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双气囊减重训练装置的上部气囊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康复器械,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双气囊减重训练装置的上部气囊支架。
技术介绍
脑卒中是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全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约200万人,其中约85%具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后遗症,70%以上患者通过早期开始介入步行训练可恢复步行能力。但是对于偏瘫患者、运动损伤患者等重症肢体活动能力差的患者,在下肢支撑体重困难的情况下,要进行独立行走训练是非常困难的,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对患者在身体重量减负的情况下进行训练的康复训练设备。目前使用的气囊减重步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康复训练方式,这种通过气压减重方式来协助人体站立、行走、跑步训练,避免了悬吊减重操作较为复杂,也避免了目前斜床减重程度不够(很难适用70%以上的减重量)的缺点,而且斜床由于训练体位的限制,只有交替踏步及单腿屈伸等简单步行模式,无法实现真实模拟步行状态。但是,目前使用的单气囊主要是利用患者在气囊内的下部分身体与气囊外的上部分身体间的差动气压所产生的垂直向上的支撑力来实现减重,只能达到80%减重量,而且在训练过程中由于所有向上的支撑力集中在腰部,使受训对象腰部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双气囊减重训练装置的上部气囊支架,用于与下部气囊支架相连并安置上部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座、支撑体、支架横杆、支撑体高度调节机构和支撑体角度调节机构,支撑体与旋转座固定相连,支架横杆连接在支撑体的一侧,支撑体高度调节机构设置在支撑体中部可调节支撑体的高度,支撑体角度调节机构设置在旋转座上用于调节支撑体的角度;旋转座用于与下部气囊支架相连,支架横杆用于与上部气囊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双气囊减重训练装置的上部气囊支架,用于与下部气囊支架相连并安置上部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座、支撑体、支架横杆、支撑体高度调节机构和支撑体角度调节机构,支撑体与旋转座固定相连,支架横杆连接在支撑体的一侧,支撑体高度调节机构设置在支撑体中部可调节支撑体的高度,支撑体角度调节机构设置在旋转座上用于调节支撑体的角度;旋转座用于与下部气囊支架相连,支架横杆用于与上部气囊相连;所述旋转座包括旋转体和连接在旋转体两侧的两侧板,旋转体上设有贯通两侧板的套筒,该套筒用于与下部气囊支架相连;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秀枋,徐秀林,邹任玲,张东衡,赵展,安美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