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米蛾收集装置,包括羽化室和产卵笼两个部分,羽化室为一侧设有拉链开口的封闭网状腔室,羽化室内部并排设置有多个饲养盒,饲养盒的上表面盖置有盖布,同时羽化室还配置有一电动吸虫器,产卵笼包括由纤维杆和接头组成的支架,支架六个面围有20目不锈钢铁丝网,20目不锈钢铁丝网的侧面开设有一个操作口,在操作口处连接有一袖套,在产卵笼的底部放置有米蛾卵收集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省去繁琐的收米蛾步骤,收卵效率高,操作简便,不损伤成虫,不漏虫,并可实现大范围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业害虫生物防治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米蛾成虫和米蛾卵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米蛾卵是饲养草蛉、黄色花蝽和东亚小花蝽的好饲料,也是繁殖赤眼蜂和小菜蛾绒茧蜂的良好寄主卵之一,我国已有20个省、市大量饲养。米蛾的收集大体上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成虫的收集,二是虫卵的收集,如一种收集米蛾成虫的新方法(申请号201210138981)中提到的收集成虫的方法是要通入C02,使米蛾成虫短时间内窒息昏迷,一是对米蛾成虫会造成神经损伤;二是CO2气体的成本比较高,污染环境;三是部分昏迷的米蛾会坠落于米蛾饲养盘,导致这部分米蛾无法及时收集入产卵笼;四是无法收集当天羽化米蛾所产的卵。现还有采用米蛾收集机,机械化收集成虫的装置由于功率太高,收集米蛾成虫时易使成虫损伤,影响其产卵量,而且收蛾时易使饲料碎肩进入产卵笼,收卵时碎肩会混入米蛾卵,卵粒中的饲料碎肩很难清理,同时设计复杂,占用空间大,成本高,不易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针对以上不足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成虫收集转化率高的新型米蛾收集装置。( 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米蛾收集装置,包括羽化室和产卵笼两个部分,所述羽化室为一侧设有双头拉链开口的封闭网状腔室,所述羽化室内部并排设置有多个饲养盒,所述饲养盒的上表面盖置有盖布,同时所述羽化室还配置有一电动吸虫器,所述产卵笼包括由纤维杆和接头组成的支架,所述支架的四个底脚处的接头向外承接纤维杆形成架空设置的支脚,所述支架六个面围有20目不锈钢铁丝网,所述20目不锈钢铁丝网的侧面开设有一个操作口,在操作口处连接有一袖套,在所述产卵笼的底部放置有米蛾卵收集盘。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羽化室采用纱网。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盖布材质采用300目尼龙网。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米蛾卵收集盘为方形且长宽均大于支架底部长宽。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产卵笼内放置有沾有10%蜂蜜水的棉花团。(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在成虫收集时,无需对成虫进行化学处理,直接采用电动吸虫器(额定功率1W)收集,不会对成虫造成伤害;同时收集米蛾成虫时,羽化室中的米蛾成虫与饲料完全分离使得饲料碎肩不会随吸虫器带入产卵笼,所收集的米蛾卵没有饲料碎肩可以免去费工费时地去除卵中的饲料杂质;另外饲养盒上部设置有盖布,可以方便收集爬出的成虫,同时,也可以收集产出的部分米蛾卵;虫卵的收集是采用一个较小的笼子,可以方便集中取卵,米蛾卵收集盘设置于产卵笼底部且比支架稍大,可以防止虫卵掉落到收集盘外部,袖套的设置一方面可以方便地将每日羽化的米蛾成虫集中放入同一产卵笼中,便于米蛾卵的收集,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米蛾成虫飞出产卵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A-A视角局部视图。1-羽化室;2_产卵笼;3_米蛾卵收集盘;4_棉花团;11-饲养盒;12_盖布;13_电动吸虫器;14-双头拉链开口 ;21_支架;22_支脚;23-20目不锈钢铁丝网;24_袖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新型米蛾收集装置,包括羽化室I和产卵笼2两个部分,所述羽化室I为一侧设有双头拉链开口 14的封闭网状腔室,所述羽化室I内部并排设置有多个饲养盒11,所述饲养盒11的上表面盖置有盖布12,同时所述羽化室I还配置有一电动吸虫器13,所述产卵笼2包括由纤维杆和接头组成的支架21,所述支架21的四个底脚处的接头向外承接纤维杆形成架空设置的支脚22,所述支架21六个面围有20目不锈钢铁丝网23,所述20目不锈钢铁丝网23的侧面开设有一个操作口,在操作口处连接有一袖套24,在所述产卵笼2的底部放置有米蛾卵收集盘3。