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比赛用新型灭火机器人,其结构特点是:指南针固定在机器人顶部,指南针下端用胶固定遮光板,遮光板下端与复眼固定在一起,风扇与电机连接固定在顶部支架上;继电器模块固定在中部支架上端,2S电池固定在中部支架下端,6S电池活动链接在上底盘插槽中,电机驱动板和AS-MF8控制器固定在上底盘,下部支架固定在上底盘上,红外测距传感器固定在其背后的下部支架上,轮子与电机上的轴通过螺丝连接,共轴转动,电机与上底盘和下底盘通过螺丝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是:该机器人制作成本低,抗干扰能力强,算法精密,路径判断准确,灭火效率高,有很强的实用性,在实际应用中会降低相关人员可能遭受的很多风险,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灭火机器人,具体涉及一种比赛用新型灭火机器人。
技术介绍
近几十年中,大量的高层、地下建筑与大型的石化企业不断涌现。由于这些建筑的特殊性,发生火灾时,不能快速高效的灭火。比如,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消防人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到达高处的火灾发生地点,在地下建筑中,由于环境比较潮湿,烟气不易扩散,消防人员不容易快速的判定火源位置;而在石化企业发生火灾时,将产生大量的毒气,消防人员在灭火时极易中毒。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尽快救助火灾中的受害者,最大限度的保证消防人员的安全。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也为这一要求的实现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使得消防机器人应运而生。国内外很多机器人大赛也相应的增设了灭火机器人比赛这一项目,灭火机器人比赛这一项目受到了大学生,高中生,初中中学,甚至小学生的广泛关注。由于灭火机器人的设计与制作,大量涉及到电子电路设计,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机械设计,面向对象编程,诸多算法的设计等多领域的知识,以上专业知识有充足的积累才有可能实现灭火机器人的制造。目前,不少机器人公司推出了自己相应的灭火机器人产品,市场上可以买到的灭火机器人售价要在1万元左右,成本太高且极易损坏。这种以营利为目的商品化的灭火机器人完全是为了比赛而设计,若出现故障几乎不可修理,实用性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比赛用新型灭火机器人,以灭火机器人比赛为立足点,以实际应用为根本目的而设计制造,合理规划了路径新算法,优化了硬件设计。基于ARM12Contex内核的STM32F103VE作为主控芯片,配合火焰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灰度传感器,指南针电子罗盘,采用4个主动轮驱动的模式,外接灭火装置;能在特定的场合中合理规划路径并高效找寻火源,灭火,并返回出发点;其一系列灭火过程无需人员操作,在实际应用中最大限度的保证人身安全。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比赛用新型灭火机器人,主要包括:指南针、遮光板、复眼、铜柱、顶部支架、风扇、电机、继电器模块、中部支架、2S电池、6S电池、电机驱动板、上底盘、下底盘、AS-MF8控制器、下部支架、红外测距传感器、轮子和灰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指南针固定在机器人顶部, 指南针下端用胶固定遮光板,遮光板下端与复眼固定在一起,风扇与电机连接固定在顶部支架上;继电器模块用螺丝固定在中部支架上端,2S电池固定在中部支架下端,6S电池活动链接在上底盘插槽中,电机驱动板和AS-MF8控制器用四个螺丝固定在上底盘,下部支架通过螺丝固定在上底盘上,红外测距传感器固定在其背后的下部支架上,轮子与电机上的轴通过螺丝连接,共轴转动,电机与上底盘和下底盘通过螺丝固定,整个机器人从上到下的顶部支架、中部支架、上底盘和下底盘通过铜柱固定。本技术所述遮光板和复眼分别具有二个,通过铜柱固定在顶部支架上。本技术所述风扇为3个,和电机相连接,用扎带捆绑在顶部支架上,不可活动。本技术所述下部支架有四个,分别通过螺丝固定在上底盘的四个角上。