蛾母液A与中药材母液B按重量比1:1在陶罐内混合,温度20±0.5°C兑溶4天,形成调配液;(4)醇化,在调配液中加入煮熟的猪肥肉,比例为100重量份调配液加入5重量份猪肥肉,使猪肥肉的脂肪与酒中的有机酸作用形成香味物质;(5)勾兑,在醇化液中加入蜂蜜,100重量份醇化液加入I重量份蜂蜜,根据成品酒的酒精度要求,用纯高粱白酒和纯净水勾兑;(6)过滤;(7)灌装密封;(8)陈酿,灌装密封的酒在常温陈酿I 一 3个月,其特征在于:野生雄蚕蛾的制备方法由, a、野蚕的收集与养护,搭建防虫网室,内植桑树,密度约500株/亩左右,常规种植,农家有机肥培护,不施化肥农药,于桑叶生长期从野外捕捉野蚕,放网室内自然生长,野蚕结茧后采茧发蛾; b、蚕茧采回后及时剖茧鉴别雌雄,雌蛹用作它途,雄蛹25- 27°C,湿度70 — 75%,12小时明,12小时暗光照条件下保护,定期巡查蛹的发育进度,复眼着色时将蛹装入尼龙种子袋,内置吸水纸用于吸附蛾尿,扎紧袋口,平放蚕箔内,24小时后感光,促进羽化; C、蚕蛾处理,感光3小时后提起发蛾袋,抖动,促进蚕蛾排尿,然后将袋悬挂,让雄蛾在袋内扑腾以除去鳞毛,排尿褪毛后的蚕蛾即为制酒原料,未羽化蛹留袋内继续黑暗保护,第二天作如上处理,直至发蛾完毕。采用上述方案即能收集到足够量的野生雄蚕蛾,作为雄蚕蛾滋补酒的制酒原料,该雄蚕蛾克服了公知技术的不足,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野生雄蚕蛾的生物特性,用来制作雄蚕蛾滋补酒则能较好的保持酒的滋补作用,从而实现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方案作更详细的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一、野蚕的收集和养护 搭建防虫网室,室高3米,长、宽不限,依饲养量而定,内植桑树,密度500株/亩,常规种植,农家有机肥培护,不施化肥农药。于桑叶生长期从野外捕捉野蚕,放网室内自然生长。野蚕结茧后采茧发蛾,得制酒原料。采茧时不能将野蚕茧一次性采完,留适量作继代繁种用。二、发蛾 蚕茧采回后及时剖茧鉴别雌雄,雌蛹作其它用途,雄蛹25-27°C、湿度70-75%、12小时明-12小时暗光照条件下保护。雄蛹保护时蚕箔内垫清洁吸水纸,蛹放卫生纸上,避免蛹在箔内滚动划伤蛹皮导致感染发病。定期巡查蛹的发育进度,复眼着色时将蛹装入尼龙种子袋,50粒一袋,内置吸水纸用于吸附蛾尿,扎紧袋口(野蚕蛾飞行能力很强,避免逃逸),平放蚕箔内,黑暗保护。24小时后感光,促进羽化。三、蚕蛾处理 感光3小时后提起发蛾袋,抖动,促进蚕蛾排尿,然后将袋悬挂,让雄蛾在袋内扑腾以除去鳞毛。排尿褪毛后的蚕蛾即为制酒原料。未羽化用留袋内继续黑暗保护,第二天作如上处理,直至发蛾完毕。四、雄蚕蛾酒母液的制备 1、将排尿、褪毛后的未交配野桑蚕雄蛾0.6Kg直接投入浸泡陶罐内,加入60%(v/v)纯高粱白酒15Kg,其中每100只雄蚕蛾约重40g,搅拌,使蚕蛾全部没入酒中,密闭浸提30天,温度20±0.5°C。期间每周搅拌一次,每次30分钟。滤出浸提液为Ap2、滤出浸提液的雄蚕蛾渣再加入与第一次等量白酒,密闭浸提30天,温度20±0.5°C。期间每周搅拌一次,每次30分钟。滤出浸提液为A2,弃去雄蚕蛾渣。