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土地整理中埂坎建造技术的改进,具体涉及一种抗侵蚀土石复合埂坎的结构,特别适合三峡库区紫色土耕地,属于耕地埂坎建造
技术介绍
埂坎(地埂和田坎统称)是耕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持稳、缓坡、截水、挡土、行人、分界等作用。“坡改梯”是三峡库区坡耕地整治和中低产田改造的重要途径,实施过程中常常采用土质埂坎和石质埂坎。土质埂坎具有造价低、可种植经济植物等优点,但野外调查发现,土质埂坎在缺乏有效保护措施时,容易在短时间内形成病坏埂坎,其主要表现为:地埂完全侵蚀破坏形成有坎无埂,地埂和田坎同时发生坍塌破坏形成无埂无坎,并且修复难度大、维护成本高、抗侵蚀能力弱。石质埂坎具有稳定性好、人畜行走方便等优点,但造价高、占地多、利用率低、经济效益差,同时在石料匮乏地区难以推广,经济不划算,农民也不愿意接受。另外,三峡库区埂坎建造大多依靠当地农民的经验,科学指导明显不足,这也是当前埂坎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优化埂坎结构是提高埂坎质量、保护耕地土壤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时兼具成本低、稳定性好的防蚀型土石复合埂坎。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蚀型土石复合埂坎,其特征在于:其主体为土质埂坎,土质埂坎顶部宽度为45~50cm;在土质埂坎上表面和外侧面覆盖有土工布,土质埂坎上表面由厚度为10~15cm的若干石板在长度方向拼接覆盖,将土工布压紧于土质埂坎和石板之间;石板之间缝隙为1‑2cm,缝隙通过土壤填紧夯实;石板上表面进行拉毛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杰,李进林,史炳林,龙虹竹,朱娅秋,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