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是:该机器人制作成本低,抗干扰能力强,算法精密,路径判断准确,灭火效率高,有很强的实用性,在实际应用中会降低相关人员可能遭受的很多风险,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为指南针,2为遮光板,3为复眼,4为铜柱,5为顶部支架,6为风扇,7为电机,8为继电器模块,9为中部支架,10为2S电池,11为6S电池,12为电机驱动板,13为上底盘,14为下底盘,15为AS-MF8控制器,16为下部支架,17为红外测距传感器,18为轮子,19为灰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是这样来工作的,一种比赛用新型灭火机器人,主要包括:指南针1、遮光板2、复眼3、铜柱4、顶部支架5、风扇6、电机7、继电器模块8、中部支架9、2S电池10、6S电池11、电机驱动板12、上底盘13、下底盘14、AS-MF8控制器15、下部支架16、红外测距传感器17、轮子18和灰度传感器19;其特征在于:指南针1固定在机器人顶部, 指南针1下端用胶固定遮光板2,遮光板2下端与复眼3固定在一起,风扇6与电机7连接固定在顶部支架5上;继电器模块8用螺丝固定在中部支架9上端,2S电池10固定在中部支架9下端,6S电池11活动链接在上底盘13插槽中,电机驱动板12和AS-MF8控制器15用四个螺丝固定在上底盘13,下部支架16通过螺丝固定在上底盘13上,红外测距传感器17固定在其背后的下部支架16上,轮子18与电机7上的轴通过螺丝连接,共轴转动,电机7与上底盘13和下底盘14通过螺丝固定,整个机器人从上到下的顶部支架5、中部支架9、上底盘13和下底盘14通过铜柱4固定。本技术设计原理有:采用四个主动轮驱动的机器人底盘,基于ARM12Contex内核的STM32F103VE作为主控芯片的控制板,电机驱动电路,灭火装置,包括连接所述控制板的八个PSD测距传感器、三个灰度传感器、两个火焰传感器、一个电子罗盘。本技术在软件方面最大的特点是在现有机器人技术的基础之上,对控制机器人行径方式的算法进行了改写,寻找道路时摒弃以往的沿墙走算法,用一种依靠PSD测距传感器测距以保持机器人与墙体一直处于不会接触的状态,利用指南针电子罗盘指明行径方向。在转角处PSD会多次判断,如果构成转弯条件机器人才会转弯,反之则不会。本技术硬件方面最大特点是,外设继电器模块作为控制灭火的装置,控制三个小电机驱动风扇的转动来灭火,三个风扇按照前二后一的方式安装,机器人前端两个风扇并排安装,灭火时正转,后风扇反转为前风扇反相抽取空气,整个设计在灭火时能提供更强劲的灭火风力达到最佳的灭火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比赛用新型灭火机器人,主要包括:指南针、遮光板、复眼、铜柱、顶部支架、风扇、电机、继电器模块、中部支架、2S电池、6S电池、电机驱动板、上底盘、下底盘、AS‑MF8控制器、下部支架、红外测距传感器、轮子和灰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指南针固定在机器人顶部, 指南针下端用胶固定遮光板,遮光板下端与复眼固定在一起,风扇与电机连接固定在顶部支架上;继电器模块用螺丝固定在中部支架上端,2S电池固定在中部支架下端,6S电池活动链接在上底盘插槽中,电机驱动板和AS‑MF8控制器用四个螺丝固定在上底盘,下部支架通过螺丝固定在上底盘上,红外测距传感器固定在其背后的下部支架上,轮子与电机上的轴通过螺丝连接,共轴转动,电机与上底盘和下底盘通过螺丝固定,整个机器人从上到下的顶部支架、中部支架、上底盘和下底盘通过铜柱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比赛用新型灭火机器人,主要包括:指南针、遮光板、复眼、铜柱、顶部支架、风扇、电机、继电器模块、中部支架、2S电池、6S电池、电机驱动板、上底盘、下底盘、AS-MF8控制器、下部支架、红外测距传感器、轮子和灰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指南针固定在机器人顶部, 指南针下端用胶固定遮光板,遮光板下端与复眼固定在一起,风扇与电机连接固定在顶部支架上;继电器模块用螺丝固定在中部支架上端,2S电池固定在中部支架下端,6S电池活动链接在上底盘插槽中,电机驱动板和AS-MF8控制器用四个螺丝固定在上底盘,下部支架通过螺丝固定在上底盘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亚南,陶雯轩,刘力铭,徐长英,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航空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