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多功能表面光源的测量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02948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9 0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有多功能表面光源的测量仪,包括主体、镜头、光源和工作台,该主体包括彼此相连的容置部及罩体,该容置部具有腔室和镜头安装部,该腔室中斜向安装有将腔室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透反光板,该透反光板具有反光面和透光面,该镜头安装部设置于第二腔室上方,该罩体连接于腔室下端,其内壁呈弧形;该镜头安装于镜头安装部上;该光源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光源,该第一光源安装于第一腔室侧壁上,朝向于反光面,该第二、第三光源分别安装于罩体下端内壁上,并第二光源竖直朝向罩体内壁,第三光源朝向工作台。藉此,通过将三种光源集中设置于测量仪中,可根据需要选择对应角度光源,提高了测量仪的工作灵活性及方便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测量仪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具有多功能表面光源的测量仪
技术介绍
影像测量仪又名精密影像式测绘仪,它克服了传统投影仪的不足,是集光、机、电、计算机图像技术于一体的新型高精度、高科技测量仪器。由光学显微镜对待测物体进行高倍率光学放大成像,经过CCD摄像系统将放大后的物体影像送入计算机后,能高效地检测各种复杂工件的轮廓和表面形状尺寸、角度及位置,特别是精密零部件的微观检测与质量控制。传统测量仪均具有镜头、光源和反光板,但光源均只有一种照射角度,照射范围窄,可调性差,因此,应对现有测量仪光源进行改进,以使测量仪光源具有多角度照射功能,提高测量仪的工作灵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多功能表面光源的测量仪,通过将三种光源集中设置于测量仪中,测量时,可根据需要选择对应角度光源,提高测量仪的工作灵活性及方便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多功能表面光源的测量仪,包括主体、镜头、光源和位于主体下方的工作台,该主体包括位于上端的容置部及位于下端的罩体,该容置部与罩体彼此相连,该容置部具有一腔室及与腔室相连的镜头安装部,该腔室中斜向安装有一将腔室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透反光板,该透反光板具有反光面和透光面,其中,该反光面位于第一腔室中,该透光面位于第二腔室中,该镜头安装部设置于第二腔室上方,该罩体连接于腔室下端,其内壁呈弧形;该镜头安装于上述镜头安装部上;该光源包括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第三光源,该第一光源安装于上述第一腔室侧壁上,并朝向于透反光板之反光面,该第二光源和第三光源分别安装于罩体下端环形内壁上,并第二光源竖直朝向于罩体内壁,第三光源位于第二光源下方并朝向于上述工作台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容置部中安装有一阻光件,该阻光件包括第一阻光板和第二阻光板,该第一阻光板和第二阻光板之间形成一夹角,并该第一阻光板、第二阻光板与透反光板之透光面形成上述第二腔室。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阻光板和第二阻光板之彼此相对面上分别设置有复数个锯齿。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阻光板和第二阻光板之彼此相对面上分别贴附有吸光材料。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罩体下端环形内壁上设置有台阶,上述第二光源位于该台阶上方,上述第三光源位于该台阶下方。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阻光板和第二阻光板之间夹角朝向于第一光源。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光源正对于透反光板中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罩体下端环形内壁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光源和第三光源。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将三种不同角度投射的光源集中设置于测量仪中,使测量仪在工作时,能够根据不同的照明需要选择对应角度的光源进行照明,该具有多种照明角度的测量仪,相对于传统单一光源的测量仪,测量范围更加广泛,同时,提高了测量仪的工作灵活性及方便性,另外,于测量仪中设置阻光件,有效防止镜头受到干扰,提高测量仪的测量精度。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之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之容置部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之容置部内部结构另一视角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之阻光件贴附吸光材料示意图。