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烫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24721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1 16:52
一种防烫杯结构,包含有一壳体、一上盖、一下盖,其中壳体具有一贯穿部,该壳体包含一内胆、一外套体,该外套体设于该内胆外部且与该内胆之间界定一中空部,上盖设于该壳体上侧,用以遮挡该壳体贯穿部的上侧,该上盖具有一中空部,下盖设于该壳体下侧,用以遮挡该壳体贯穿部的下侧,该下盖具有一中空部。借由壳体、上盖、下盖所设的中空部,令防烫杯环周及上侧、下侧全部皆具有断热作用,以增进隔热保温及防烫效果,改善习用保温杯只有杯体部份才有阻隔热量传导结构的缺失;另外,壳体的外套体成可活动结构,便于更换不同型式的外套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防烫杯,特别是指其为一种环周及上侧、下侧全部皆具有断热作用,以增进隔热保温及防烫效果的防烫杯结构
技术介绍
按;中空隔热杯就是所谓的保温杯,由于具有断热保温以及手拿时避免被烫到的功能,所以吾人使用相当普遍且受欢迎。习用的中空隔热杯结构,大多是采不锈钢材料制成双层结构,其包含有一外壁与一内壁,外壁与内壁之间为断热空间,断热空间在制造时即予抽真空,避免空气做为外壁与内壁之间的导热介质,因为习用的中空隔热杯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就算杯内装了很烫的热水,当使用者的手部握持杯体外壁时也不会感到烫手。虽然习用的中空断热保温杯的杯体具有保温效果,然而,杯体仅于其环周的外壁、内壁间具有断热空间,杯体的下侧以及用来盖合该杯体上侧开口的杯盖却没有任何能阻隔热量传导的结构设计;因此,盛装于杯体内的水温或热量常会传导至杯体的下侧后由下侧散发,以及传导至杯盖后由杯盖散发,因而降低了保温杯实际上能长时间保持水温的效果,而且当手部触摸杯体的下侧以及杯体时会有烫手的感觉。另外,习用的中空隔热杯的杯体外观型式皆为固定,通常无法让使用者可以任意更换不同型式(如颜色、花纹、图案、文字、形状等)的杯体。因此,习用的保温杯其隔热保温及防烫的效果、构造仍不理想,诚有改良的必要性。爰是,本设计人今基于产品不断改良创新的理念,乃本着多年从事该项产品设计开发的实务经验,以及积极潜心研发思考,经由无数次的实际设计实验,致有本技术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借由壳体、上盖、下盖所设的中空部,令防烫杯环周及上侧、下侧全部皆具有断热作用,以增进隔热保温及防烫效果的防烫杯结构。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可更换不同型式外套体的防烫杯结构。为达上述的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种防烫杯结构,包含有:一壳体,具有一贯穿部,该壳体包含一内胆、一外套体,该外套体设于该内胆外部且与该内胆之间界定一中空部;一上盖,设于该壳体上侧,用以遮挡该壳体贯穿部的上侧,该上盖具有一中空部;一下盖,设于该壳体下侧,用以遮挡该壳体贯穿部的下侧,该下盖具有一中空部。进一步,该内胆、该外套体间的中空部暨于该内胆一侧表面设一防烫套。进一步,该壳体上侧以密封状设一防烫口组件,用以遮挡该壳体贯穿部的上侧,该防烫口组件具有一开口,用以限制该壳体中的饮品仅由该开口流出。进一步,该壳体的贯穿部中具有一盒体,该盒体表面具有数个镂孔,该盒体中用以放入数个矿石,该矿石用以与水混合时可产生碱性水,该盒体的开口设一板体,用以封闭该盒体的开口。进一步,该壳体贯穿部中设有一突环,该盒体的开口周边具有一突缘,用以该突缘固定于该突环,另以该板体扣合于该突缘,进而限制该盒体定位于该突环。进一步,该内胆上侧设一折边,使该外套体上侧插入于该折边中,用以限制该外套体向上滑移到折边时可自动定位,且该外套体可向下滑移而成可活动结构。借由壳体、上盖、下盖所设的中空部,令防烫杯环周及上侧、下侧全部皆具有断热作用,以增进隔热保温及防烫效果,改善习用保温杯只有杯体部份才有阻隔热量传导结构的缺失。以下仅借由具体实施例,且佐以图式作详细的说明,俾使贵审查委员能对于本技术的各项功能、特点,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的使用实施例图(一);图5为本技术的使用实施例图(二);图6为可将本技术外套体取下的使用实施例图(一);图7为可将本技术外套体取下的使用实施例图(二)。