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尼铰链机构及折叠式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10869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9 19:42
一种阻尼铰链机构,包括连接轴、扭转弹簧、固定块和摩擦片,该固定块的位置固定,该扭转弹簧为螺旋形且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该连接轴穿过该扭转弹簧和该固定块,该扭转弹簧的第一端与该连接轴固定,该扭转弹簧的第二端与该固定块固定,该摩擦片固定在该连接轴上且与该固定块相抵靠,该连接轴可相对于该固定块转动,该连接轴带动该摩擦片一起转动,该摩擦片在转动时与该固定块产生摩擦。该阻尼铰链机构在负载较大时能够自动弹开,又能够控制弹开速度,整体结构较简单,占用较小空间,保证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使负载较大设备能缓慢有效的打开,实现较好的用户体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采用该阻尼铰链机构的折叠式电子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阻尼铰链机构及采用该阻尼铰链机构的折叠式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也应运而生,简易方便携带且有较好的用户体验产品倍受青睐,这就要求产品既能够在工作状态下完美的实现功能,又能够自由的改变形态来体现它的便携式,折叠技术就是其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实现方式,而产品的用户体验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的自动弹开铰链主要是靠弹力转轴或扭转弹簧来实现,弹力转轴主要是靠弹簧及凹凸轮配合来实现,转换效率低,稳定性及可靠性较差;单独的扭转弹簧也能实现自动弹开功能,但对装配空间有一定要求。上述两种方式都能实现自动弹开,但是弹簧力是瞬间释放的,打开的速度很快,用户体验较差。为解决速度问题,在弹力机构的基础上可以外加一个普通阻尼器进行减速,在负载较小的情况下用户体验尚可,但是在负载较大时效果就明显减弱甚至很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尼铰链机构,在负载较大时也能够自动弹开,又能够控制弹开速度,结构较简单,占用较小空间,保证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使负载较大设备能缓慢有效的打开,实现较好的用户体验。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阻尼铰链机构,包括连接轴、扭转弹簧、固定块和摩擦片,该固定块的位置固定,该扭转弹簧为螺旋形且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该连接轴穿过该扭转弹簧和该固定块,该扭转弹簧的第一端与该连接轴固定,该扭转弹簧的第二端与该固定块固定,该摩擦片固定在该连接轴上且与该固定块相抵靠,该连接轴可相对于该固定块转动,该连接轴带动该摩擦片一起转动,该摩擦片在转动时与该固定块产生摩擦。进一步地,该连接轴包括头部、中部和末端部,该固定块的中心设有穿孔,该连接轴穿过该扭转弹簧的中心和该固定块的穿孔,该扭转弹簧的第一端固定在该连接轴的头部,该连接轴的中部穿设在该扭转弹簧中,该连接轴的末端部穿过该固定块后露出。进一步地,该摩擦片套设固定在露出的该末端部上并与该固定块的一侧相抵靠接触,该固定块位于该摩擦片与该扭转弹簧之间,该扭转弹簧位于该固定块与该连接轴的头部之间。进一步地,该阻尼铰链机构还包括弹片和防松螺母,该防松螺母拧紧在该连接轴的末端部,该弹片套设在该连接轴的末端部上并位于该摩擦片与该防松螺母之间,该防松螺母将该弹片压向该摩擦片。进一步地,该摩擦片的中心设有异型孔,该连接轴的末端部的横截面与该异型孔相配合,该末端部穿设在该异型孔中。进一步地,该连接轴的头部设有第一固定孔,该固定块设有第二固定孔,该扭转弹簧的第一端插入该第一固定孔,该扭转弹簧的第二端插入该第二固定孔。进一步地,该扭转弹簧裸露在外。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折叠式电子设备,包括上盖组件和下盖组件,该上盖组件可相对于该下盖组件打开,该折叠式电子设备还包括如上所述的阻尼铰链机构,该连接轴与该固定块其中之一固定在该上盖组件上,其中之另一固定在该下盖组件上。进一步地,该折叠式电子设备还包括普通阻尼器,该普通阻尼器连接在该上盖组件和该下盖组件之间。进一步地,该普通阻尼器包括容器和转动部件,该转动部件插入该容器中并可相对于该容器转动,该容器中设有阻尼油并密封,该转动部件与该上盖组件固定连接,该容器与该下盖组件固定连接。本技术实施例中,该阻尼铰链机构集成了自动弹开及缓慢释放扭转弹簧的弹性势能,能够有效控制弹开速度,并且整体结构较简单,占用空间较小,成本较低,在配合普通阻尼器使用时,能够实现在较大负载情况下,使设备缓慢顺畅的自动弹开到工作角度,实现较佳的用户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阻尼铰链机构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阻尼铰链机构的组装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配合使用的普通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阻尼铰链机构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阻尼铰链机构的组装剖视图,请结合图1与图2,该阻尼铰链机构10包括连接轴11、扭转弹簧12、固定块13和摩擦片14。