附图标识说明:10、主体11、容置部111、腔室1111、第一腔室1112、第二腔室112、镜头安装部113、透反光板1131、反光面1132、透光面114、阻光件1141、第一阻光板1142、第二阻光板1143、锯齿1144、吸光材料12、罩体121、台阶20、镜头30、光源31、第一光源32、第二光源33、第三光源40、工作台。【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具有多功能表面光源的测量仪,包括有主体10、镜头20、光源30和位于主体10下方的工作台40,其中:该主体10包括位于上端的容置部11及位于下端的罩体12,该容置部11与罩体12彼此相连,该容置部11具有一腔室111及与腔室111相连的镜头安装部112,该腔室111中斜向安装有一将腔室111分隔成第一腔室1111和第二腔室1112的透反光板113,该透反光板113具有反光面1131和透光面1132,该反光面1131位于第一腔室1111中,该透光面1132位于第二腔室1112中,并于容置部11中安装有一阻光件114,该阻光件114包括第一阻光板1141和第二阻光板1142,于第一阻光板1141和第二阻光板1142之彼此相对面上分别设置有复数个锯齿1143或贴附有吸光材料1144,该第一阻光板1141和第二阻光板1142之间形成一夹角,上述第二腔室1112由该第一阻光板1141、第二阻光板1142与透反光板113之透光面1132围构形成,该镜头安装部112设置于第二腔室1112上方,该罩体12连接于腔室111下端,其内壁呈弧形,并于罩体12下端环形内壁上设置有台阶121。该镜头20安装于上述镜头安装部112上。该光源30包括第一光源31、第二光源32和第三光源33,该第一光源31安装于上述第一腔室1111侧壁上,朝向于透反光板113之反光面1131中部,并上述第一阻光板1141和第二阻光板1142之间夹角朝向于该第一光源31,该第二光源32和第三光源33分别安装于罩体12下端环形内壁上,并于罩体12下端环形内壁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光源32和第三光源33,第二光源32位于台阶121上方,并竖直朝向于罩体12内壁,第三光源33位于台阶121下方,并朝向于上述工作台4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主体10内具有第一光源31、第二光源32和第三光源33,其中第一光源31通过透反光板113向工作台40发射同轴光线;第二光源32射向罩体12的弧形内壁上,再均匀反射到工作台40上;第三光源33倾斜射向工作台40上,形成环形光;测量仪工作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对应角度的光源30 ;另外,第一光源31发射的光线经透反光板113垂直反射到工作台40上,而穿过透反光板113的部分光线将照射到第一阻光板1141和第二阻光板1142上的锯齿1143或吸光材料1144上,穿过透反光板113的光线被反射到其它地方或被吸收,镜头20不会受到干扰。本技术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将三种不同角度投射的光源集中设置于测量仪中,使测量仪在工作时,能够根据不同的照明需要选择对应角度的光源进行照明,该具有多种照明角度的测量仪,相对于传统单一光源的测量仪,测量范围更加广泛,同时,提高了测量仪的工作灵活性及方便性,另外,于测量仪中设置阻光件,有效防止镜头受到干扰,提高测量仪的测量精度。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具有多功能表面光源的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镜头、光源和位于主体下方的工作台,该主体包括位于上端的容置部及位于下端的罩体,该容置部与罩体彼此相连,该容置部具有一腔室及与腔室相连的镜头安装部,该腔室中斜向安装有一将腔室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多功能表面光源的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镜头、光源和位于主体下方的工作台,该主体包括位于上端的容置部及位于下端的罩体,该容置部与罩体彼此相连,该容置部具有一腔室及与腔室相连的镜头安装部,该腔室中斜向安装有一将腔室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透反光板,该透反光板具有反光面和透光面,其中,该反光面位于第一腔室中,该透光面位于第二腔室中,该镜头安装部设置于第二腔室上方,该罩体连接于腔室下端,其内壁呈弧形;该镜头安装于上述镜头安装部上;该光源包括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第三光源,该第一光源安装于上述第一腔室侧壁上,并朝向于透反光板之反光面,该第二光源和第三光源分别安装于罩体下端环形内壁上,并第二光源竖直朝向于罩体内壁,第三光源位于第二光源下方并朝向于上述工作台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力强巫孟良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濠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