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驱动单元和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29109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5 0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驱动单元和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化,并能够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该触控驱动单元包括:移位控制模块,选择模块、缓冲模块和幅值控制模块;所述移位控制模块包括起始信号端、输出端和至少一个时钟信号端;所述选择模块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缓冲模块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幅值控制模块包括输入端、第一电平端、第二电平端和输出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用于显示器制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触控驱动单元和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In Cell技术(一种将触控元器件集成到显示面板内部的技术)可以使显示面板集成触控功能,使模组更加轻薄,透过率更高。目前,越来越多的产品开始采用In Cell屏幕。现在大多数厂商采用Hybrid In Cell技术(一种混合触控技术),其中在Hybrid In Cell技术中,即RX(触控接收电极)层在彩膜基板的外侧,TX(触控发射电极)层与显示面板的公共电极层共用。In Cell技术也有其自身的缺点,单就IC(中文:集成电路,英文全称:integrated circuit)而言,需要将触控发射电极(TX)的触控驱动电路整合在驱动IC中,即需要单独制作在一个驱动芯片定制化制作TX的触控驱动电路,这样一旦触控驱动电路中的元器件出现问题,则整个驱动IC都需要重新制作,这样不利于成本控制,而且给显示面板的窄边框化带来阻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驱动单元和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化,并能够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驱动单元,所述触控驱动单元包括:移位控制模块,选择模块、缓冲模块和幅值控制模块;所述移位控制模块包括起始信号端、输出端和至少一个时钟信号端;所述选择模块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缓冲模块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幅值控制模块包括输入端、第一电平端、第二电平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移位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选择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选择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输入触控分时控制信号,所述选择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缓冲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缓冲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幅值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幅值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触控发射电极;其中,所述移位控制模块,用于在起始信号端和至少一个时钟信号端的控制下在输出端产生移位寄存信号;所述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触控分时控制信号和所述移位控制模块产生的移位寄存信号的共同作用输出高电平信号或者低电平信号;所述缓冲模块,用于将所述选择模块输出的信号的电平转换至与所述信号幅值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的控制信号相等的电平;所述幅值控制模块,用于拉升或者降低所述缓冲模块输出的信号的幅值生成触控分时驱动信号,并向所述触控发射电极输出所述触控分时驱动信号。可选的,所述选择模块包括:与门电路。可选的,所述与门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电压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输入所述触控分时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五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输入所述触控分时控制信号,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第四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移位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接地;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电压端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第五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电压端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与第六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选择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六晶体管,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二极接地。可选的,所述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和所述第五晶体管属于同一类型的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和所述第六晶体管属于同一类型的晶体管。可选的,所述移位控制模块包括移位寄存器。可选的,所述缓冲模块包括:第一反相器和第二反相器,其中: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与所述选择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幅值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可选的,所述幅值控制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电平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缓冲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电平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缓冲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可选的,所述幅值控制模块包括:传输门电路。可选的,所述传输门电路包括:第三反相器,所述第三反相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缓冲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反相器的输出端与第七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电平端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幅值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八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电平端连接,所述第八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缓冲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八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幅值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九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三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九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平端连接,所述第九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幅值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十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平端连接,第十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缓冲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十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幅值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驱动电路,所述触控驱动电路包括多级如上述任一触控驱动单元;其中,除第一级触控驱动单元外,其余每个触控驱动单元的移位控制模块的起始信号端连接与其相邻的上一级触控驱动单元中的移位控制模块的输出端;除最后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外,其余每个触控驱动单元中的移位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其相邻的下一级触控驱动单元的移位控制模块的起始信号端连接。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设置在非显示区域的栅极驱动电路和触控驱动电路,所述触控驱动电路为如上述的触控驱动电路,其中:所述触控驱动电路设置在所述栅极驱动电路的外侧,且与所述栅极驱动电路采用相同的时钟信号驱动。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的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驱动单元和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包括移位控制模块,选择模块、缓冲模块和幅值控制模块,能够在触控发射电极和公共电极共用的情况下,实现向分时驱动的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发射电极层输出触控分时驱动信号和公共电极层的VCOM公共电压,并且由于该触控驱动电路可以制作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因此避免了如现有技术中定制化制作TX的触控驱动电路,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化,同时由于该触控驱动电路在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驱动单元包括:移位控制模块,选择模块、缓冲模块和幅值控制模块;所述移位控制模块包括起始信号端、输出端和至少一个时钟信号端;所述选择模块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缓冲模块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幅值控制模块包括输入端、第一电平端、第二电平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移位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选择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选择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输入触控分时控制信号,所述选择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缓冲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缓冲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幅值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幅值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触控发射电极;其中,所述移位控制模块,用于在起始信号端和至少一个时钟信号端的控制下在输出端产生移位寄存信号;所述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触控分时控制信号和所述移位控制模块产生的移位寄存信号的共同作用输出高电平信号或者低电平信号;所述缓冲模块,用于将所述选择模块输出的信号的电平转换至与所述信号幅值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的控制信号相等的电平;所述幅值控制模块,用于拉升或者降低所述缓冲模块输出的信号的幅值生成触控分时驱动信号,并向所述触控发射电极输出所述触控分时驱动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驱动单元包括:
移位控制模块,选择模块、缓冲模块和幅值控制模块;所述移位控制模
块包括起始信号端、输出端和至少一个时钟信号端;所述选择模块包括
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缓冲模块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
所述幅值控制模块包括输入端、第一电平端、第二电平端和输出端;
其中,所述移位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选择模块的第一输入
端;所述选择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输入触控分时控制信号,所述选择模块
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缓冲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缓冲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
幅值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幅值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触控发射电
极;
其中,所述移位控制模块,用于在起始信号端和至少一个时钟信
号端的控制下在输出端产生移位寄存信号;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触控分时控制信号和所述移位控制
模块产生的移位寄存信号的共同作用输出高电平信号或者低电平信
号;
所述缓冲模块,用于将所述选择模块输出的信号的电平转换至与
所述信号幅值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的控制信号相等的电平;
所述幅值控制模块,用于拉升或者降低所述缓冲模块输出的信号
的幅值生成触控分时驱动信号,并向所述触控发射电极输出所述触控
分时驱动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
模块包括:与门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与门
电路包括:
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电压端连接,所述第一
晶体管的栅极输入所述触控分时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
与第五晶体管的栅极连接;
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连
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输入所述触控分时控制信号,所述第三晶
体管的第二极与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
第四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移位控制模块的输出
端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接地;
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电压端连接,所述第二

\t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
极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
第五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电压端连接,所述第五
晶体管的栅极与第六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与
所述选择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第六晶体管,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
极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二极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和所述第五晶体管属于同一类
型的晶体管;
所述第三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和所述第六晶体管属于同一类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逯家宁李玮旭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