固定块13的位置固定,扭转弹簧12为螺旋形且包括第一端121和第二端122。连接轴11穿过扭转弹簧12和固定块13,扭转弹簧12的第一端121与连接轴11固定,扭转弹簧12的第二端122与固定块13固定。摩擦片14固定在连接轴11上且与固定块13相抵靠。连接轴11可相对于固定块13转动,连接轴11带动摩擦片14一起转动,摩擦片14在转动时与固定块13产生摩擦。连接轴11起到定位及连接扭转弹簧12的作用。连接轴11具体包括头部111、中部112和末端部113,头部111的尺寸大于中部112和末端部113。固定块13可以是圆环状,中心设有穿孔131,连接轴11依次穿过扭转弹簧12的中心和固定块13的穿孔131,扭转弹簧12的第一端121固定在连接轴11的头部111,连接轴11的中部112穿设在扭转弹簧12中,连接轴11的末端部113穿过固定块13后露出。连接轴11的末端部113和中部112可以具有不同的直径,以在两者之间形成台阶部(图未标),使固定块13穿设在末端部113上并抵靠在该台阶部上。摩擦片14可以是金属摩擦片,摩擦片14套设固定在露出的末端部113上并与固定块13的一侧相抵靠接触,使固定块13位于摩擦片14与扭转弹簧12之间,即摩擦片14与扭转弹簧12分别位于固定块13的两侧,而扭转弹簧12位于固定块13与连接轴11的头部111之间,且扭转弹簧12裸露在外。摩擦片14的中心设有异型孔(例如方形孔)141,连接轴11的末端部113的横截面与异型孔141相配合,末端部113穿设在异型孔141中,从而摩擦片14固定在连接轴11上并跟随连接轴11一起转动。连接轴11的头部111设有第一固定孔114,固定块13上设有第二固定孔132,扭转弹簧12的第一端121插入第一固定孔114从而与连接轴11固定,扭转弹簧12的第二端122插入第二固定孔132从而与固定块13固定。该阻尼铰链机构10还包括弹片15和防松螺母16,防松螺母16拧紧在连接轴11的末端部113,末端部113上设有与防松螺母16配合的外螺纹(图未示),防松螺母16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本实施例中为一个)。弹片15的数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阻尼铰链机构(10),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轴(11)、扭转弹簧(12)、固定块(13)和摩擦片(14),该固定块(13)的位置固定,该扭转弹簧(12)为螺旋形且包括第一端(121)和第二端(122),该连接轴(11)穿过该扭转弹簧(12)和该固定块(13),该扭转弹簧(12)的第一端(121)与该连接轴(11)固定,该扭转弹簧(12)的第二端(122)与该固定块(13)固定,该摩擦片(14)固定在该连接轴(11)上且与该固定块(13)相抵靠,该连接轴(11)可相对于该固定块(13)转动,该连接轴(11)带动该摩擦片(14)一起转动,该摩擦片(14)在转动时与该固定块(13)产生摩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尼铰链机构(10),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轴(11)、扭转弹
簧(12)、固定块(13)和摩擦片(14),该固定块(13)的位置固定,该扭
转弹簧(12)为螺旋形且包括第一端(121)和第二端(122),该连接轴(11)
穿过该扭转弹簧(12)和该固定块(13),该扭转弹簧(12)的第一端(121)
与该连接轴(11)固定,该扭转弹簧(12)的第二端(122)与该固定块(13)
固定,该摩擦片(14)固定在该连接轴(11)上且与该固定块(13)相抵靠,
该连接轴(11)可相对于该固定块(13)转动,该连接轴(11)带动该摩擦
片(14)一起转动,该摩擦片(14)在转动时与该固定块(13)产生摩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铰链机构(10),其特征在于,该连接轴
(11)包括头部(111)、中部(112)和末端部(113),该固定块(13)的中
心设有穿孔(131),该连接轴(11)穿过该扭转弹簧(12)的中心和该固定
块(13)的穿孔(131),该扭转弹簧(12)第一端(121)固定在该连接轴(11)
的头部(111),该连接轴(11)的中部(112)穿设在该扭转弹簧(12)中,
该连接轴(11)的末端部(113)穿过该固定块(13)后露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尼铰链机构(10),其特征在于,该摩擦片
(14)套设固定在露出的该末端部(113)上并与该固定块(13)的一侧相抵
靠接触,该固定块(13)位于该摩擦片(14)与该扭转弹簧(12)之间,该
扭转弹簧(12)位于该固定块(13)与该连接轴(11)的头部(111)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尼铰链机构(10),其特征在于,该阻尼铰链
机构(10)还包括弹片(15)和防松螺母(16),该防松螺母(16)拧紧在该
连接轴(1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水波潘铭贤赖金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创锐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