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生长调节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00882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9 0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冬小麦生长调节剂,分为播种前或后苗期的甲型调节剂、分蘖至拔节期的乙型调节剂和拔节后的丙型调节剂,根据小麦生长期依次使用。其中,乙型调节剂主要由下述重量百分比原料组成:萘乙酸2.0~2.2%、复硝酚钠0.58~0.78%、天然芸苔素内酯0.01~0.15%、烯效唑0.03~0.1%,氯化胆碱0.035~0.06%,余量为水。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高效、广谱、无公害、环境友好的生长调节剂,对小麦全生长期分别通过对萘乙酸与复硝酚钠不同浓度的组合,再加入适量的天然芸苔素内酯和烯效唑。在小麦关键生育时期使用,可增加次生根数量和根系活力,促进根系下扎和生长,增强其吸收各种营养和水分的能力,从而提高小麦的抗旱性且安全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作物生长调节剂
,具体涉及一种能够促进冬小麦增产抗旱型 植物生长调节剂。
技术介绍
我国小麦主产区黄淮海地区冬小麦生长季节时常受到干旱的威胁,同时由于灌溉 供水不足,使小麦产量受到极大影响;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仍存在着很大的潜力,抗旱节水 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另外,随着气候与生产条件的不断变化,生产中冻害、倒伏、青 枯、干热风等问题也日益突出。综上所述,研宄小麦高产抗旱、抗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节也 是促进小麦增产的重要途径。 大田作物的种植规模和面积为该类调节剂产品提供了较大的市场空间,但大田 作物调节剂的迅猛发展和无序的市场竞争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调 节剂产品的安全性问题。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部分品种的调节剂已经成为仅次于农药、农 膜的第三大农化污染物。错误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时期固然是造成污染的重要因素,但部分 调节剂产品本身的高残留特性是根本原因,因此,研制环境友好型、绿色安全的新型植物生 长调节剂,替代目前生产中应用的高残留品种,已成为可持续农业和绿色农业发展的当务 之急,也是保持作物生长发育化学调控学科和调节剂市场活力的重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冬小麦生长调节剂,其特征在于,由播种前或后苗期的甲型调节剂、分蘖至拔节期的乙型调节剂和拔节后的丙型调节剂组成,根据小麦生长期依次使用;所述甲型调节剂主要由下述重量百分比原料组成:复硝酚钠0.6~0.75%、天然芸苔素内酯0.01~0.10%、磷酸二氢铵1.8~2.0%、戊唑醇0.5%~2%、分散剂1%~5%,余量为水;所述乙型调节剂:萘乙酸2.0~2.2%、复硝酚钠0.58~0.78%、天然芸苔素内酯0.01~0.15%、烯效唑0.03~0.1%,氯化胆碱0.035~0.06%,余量为水;所述丙型调节剂:萘乙酸2.0~2.2%、复硝酚钠0.9~1.5%、天然芸苔素内酯0.01~0.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运辉岳俊芹李向东方保停王汉芳张德奇秦峰李俊红吕凤荣陈远凯马富举程红建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