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线端子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01438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9 0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线端子连接器,包括由前壳体、后壳体、导电金属组件,前壳体的前端设有插线口和顶部的拔盖,导电金属组件由前弹性金属片和后金属片组成,前弹性金属片的顶部向上翘起,后金属片构成倒Z形状,后金属片的顶部凸出有片状的凸片,前弹性金属片的顶部翘起端位于凸片底部并与凸片底部紧密接触;前壳体的顶部设有凸起块,凸起块的两侧各凹有一条凹槽;拔盖的一端为拔盖把手,另一端为从拔盖把手两侧分支成对称的拔盖压片,拔盖把手的端头设有防滑纹,对称的拔盖压片分别从对应的凹槽插入;拔盖压片的底部设有凸出形成锐角的按压端,前弹性金属片的顶部侧边凹陷有对应按压端设置的凹陷位,凹陷位表面设有阶梯状的防滑纹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线端子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线端子结构的
,尤其涉及一种采用插接式接线、且接线和脱线均通过拨起拔盖实现的接线端子连接器。
技术介绍
接线端子作为电子元件、电器等的连接组件,能起到接线及通电的效果,实现接线通电的良好接驳功能,是一种电器连接及接线端子与接线端子之间连接的重要接线部件。但是现有接线端子的结构多种多样,接线时未能达到一步到位,往往需要拆开接线端子,用螺栓,铆钉等实现导线接线在接线端子上,安装和生产连接极其繁琐复杂及费力,增加接线的工序和降低接线的效率,增加劳动强度。而接线端子在安装有导线,需要把导线从接线端子内脱线,又需要重新拆开接线端子,松开螺栓等固定件,使导线与接线端子的导电片分离,十分不便。尤其是现有的电器或电子元件的接线需要通过两个接线端子的配合实现硬线与软线或不同股数的接线连接时,这两个接线端子不能一次性连接就相当麻烦,当工程量很大的施工现场需要接线,这些繁琐的接线工序就耗费了相当大的人力成本和时间,不利于成本的降低和劳动强度的降低。虽然,现在已有人开发了可一次性接线的接线端子等连接部件,但这些接线端子基本都存在着结构复杂的缺点,加工生产也不方便,成本也较高;而且接线的效果都是不够理想,容易接线不稳固造成意外脱线的后果,更没有快速接线效果,在使用寿命上也不长。尤其是可适用于软线和硬件均可接线实现两个接线端子能够快速相互连接,或通过一个接线端子直接与电器等快速接线的接线端子结构未曾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线端子连接器,该接线端子连接器采用拨上拨盖翻转时产生下压力而实现拨盖的拔盖压片按压端向下压;把拨盖向上拨起时,拔盖压片按压端向下压向前弹性金属片顶部的凹陷位,令前弹性金属片的顶部翘起端与后金属片顶部的凸片之间不在接触且两者之间的间隙逐渐增大,导线从插线口顺利进入并可在基本无阻力情况下插入至前弹性金属片顶部翘起端与凸片之间的间隙,把拔盖压下,拔盖压片按压端回位,此时拔盖压片按压端不再压紧前弹性金属片顶部的凹陷位,前弹性金属片则由于弹性作用回位把导线卡紧于前弹性金属片顶部翘起端与凸片之间实现导线的接线,形成接线稳固。在接线和脱线时,都需要拔上拨盖,接线后十分牢固稳定,并且所有的接线步骤无需拆开接线端子进行接线,实现一次性接线,简易方便,接线工作简便而施工效率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接线端子连接器,包括由前壳体和后壳体组成含有容腔的绝缘壳体,绝缘壳体内设有安装于容腔内的导电金属组件,前壳体的前端设有对应导电金属组件的插线口,还包括设于绝缘壳体顶部的拔盖,导电金属组件由对应插线口的前弹性金属片和对应后壳体的后金属片组成一体式结构,前弹性金属片为C形状并且顶部向上翘起,后金属片构成倒Z形状,后金属片的底部与前弹性金属片底部固定连接,后金属片的顶部凸出有片状的凸片,前弹性金属片的顶部翘起端位于凸片底部并