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船舶舵系中的舵杆舵承,尤其涉及用于大吨位船舶的平面摩擦水密上舵承。
技术介绍
舵承是船舶舵系中的重要装置,舵承承受来至舵杆和舵叶的轴向和径向荷载,以保证舵叶随舵杆左右转动,从而改变船舶航向或使船舶保持直线航行。随着船舶工业的快速发展,大吨位货运船舶不断涌现,相应地用于操控船舶航向的舵系零件和重量也随着运载量的增加而增大。现行普遍按船舶行业标准CB/T3282—2001《平面摩擦水密上舵承》生产制造的上舵承产品,大都仅适用于3000—50000吨级货轮及60000吨级油轮,上舵承轴径也限于在φ500mm以下,而现有大吨位船舶,如320000吨级油轮,甚至400000吨级货轮仍使用现有标准舵承结构,由于其舵系重量的大幅增加,舵承的承载能力使用寿命和操控稳定性均显得不足。现有船舶行业使用的平面摩擦水密上舵承主要包括固定安装于舵杆上的舵承架,以及用于滑动支承舵承架的舵承本体和本体座板,而舵承本体座板通过密封件与舵杆直接接触。在该结构中由于舵杆与密封件间直接接触密封,不仅加速了舵杆磨损破坏,影响舵杆的使用寿命,而且随着磨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承载平面摩擦水密上舵承,包括舵承本体(4)、本体底板(1)、径向轴瓦(5)、轴向轴瓦(2)及舵承架(6),所述径向轴瓦(5)嵌装于舵承本体(4)的轴瓦孔中,轴向轴瓦(2)固定安装于本体底板(1)上,舵承本体(4)固定支承于本体底板(1)上,舵承架(6)滑动支承于相互垂直设置的径向轴瓦(5)和轴向轴瓦(2)上,其特征在于:在本体底板(1)的中心孔内间隔设置有舵杆衬套(12),在舵杆衬套(12)与本体底板(1)之间至少安装有二道舵杆密封圈(13),在相邻舵杆密封圈(13)之间设置有布油环(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承载平面摩擦水密上舵承,包括舵承本体(4)、本体底板(1)、径向轴瓦(5)、轴向轴瓦(2)及舵承架(6),所述径向轴瓦(5)嵌装于舵承本体(4)的轴瓦孔中,轴向轴瓦(2)固定安装于本体底板(1)上,舵承本体(4)固定支承于本体底板(1)上,舵承架(6)滑动支承于相互垂直设置的径向轴瓦(5)和轴向轴瓦(2)上,其特征在于:在本体底板(1)的中心孔内间隔设置有舵杆衬套(12),在舵杆衬套(12)与本体底板(1)之间至少安装有二道舵杆密封圈(13),在相邻舵杆密封圈(13)之间设置有布油环(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承载平面摩擦水密上舵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舵杆衬套(12)与本体底板(1)之间安装有三道舵杆密封圈(13),布油环(14)上方设置有一道舵杆密封圈(13),布油环(14)的下方设置有二道舵杆密封圈(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承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光华,高飞,潘伟芳,崔静静,
申请(专利权)人:东台市远洋船舶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