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脱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00269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9 0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脱钩装置,包括杆端关节轴承、接长装置、拉力保护装置、自锁机构、悬吊主体、吊钩和配重,所述的杆端关节轴承、接长装置、拉力保护装置、悬吊主体和吊钩从上到下依次连接,所述的吊钩固定连接在转盘的下方,所述的转盘通过第一销轴活动连接在悬吊主体的下端,所述的配重块通过连杆固定连接在转盘的侧上方,所述的连杆通过自锁机构与悬吊主体相连。本设计通过使吊钩自动脱落来代替人工脱钩,起到了降低作业风险和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吊装设备,特别是一种自动脱钩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起重吊钩与起重机、行车等吊装设备配套使用,常用在各大港口、码头及装卸服务公司等装卸货物的场所。在装卸货物时,需人工脱钩,如果碰到在高空、高温、高压等地方卸货,那就不能正常作业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在常用的起重吊钩上进行技术改进来与一般起重吊钩配合使用,实现自动脱钩这一动作。并且有时会由于需要吊起的货物过重,超过了起吊机和自动脱钩装置的承受极限,此时如果继续吊装货物则很容易造成起吊机和自动脱钩装置的损坏,并且也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安全隐患,所以设计一种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自动脱钩装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使吊钩自动脱落来代替人工脱钩,起到了降低作业风险和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提供一种自动脱钩装置。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包括杆端关节轴承、接长装置、拉力保护装置、自锁机构、悬吊主体、吊钩和配重,所述的杆端关节轴承、接长装置、拉力保护装置、悬吊主体和吊钩从上到下依次连接,所述的吊钩固定连接在转盘的下方,所述的转盘通过第一销轴活动连接在悬吊主体的下端,所述的配重块通过连杆固定连接在转盘的侧上方,所述的连杆通过自锁机构与悬吊主体相连。进一步:所述的自锁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设置在悬吊主体表面的锁紧工位、球形卡头和半球形卡槽,所述的半球形卡槽设置在锁紧工位的中心处,所述的球形卡头设置在第一连接板上,所述的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在连杆上,所述的第一连接板通过球形卡头活动连接在锁紧工位上的半球形卡槽内。又进一步:所述的接长装置包括螺杆、螺母、空心套筒,所述螺杆的上端与杆端关节轴承相连,所述空心套筒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拉力保护装置上,所述空心套筒的上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杆的下端穿过螺纹孔活动连接在空心套筒内,所述的螺母活动连接在空心套筒与杆端关节轴承之间的螺杆上。又进一步:所述的拉力保护装置包括半封闭式支架、缸体、活塞、第一弹簧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的半封闭式支架的开口朝下,所述的缸体位于半封闭式支架内,所述半封闭式支架的两侧分别通过第二销轴活动连接在缸体下端的两侧,所述缸体内第二销轴的一端呈直角三角形,所述的活塞通过第一弹簧连接在缸体的上端,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活塞的底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下端穿过缸体与悬吊主体固定连接,所述活塞下端的两侧相对于第二销轴的位置各设有一个顶出机构。又进一步:所述的顶出机构包括水平设置在活塞下端两侧的导向槽、滑块和第二弹簧,所述的滑块活动连接在导向槽内,所述的滑块通过第二弹簧与活塞相连。再进一步:所述的第二销轴与半封闭式支架之间设有耐磨导向套。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通过使吊钩自动脱落来代替人工脱钩,起到了降低作业风险和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而且可以手动调节其的连接长度,增加了其的实用性能;并且当需要吊起的货物过重时,拉力保护装置则会自行启动,停止对货物的起吊,对起吊机和自动脱钩装置来起到自我保护的功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初始状态不受力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悬吊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自动脱钩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接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拉力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A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自动脱钩装置,包括杆端关节轴承1、接长装置2、拉力保护装置3、自锁机构、悬吊主体4、吊钩5和配重块7,所述的杆端关节轴承1、接长装置2、拉力保护装置3、悬吊主体4和吊钩5从上到下依次连接,所述的吊钩5固定连接在转盘6的下方,所述的转盘6通过第一销轴9活动连接在悬吊主体4的下端,所述的配重块7通过连杆8固定连接在转盘6的侧上方,所述的连杆8通过自锁机构与悬吊主体4相连。起吊前,把杆端关节轴承I与起吊机相连,并且根据实际的连接位置调节接长装置2使吊钩5能够正常与货物相连,然后启动起吊机通过吊钩5对货物进行吊起,在吊钩5未受力的情况下自锁机构属于锁紧状态,当吊钩5逐步受力后,吊钩5会带着转盘6绕着第一销轴9做逆时针转动,转盘6则会带着连杆8也做逆时针转动,利用连杆8来打开自锁机构,当把货物摆放到位后,此时吊钩5不再受力,并且由于自锁机构已经打开,此时连杆8在配重块7的带动下会继续做逆时针转动,使吊钩5在转盘6的带动下也做逆时针转动,从而使吊钩5与货物进行自动脱离。本设计通过使吊钩5自动脱落来代替人工脱钩,起到了降低作业风险和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而且可以手动调节其的连接长度,增加了其的实用性能;并且当需要吊起的货物过重时,拉力保护装置则会自行启动,停止对货物的起吊,对起吊机和自动脱钩装置来起到自我保护的功能。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自锁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10、设置在悬吊主体4表面的锁紧工位12、球形卡头11和半球形卡槽13,所述的半球形卡槽13设置在锁紧工位12的中心处,所述的球形卡头11设置在第一连接板10上,所述的第一连接板10固定连接在连杆8上,所述的第一连接板10通过球形卡头11活动连接在锁紧工位12上的半球形卡槽13内。在初始状态吊钩5不受力时,此时球形卡头11卡在半球形卡槽13内,连杆8在第一连接板10的作用下不会发生移动,当吊钩5逐步受力后,吊钩5会带着转盘6绕着第一销轴9做逆时针转动,转盘6则会带着连杆8也做逆时针转动,利用连杆8来拉动第一连接板10,使球形卡头11从半球形卡槽13内跑出,当把货物摆放到位后,此时吊钩5不再受力,并且由于球形卡头11从半球形卡槽13内跑出,此时连杆8在配重块7的带动下会继续做逆时针转动,使吊钩5在转盘6的带动下也做逆时针转动,从而使吊钩5与货物进行自动脱离。本设计通过使吊钩自动脱落来代替人工脱钩,起到了降低作业风险和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如图4所示的接长装置2包括螺杆14、螺母16、空心套筒15,所述螺杆14的上端与杆端关节轴承I相连,所述空心套筒15的下端固定连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脱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杆端关节轴承(1)、接长装置(2)、拉力保护装置(3)、自锁机构、悬吊主体(4)、吊钩(5)和配重块(7),所述的杆端关节轴承(1)、接长装置(2)、拉力保护装置(3)、悬吊主体(4)和吊钩(5)从上到下依次连接,所述的吊钩(5)固定连接在转盘(6)的下方,所述的转盘(6)通过第一销轴(9)活动连接在悬吊主体(4)的下端,所述的配重块(7)通过连杆(8)固定连接在转盘(6)的侧上方,所述的连杆(8)通过自锁机构与悬吊主体(4)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进姚俊平张延国毛俊平谢新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港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