与凸片底部紧密接触;前壳体的顶部设有凸起块,凸起块的两侧各凹有一条凹槽;拔盖的一端为拔盖把手,另一端为从拔盖把手两侧分支成对称的拔盖压片,拔盖把手安装于前壳体前端顶部并凸出前壳体前端,拔盖把手的端头设有防滑纹,对称的拔盖压片分别从对应的凹槽插入;拔盖压片的底部设有凸出形成锐角的按压端,前弹性金属片的顶部侧边凹陷有对应按压端设置的凹陷位,凹陷位表面设有阶梯状的防滑纹槽;把拔盖的拔盖把手向上拔起,按压端向下压紧前弹性金属片的凹陷位,凹陷位表面的防滑纹槽与按压端之间产生摩擦力令按压端压紧凹陷位时不会移位,令前弹性金属片顶部翘起端与凸片不再接触且两者之间的间隙增大,导线从插线口插入前弹性金属片顶部翘起端与凸片之间的间隙,压下拔盖回位令拔盖按压端不再压紧前弹性金属片,前弹性金属片则由于弹性作用回位把导线卡紧于前弹性金属片顶部翘起端与凸片之间实现导线的接线。安装时,把整个导电金属组件放入前壳体内,由于前壳体的容腔结构较大,基本可把导电金属组件的位置固定,然后把前壳体和后壳体固定安装,最后把拨盖的拔盖压片从前壳体的凸出块两侧插入令按压端接触前弹性金属片顶部的凹陷位,即可完成整个接线端子连接器的安装。进一步的,前壳体与后壳体形成的容腔底部设有限定导电金属组件底部令导电金属组件不移位的导电金属组件限位凹槽,后壳体内设有容许后金属片顶部插入并限定后金属片顶部的后金属片限位凹槽,后壳体内还设有收纳导线穿过前弹性金属片顶部翘起端与凸片之间间隙的导线凸出部分的收纳槽。进一步的,前壳体设有导通容腔并测试导电金属组件是否接电的前测试口,后壳体设有导通容腔并测试导电金属组件是否接电的后测试口。进一步的,凸起块的顶部凸出端和前壳体底部均设有倒钩头,后壳体顶部和底部均设有与倒钩头对应配合安装的卡口,倒钩头与卡口的配合卡接实现前壳体与后壳体的连接安装牢固。进一步的,插线口设置有三个,对应的导电金属组件设有三个前弹性金属片和三个后金属片并形成一体式结构,还对应设置三个拔盖、三块凸出块和三个收纳槽。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接线端子连接器采用拨上拨盖翻转时产生下压力而实现拨盖的拔盖压片按压端向下压;把拨盖向上拨起时,拔盖压片按压端向下压向前弹性金属片顶部的凹陷位,令前弹性金属片的顶部翘起端与后金属片顶部的凸片之间不在接触且两者之间的间隙逐渐增大,导线从插线口顺利进入并可在基本无阻力情况下插入至前弹性金属片顶部翘起端与凸片之间的间隙,把拔盖压下,拔盖压片按压端回位,此时拔盖压片按压端不再压紧前弹性金属片顶部的凹陷位,前弹性金属片则由于弹性作用回位把导线卡紧于前弹性金属片顶部翘起端与凸片之间实现导线的接线,形成接线稳固。在接线和脱线时,都需要拔上拨盖,接线后十分牢固稳定,并且所有的接线步骤无需拆开接线端子进行接线,实现一次性接线,简易方便,接线工作简便而施工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接线端子连接器的结构分解图;图2是接线端子连接器与导线接线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前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前壳体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前壳体的主视图;图6是前壳体的俯视图;图7是前壳体的仰视图;图8是后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后壳体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后壳体的主视图;图11是后壳体的后视图;图12是后壳体的右视图;图13是拔盖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拨盖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拔盖的主视图;图16是拔盖的俯视图;图17是拨盖的仰视图;图18是拨盖的左视图;图19是导电金属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0是导电金属组