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人潜水器超短基线定位系统海上标定试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722740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1 1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大洋探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载人潜水器超短基线定位系统海上标定试验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人潜水器超短基线定位系统海上标定试验方法。将母船开至海深深度为指定的海域,开启仪器记录母船自身噪声;然后进行声速剖面测量、水下潜标组装和投放、换能器阵安装误差校准等步骤,在调试超短基线定位系统正常工作后,将各标定参数复位到初始值;母船以海底信标为中心,航行一个8字形轨迹,直径为深度的0.7倍,航行过程中要求船速小于3Kn;水下潜标回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清楚的记录和分析超短基线系统的误差和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为载人潜水器的航行提供有力的保障,从而为深海的探测提供了硬件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载人潜水器超短基线定位系统海上标定试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洋探测
,尤其涉及一种载人潜水器超短基线定位系统海上标定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超短基线作为一种常用的海上测试用技术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深海测试中,但是其存在准确性的问题,其误差是否像生产厂家提供的那样,有待考证,这有利于深海测试的准确性,尤其对载人潜水器的精确定位具有重大意义,否则,一旦超短基线系统出现了重大误差,则会对潜水器中的人员造成致命危险因素,针对这一问题,目前还没有在具体试验中测试超短基线系统的技术方案,因此急需一种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一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际操作过程中对超短基线系统进行实地校验和标定的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母船开至海深深度为1000m-2000m的海域,开启USBL-BOX记录母船自身噪声;第二步:声速剖面测量;第三步:水下潜标组装和投放;第四步:换能器阵安装误差校准,在调试超短基线定位系统正常工作后,将各标定参数复位到初始值;第五步:母船以海底信标为中心,航行一个8字形轨迹,直径为深度的0.7倍,航行过程中要求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载人潜水器超短基线定位系统海上标定试验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载人潜水器超短基线定位系统海上标定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母船开至海深深度为1000m‑2000m的海域,开启USBL‑BOX记录母船自身噪声;第二步:声速剖面测量;第三步:水下潜标组装和投放;第四步:换能器阵安装误差校准,在调试超短基线定位系统正常工作后,将各标定参数复位到初始值;第五步:母船以海底信标为中心,航行一个8字形轨迹,直径为深度的0.7倍,航行过程中要求船速小于3Kn;航行开始时,开启USBL‑BOX的数据记录功能,航行结束后停止记录;对定位数据进行处理,计算换能器阵安装误差,并将校准参数输入超短基线定位系统,记录实验数据;重复上述校准过程,如果经过校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人潜水器超短基线定位系统海上标定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母船开至海深深度为1000m-2000m的海域,开启USBL-BOX记录母船自身噪声;第二步:声速剖面测量;第三步:水下潜标组装和投放;第四步:换能器阵安装误差校准,在调试超短基线定位系统正常工作后,将各标定参数复位到初始值;第五步:母船以海底信标为中心,航行一个8字形轨迹,直径为深度的0.7倍,航行过程中要求船速小于3Kn;航行开始时,开启USBL-BOX的数据记录功能,航行结束后停止记录;对定位数据进行处理,计算换能器阵安装误差,并将校准参数输入超短基线定位系统,记录实验数据;重复上述校准过程,如果经过校准后定位误差减小,则把校准矩阵的变化量累加到原校准矩阵上作为新的校准矩阵输入超短基线定位系统,再次重复校准过程,否则,结束校准过程;第六步:水下潜标回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人潜水器超短基线定位系统海上标定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步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在超短基线定位系统标定试验海区开展全海深CTD调查,要求绞车放缆速度不大于1m/s,获取试验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同伟丁忠军杨波刘烨瑶唐嘉陵高翔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