其中,所述羽化室I采用纱网,纱网是软的且有弹性,收集成虫时吸虫器不易使成虫损伤;所述盖布12材质采用300目尼龙网,其材质密闭效果好,作用相当于盒盖,可以防止饲养盒里面的饲料太干,影响米蛾羽化,同时其表面很平滑,有利于米蛾卵的收集;所述米蛾卵收集盘3为方形且长宽均大于支架21底部长宽;所述产卵笼2内放置有沾有10%蜂蜜水的棉花团4,其可以给成虫提供营养,提高成虫产卵量。在具体使用时,米蛾在长30cm、宽20cm的饲养盒11中饲养,饲养盒盖中央设有长15cm、宽8cm的长方形口,并用胶水粘贴上200目的纱网,将羽化期的米蛾饲养盒去掉盖子紧密排列到长200cm、宽70cm的羽化室I,绝大部分米蛾成虫会自动爬出饲养盒11以及上面的盖布12,盖布12表面喷有少量水保湿,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米蛾饲料湿度过低,影响米蛾羽化。新羽化的米蛾多集中于羽化室顶部或侧面纱网上进行交尾产卵,少数未爬出盖布12的新羽化米蛾于第二天收卵揭下盖布12时爬到羽化室顶部或侧面纱网上,用毛刷将产于羽化室纱网上的卵扫落于盖布12上,再将盖布12上的米蛾卵收集起来;用电动吸虫器13收集羽化室中的米蛾成虫,然后通过袖套24将收集于电动吸虫器13内的米蛾成虫放入长40cm,宽40cm,高30cm的产卵笼2内集中产卵,次日用毛刷将产卵笼不锈钢铁丝网23上的虫卵扫下落入米蛾卵收集盘3完成虫卵的收集。以上具体实施例中提到的新型米蛾收集装置克服了现有收集方式中部分米蛾飞入外界环境,收蛾效率低,操作复杂,损伤成虫,米蛾卵中杂质多以及收蛾装置设计复杂,不易得,成本较高,较难推广等不利因素,各装备简便易得,省去繁琐的收米蛾步骤,收卵效率高,操作简便,不损伤成虫,不漏虫,并可实现大范围推广应用。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主权项】1.一种新型米蛾收集装置,包括羽化室⑴和产卵笼⑵两个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羽化室(I)为一侧设有双头拉链开口(14)的封闭网状腔室,所述羽化室(I)内部并排设置有多个饲养盒(11),所述饲养盒(11)的上表面盖置有盖布(12),同时所述羽化室(I)还配置有一电动吸虫器(13),所述产卵笼(2)包括由纤维杆和接头组成的支架(21),所述支架(21)的四个底脚处的接头向外承接纤维杆形成架空设置的支脚(22),所述支架(21)六个面围有20目不锈钢铁丝网(23),所述20目不锈钢铁丝网(23)的侧面开设有一个操作口,在操作口处连接有一袖套(24),在所述产卵笼(2)的底部放置有米蛾卵收集盘(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米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羽化室(I)采用纱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米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布(12)材质采用300目尼龙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米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米蛾卵收集盘(3)为方形且长宽均大于支架(21)底部长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米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米蛾收集装置,包括羽化室(1)和产卵笼(2)两个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羽化室(1)为一侧设有双头拉链开口(14)的封闭网状腔室,所述羽化室(1)内部并排设置有多个饲养盒(11),所述饲养盒(11)的上表面盖置有盖布(12),同时所述羽化室(1)还配置有一电动吸虫器(13),所述产卵笼(2)包括由纤维杆和接头组成的支架(21),所述支架(21)的四个底脚处的接头向外承接纤维杆形成架空设置的支脚(22),所述支架(21)六个面围有20目不锈钢铁丝网(23),所述20目不锈钢铁丝网(23)的侧面开设有一个操作口,在操作口处连接有一袖套(24),在所述产卵笼(2)的底部放置有米蛾卵收集盘(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玉英,金涛,彭正强,金启安,温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6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