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岩巷卧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00604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9 0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煤矿井下开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小型巷道开拓作业的一种小型岩巷卧底机。包括履带行走部分、机体部分、操纵控制部分、护罩、电器控制部分、液压系统、卷电缆装置;机体部分由机动车的安装平台、前连接梁、后连接梁组成;履带行走部分包括导向轮、履带架、履带、驱动轮、液压马达;其中它包括破碎锤组,机体部分安装在履带行走部分上,破碎锤组安装在机体部分的前方,操纵控制部分安装于机体部分的右侧,护罩安装于机体部分的左边,液压系统、电器控制部分与卷电缆装置设置在护罩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效率高,劳动强度低,体积小,操作灵活,使用范围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煤矿井下开拓设备
,具体涉及小型巷道开拓作业的一种小型岩巷卧底机
技术介绍
目前,在煤矿机械化作业领域,大型现代化矿井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作业,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目前仍有一部分巷道,由于年代久、巷道断面窄以及井下的复杂地理条件,致使大型机械无法进入作业,为了实现机械化作业,需要对原有巷道进行扩帮、起底。然而,这些工作全部是靠人力完成,这种办法不仅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也很高,而且现有的机械设备体积大、操作不灵活、使用范围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在小型巷道开拓作用时存在的效率低、劳动强度高、体积大、操作不灵活、使用范围窄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小型岩巷卧底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小型岩巷卧底机,包括履带行走部分、机体部分、操纵控制部分(13)、护罩(14)、电器控制部分(15)、液压系统(16)、卷电缆装置(17);所述的机体部分由机动车的安装平台平台(18)、前连接梁(19)、后连接梁(23)组成,所述的前连接梁(19)与后连接梁(23)设置在平台(18)的下面,且前连接梁(19)位于后连接梁(23)的前方;所述的履带行走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型岩巷卧底机,包括履带行走部分、机体部分、操纵控制部分(13)、护罩(14)、电器控制部分(15)、液压系统(16)、卷电缆装置(17);所述的机体部分由机动车的安装平台平台(18)、前连接梁(19)、后连接梁(23)组成,所述的前连接梁(19)与后连接梁(23)设置在平台(18)的下面,且前连接梁(19)位于后连接梁(23)的前方;所述的履带行走部分包括导向轮(20)、履带架(21)、履带(22)、驱动轮(24)、液压马达(25);所述的履带架(21)的一端连接导向轮(20),另一端连接驱动轮(24),所述的驱动轮(24)通过螺栓连接在履带(22)上,所述的驱动轮(24)与液压马达(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伟晋铭崔奇峰宋庆龙闫伟伟张恒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天巨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