【符号说明】壳体10贯穿部11突环111内胆12折边121外套体13中空部14防烫套15上盖20中空部21下盖30中空部31防烫口组件40开口 41盒体50镂孔51矿石52板体53突缘5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包含有一壳体10、一上盖20、一下盖30。下文将详细说明之:该壳体10具有一贯穿部11,该壳体10包含一内胆12、一外套体13,该外套体13设于该内胆12外部且与该内胆12之间界定一中空部14。该上盖20设于该壳体10上侧,如以螺锁结构结合,该上盖20用以遮挡该壳体10贯穿部11的上侧,该上盖20具有一中空部21。该下盖30设于该壳体10下侧,如以螺锁结构结合,该下盖30用以遮挡该壳体10贯穿部11的下侧,该下盖30具有一中空部31。于一构造实施例,该内胆12、该外套体13间的中空部14暨于内胆12 —侧表面设一防烫套15,用以增进防烫的效果。于一构造实施例,该壳体10上侧以密封状设一防烫口组件40,用以遮挡该壳体10贯穿部11的上侧,该防烫口组件40具有一开口 41,用以限制该壳体10中的饮品仅由该开口 41流出,便于控制饮品流量,避免饮用时呛到。于一构造实施例,该壳体10的贯穿部11中具有一盒体50,该盒体50表面具有数个镂孔51,用以液体可通过镂孔51流入该盒体50,该盒体50中用以放入数个矿石52,该矿石52用以与水混合时可产生碱性水,该盒体50的开口设一板体53,用以封闭该盒体50的开口,以限制该矿石52于该盒体50中。于一构造实施例,该壳体10贯穿部11中设有一突环111,该盒体50的开口周边具有一突缘54,用以突缘54固定于突环111,另以该板体53扣合于该突缘54,进而限制该盒体50定位于突环111。请参阅图4所示,本技术的贯穿部11供容置液体如热开水、温水等,借由壳体10、上盖20、下盖30所设的中空部14、21、31,令防烫杯环周及上侧、下侧全部皆具有断热作用,以增进隔热保温及防烫效果,改善习用保温杯只有杯体部份才有阻隔热量传导结构的缺失。另外,液体如热开水、温水等可流入该盒体50,用以供该矿石52混合浸泡以便产生碱性水可供饮用,进而具有保健效果。请参阅图5所示,当使用者要饮用时,将该上盖20取下,手握该壳体10将其倾斜,则该壳体10中的饮品可由该开口 41流出,进而便于控制饮品流量,避免饮用时呛到。请参阅图2、图3、图6、图7所示,于一构造实施例,该内胆12上侧设一折边121,使该外套体13上侧插入于折边121中,用以限制该外套体13向上滑移到折边121时可自动定位,且该外套体13可向下滑移而成可活动结构,以便于更换不同型式(如颜色、花纹、图案、文字、形状等)的外套体13。以上为本案所举的实施例,仅为便于说明而设,当不能以此限制本案的意义,即大凡依所列申请专利范围所为的各种变换设计,均应包含在本案的专利范围中。【主权项】1.一种防烫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壳体,具有一贯穿部,该壳体包含一内胆、一外套体,该外套体设于该内胆外部且与该内胆之间界定一中空部; 一上盖,设于该壳体上侧,遮挡该壳体贯穿部的上侧,该上盖具有一中空部; 一下盖,设于该壳体下侧,遮挡该壳体贯穿部的下侧,该下盖具有一中空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烫杯结构,其特征在于:于该内胆一侧表面设一防烫套。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烫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壳体上侧以密封状设一用以遮挡该壳体贯穿部的上侧的防烫口组件,该防烫口组件具有一开口。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烫杯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烫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壳体,具有一贯穿部,该壳体包含一内胆、一外套体,该外套体设于该内胆外部且与该内胆之间界定一中空部;一上盖,设于该壳体上侧,遮挡该壳体贯穿部的上侧,该上盖具有一中空部;一下盖,设于该壳体下侧,遮挡该壳体贯穿部的下侧,该下盖具有一中空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创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百朵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