3、将上述浸提液合并为野蚕雄蛾酒母液A27.5Kgo五、中药材母液的制备 1、精选大枣、枸杞,洗净、晾干,放入浸泡陶罐内,按大枣lKg,:枸杞IKg:酒20Kg的浴比加入60%(v/v)纯高粱白酒,密闭浸提30天,温度20±0.5°C。期间每周搅拌一次,每次30分钟。滤出浸提液为B118Kg。2、滤去浸提液后的干物质再加入第一次二分之一量的白酒10 Kg,密闭浸提30天,温度20±0.5°C。期间每周搅拌一次,每次30分钟。滤出浸提液为B29.5 Kg,弃去大枣、枸杞渣。3、将上述浸提液合并为中药材母液B27.5 Kg。六、调配 将雄蚕蛾酒母液27.5 Kg与中药材母液27.5 Kg在陶罐内混合,温度20±0.5°C兑溶4天。七、醇化 在调配液中加入5%煮熟的猪肥肉,室温醇化20天,使猪肥肉中的脂肪与酒中的有机酸作用形成特有的香味物质。八、勾兑 在57.75 Kg醇化液中加入0.5775 Kg的蜂蜜以增加酒的甜味和醇香。根据成品酒的酒精度要求,用纯高粱白酒和纯净水勾兑。九、过滤 勾兑好的酒首先用板框过滤机过滤,然后用微孔过滤机过滤,最后用营养酒过滤机过滤,得澄清、透明、淡黄色野蚕雄蛾酒初品。十、灌装密封 酒瓶按卫生部规定清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野桑蚕雄蛾滋补酒制作方法为:(1)将一种制备好的野生雄蚕蛾投入浸泡陶罐内,加入60%(V/V)纯高梁白酒,加入重量比为1份雄蚕蛾:25份纯高粱白酒,浸提30天,滤出浸提液为A1,后再加入等量高粱白酒密闭浸提30天,滤出浸提液为A2,将A1与A2混合,形成雄蚕蛾母液A;(2)中药材母液的制备,精选大枣、枸杞洗净晾干,放入浸泡陶罐内,按大枣︰枸杞︰酒=1︰1︰20(重量份)的浴比加入60%(v/v)纯高粱白酒,密闭浸提30天,滤出浸提液为B1,再加入第一次二分之一量(重量份)的白酒,密闭浸提30天,滤出浸提液为B2,将B1和B2混合,形成中药材母液B;(3)调配,将雄蚕蛾母液A与中药材母液B按重量比1︰1在陶罐内混合,温度20±0.5℃兑溶4天,形成调配液;(4)醇化,在调配液中加入煮熟的猪肥肉,比例为100重量份调配液加入5重量份猪肥肉,使猪肥肉的脂肪与酒中的有机酸作用形成香味物质;(5)勾兑,在醇化液中加入蜂蜜,100重量份醇化液加入1重量份蜂蜜,根据成品酒的酒精度要求,用纯高粱白酒和纯净水勾兑;(6)过滤;(7)灌装密封;(8)陈酿,灌装密封的酒在常温陈酿1-3个月,其特征在于:野生雄蚕蛾的制备方法由,(a)野蚕的收集与养护,搭建防虫网室,内植桑树,密度约500株/亩左右,常规种植,农家有机肥培护,不施化肥农药,于桑叶生长期从野外捕捉野蚕,放网室内自然生长,野蚕结茧后采茧发蛾;(b)蚕茧采回后及时剖茧鉴别雌雄,雌蛹用作它途,雄蛹25-27℃,湿度70-75%,12小时明,12小时暗光照条件下保护,定期巡查蛹的发育进度,复眼着色时将蛹装入尼龙种子袋,内置吸水纸用于吸附蛾尿,扎紧袋口,平放蚕箔内,24小时后感光,促进羽化;(c)蚕蛾处理,感光3小时后提起发蛾袋,抖动,促进蚕蛾排尿,然后将袋悬挂,让雄蛾在袋内扑腾以除去鳞毛,排尿褪毛后的蚕蛾即为制酒原料,未羽化蛹留袋内继续黑暗保护,第二天作如上处理,直至发蛾完毕。...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周和刘俊凤刘彬斌严旭左艳春陈义安殷浩肖文福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