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喉炎的中药,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三棱9份、莪术12份、威灵仙6份、胖大海10份、夏枯草15份、桔梗10份、葛根18份、山楂18份。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安全有效治疗慢性喉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喉炎的中药。
技术介绍
慢性喉炎是由于用声过度、长期吸收有害气体或粉尘,鼻腔、鼻窦、咽部或下呼吸 道慢性炎症直接扩展到喉部,急性喉炎长期反复发作或迀延不愈而引起的病变。病理表现 为:喉黏膜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淋巴细胞浸润、间质水肿及黏膜腺分泌增加。慢性喉炎属中 医学慢喉喑范畴。"音哑之病,当知虚实。实者,其病在标,因窍闭而暗也;虚者,其病在本, 因内夺而喑也。窍闭者,有风寒之闭,外感证也;有火邪之闭,热乘肺也;有气逆之闭,肝气 强也内夺者,有色欲之夺,伤其肾也;忧思之夺,伤其心也此外,复有号叫、歌唱、悲哭,及闪 热极暴饮冷水乃又其易者也。"说明外因、内因和不内外因皆可致喉暗。过度发音,喉咙脉络 受损;咽喉病后余邪未清,结聚于喉,致血瘀痰凝,致声带肿胀不消。 本专利技术所涉及药材研宄现状如下: 三棱【别名】【来源】本品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的干燥块茎。冬季至次年春采挖, 洗净,削去外皮,晒干。【性味】辛、苦,平。【归经】归肝、脾经。【功能主治】破血行气,消积 止痛。用于症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5~9g。【注意】孕 妇禁用。【摘录】《中华本草》。 莪术【别名】温莪术、蓬莪术、山姜黄、芋儿七、臭屎姜。【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蓬 莪术、广西莪术或温郁金的干燥根茎。后者习称"温莪术"。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洗净,蒸 或煮至透心,晒干或低温干燥后除去须根及杂质。【性味】辛、苦,温。【归经】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用于憚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早期宫颈癌。【用法 用量】内服:煎汤,6~12g。【注意】孕妇禁用。气血两虚,脾胃薄弱无积滞者慎服。【摘录】 《中华本草》。 威灵仙【别名】铁脚威灵仙、百条根、老虎须、铁扫帚【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威 灵仙棉团铁线莲(山寥)或东北铁线莲(黑薇)的干燥根及根茎。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 干。【性味】辛、咸,温。【归经】归膀胱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用于风湿痹痛, 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骨哽咽喉。【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注意】气虚血 弱,无风寒湿邪者忌服。【摘录】《中华本草》。 胖大海【别名】安南子、大洞果、胡大海、大发、通大海、大海子、大海、大海榄。【来 源】本品为梧桐科植物胖大海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味】甘,寒。【归经】归肺、大肠经。【功 能主治】清热润肺,利咽解毒,润肠通便。用于肺热声哑,干咳无痰,咽喉干痛,热结便闭,头 痛目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枚。【摘录】《中华本草》。 夏枯草【别名】棒槌草、铁色草、大头花、夏枯头。【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 的干燥果穗。夏季果穗呈棕红色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性味】辛、苦,寒。【归经】归肝、 胆经。【功能主治】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 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高血压。【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注意】脾胃虚弱者慎服。【摘录】《中华本草》。 桔梗【别名】包袱花、铃铛花、僧帽花、白药、梗草。【来源】中药桔梗为桔梗科多年 生草本植物桔梗的根。【性味】苦、辛,平,微寒。【归经】归肺经。【功能主治】宣肺、祛痰、利 咽、排脓、利五脏、补气血、补五劳、养气。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 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小便癃闭。【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注意】中药桔梗性 升散,凡气机上逆,呕吐、呛咳、眩晕、阴虚火旺咳血等,不宜单用。用量过大易致恶心呕吐。 【摘录】《中华本草》。 葛根【别名】葛藤、粉葛、干葛、葛麻藤。【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 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野葛多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甘葛藤习称"粉葛",多除去外 皮,用硫黄熏后,稍干,截段或再纵切两半,干燥。【性味】甘、辛,凉。【归经】归脾、胃经。【功 能主治】解肌退热,生津,透瘆,升阳止泻。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瘆不 透,热痢,泄泻;高血压颈项强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注意】其性凉,易于动 呕,胃寒者所当慎用。【摘录】《中华本草》。 山楂【别名】【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或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 成熟时采收,切片,干燥。【性味】酸、甘、微温。【归经】归脾、胃、肝经。【功能主治】消食健 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 痛;高脂血症。焦山楂消食导滞作用增强。用于肉食积滞,泻痢不爽。【用法用量】内服:煎 汤,9~12g。【注意】生食多,令人嘈烦易饥,损齿,齿龋人尤不宜。【摘录】《中华本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喉炎的中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 达到安全有效治愈慢性喉炎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喉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 备而成:三棱9份、莪术12份、威灵仙6份、胖大海10份、夏枯草15份、桔梗10份、葛根18 份、山楂18份。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一般资料 专利技术人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共收集门诊及住院慢性喉炎患者80例,随 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男9例,女31例,年龄22~64岁;对照组男5 例,女35例,年龄21~64岁。2组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 依据全国慢性喉炎临床专业会议的诊断标准:(1)以长期声音撕哑、喉部干燥不 适为主要症状,伴咳嗽、咯痰等症;(2)病程较长,声音撕哑时轻时重;(3)从事教师、演员、 营业员等用嗓较多职业者易患本病,多因急喉喑反复发作而转为慢性,亦有长期发音过度、 缓慢起病者;(4)喉镜检查多有黏膜黯红充血、肿胀或萎缩,声带肿胀、肥厚,声门闭合不 全,或室带肥厚、超越。 2、试验方法 2.1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本专利技术按照具体实施例3制得的胶囊剂,每日3次。疗程一个月。 对照组口服予金嗓散结丸(按说明书服用)疗程一个月。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 1疗效标准 声音撕哑:正常(0分),无;轻度(3分),稍有声音撕哑或偶有声音撕哑;中度(6 分),有持续的声音撕哑;重度(9分),有持续的声音撕哑且发音乏力。 喉部黏膜红肿、声带有增生:正常(0分),无;轻度(3分),喉黏膜充血,声带局部 有充血水肿;中度出分),喉黏膜充血肥厚,声带肥厚或息肉样增生;重度(9分),喉黏膜充 血肥厚,声带纤维样小结增生。 临床控制:主症、体征、次症基本消失,积分值减少大于95% ; 显效:主症、体征、次症明显减轻,积分值减少大于70% ; 有效:主症、体征、次症减轻,积分值减少大于30%而小于70% ; 无效:主症、体征、次症未见明显改善,积分值减少小于30%。 3. 2治疗结果见表1。 表1两组疗效比较【主权项】1.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喉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 而成:二棱9份、莪术12份、威灵仙6份、胖大海10份、夏枯草15份、桔梗10份、葛根18份、 山楂18份。2. 如权利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喉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三棱9份、莪术12份、威灵仙6份、胖大海10份、夏枯草15份、桔梗10份、葛根18份、山楂18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培杰,
申请(专利权)人:许培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