件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21是导电金属组件的右视图;图22是接线端子连接器与导线未接线时的剖视图;图23是接线端子连接器与导线接线后的剖视图;图24是接线端子连接器与导线脱线时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描述的一种接线端子连接器,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图17、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3和图24所示,包括由前壳体1和后壳体2组成含有容腔的绝缘壳体3,绝缘壳体内设有安装于容腔内的导电金属组件4,前壳体的前端设有对应导电金属组件的插线口5,还包括设于绝缘壳体顶部的拔盖6,导电金属组件由对应插线口的前弹性金属片7和对应后壳体的后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接线端子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线端子连接器,包括由前壳体和后壳体组成含有容腔的绝缘壳体,绝缘壳体内设有安装于容腔内的导电金属组件,前壳体的前端设有对应导电金属组件的插线口,还包括设于绝缘壳体顶部的拔盖,其特征在于,导电金属组件由对应插线口的前弹性金属片和对应后壳体的后金属片组成一体式结构,前弹性金属片为C形状并且顶部向上翘起,后金属片构成倒Z形状,后金属片的底部与前弹性金属片底部固定连接,后金属片的顶部凸出有片状的凸片,前弹性金属片的顶部翘起端位于凸片底部并与凸片底部紧密接触;前壳体的顶部设有凸起块,凸起块的两侧各凹有一条凹槽;拔盖的一端为拔盖把手,另一端为从拔盖把手两侧分支成对称的拔盖压片,拔盖把手安装于前壳体前端顶部并凸出前壳体前端,拔盖把手的端头设有防滑纹,对称的拔盖压片分别从对应的凹槽插入;拔盖压片的底部设有凸出形成锐角的按压端,前弹性金属片的顶部侧边凹陷有对应按压端设置的凹陷位,凹陷位表面设有阶梯状的防滑纹槽;把拔盖的拔盖把手向上拔起,按压端向下压紧前弹性金属片的凹陷位,凹陷位表面的防滑纹槽与按压端之间产生摩擦力令按压端压紧凹陷位时不会移位,令前弹性金属片顶部翘起端与凸片不在接触且两者之间的间隙增大,导线从插线口插入前弹性金属片顶部翘起端与凸片之间的间隙,压下拔盖回位令拔盖按压端不再压紧前弹性金属片,前弹性金属片则由于弹性作用回位把导线卡紧于前弹性金属片顶部翘起端与凸片之间实现导线的接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线端子连接器,包括由前壳体和后壳体组成含有容腔的绝缘壳体,绝缘壳体内设有安装于容腔内的导电金属组件,前壳体的前端设有对应导电金属组件的插线口,还包括设于绝缘壳体顶部的拔盖,其特征在于,导电金属组件由对应插线口的前弹性金属片和对应后壳体的后金属片组成一体式结构,前弹性金属片为C形状并且顶部向上翘起,后金属片构成倒Z形状,后金属片的底部与前弹性金属片底部固定连接,后金属片的顶部凸出有片状的凸片,前弹性金属片的顶部翘起端位于凸片底部并与凸片底部紧密接触;前壳体的顶部设有凸起块,凸起块的两侧各凹有一条凹槽;拔盖的一端为拔盖把手,另一端为从拔盖把手两侧分支成对称的拔盖压片,拔盖把手安装于前壳体前端顶部并凸出前壳体前端,拔盖把手的端头设有防滑纹,对称的拔盖压片分别从对应的凹槽插入;拔盖压片的底部设有凸出形成锐角的按压端,前弹性金属片的顶部侧边凹陷有对应按压端设置的凹陷位,凹陷位表面设有阶梯状的防滑纹槽;把拔盖的拔盖把手向上拔起,按压端向下压紧前弹性金属片的凹陷位,凹陷位表面的防滑纹槽与按压端之间产生摩擦力令按压端压紧凹陷位时不会移位,令前弹性金属片顶部翘起端与凸片不再接触且两者之间的间隙增大,导线从插线口插入前弹性金属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小坡尹波青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创艺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