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入水通气多相流动实验模拟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31611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5 0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入水通气多相流动实验模拟机构,包括圆锥形集气舱、安装在圆锥形集气舱端部的圆环形密封圈、安装在圆锥形集气舱端部且位于圆环形密封圈内侧的密闭盖板、与密闭盖板中心处固定连接的活塞杆和与活塞杆另一端连接的空化器,所述圆锥形集气舱端部外侧还设置有中空的圆柱台面,所述中空的圆柱台面的周向上设置有至少六个通气孔,且通气孔与通气孔之间的间隔相等,所述活塞杆位于中空的圆柱台面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外部通气管路对实验及流场的干扰,保证实验模拟的有效性;借助储气仓的高压实现密封板的密封状态,同时借助入水冲击载荷作用打开储气仓实现在入水时有效通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实验模拟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入水通气多相流动实验模拟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水中多相流减阻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于水面和空中入水的航行体,为了实现在水中超低阻力航行,航行体在入水之前,通气系统已经开始工作。所以为发展入水通气多相流动实验模拟技术是解决入水通气多相流的关键技术。另一方面,对于普通的水面及空中飞行的航行体在入水后也会空化,在之后的航行过程中,由于空泡的溃灭会导致航行体的弹道失稳。May和Waugh指出,如果能够控制入水空泡的稳定性便可以保证航行体弹道的稳定性,且该问题到目前仍然未获得有效解决。随着水中多相流技术的发展,借助通气多相流的可控性,可以实现解决普通水面及空中飞行的航行体在入水后会形成空泡溃灭导致航行体弹道失稳问题。因此开展入水通气多相流研究有助于解决入水空化导致航行体弹道失稳问题。对于没有通气系统工作的航行体垂直入水时,表面闭合通常先于深水闭合。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倾斜入水),深水闭合可能比表面闭合发生的更早。航行体入水后形成发生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入水通气多相流动实验模拟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入水通气多相流动实验模拟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圆锥形集气舱、安装在圆锥形集气舱端部的圆环形密封圈、安装在圆锥形集气舱端部且位于圆环形密封圈内侧的密闭盖板、与密闭盖板中心处固定连接的活塞杆和与活塞杆另一端连接的空化器,所述圆锥形集气舱端部外侧还设置有中空的圆柱台面,所述中空的圆柱台面的周向上设置有至少六个通气孔,且通气孔与通气孔之间的间隔相等,所述活塞杆位于中空的圆柱台面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入水通气多相流动实验模拟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圆锥形集气舱、安装在圆锥
形集气舱端部的圆环形密封圈、安装在圆锥形集气舱端部且位于圆环形密封圈内侧的密闭盖
板、与密闭盖板中心处固定连接的活塞杆和与活塞杆另一端连接的空化器,所述圆锥形集气
舱端部外侧还设置有中空的圆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运华张昱李春涛陈拾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