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铜合金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铜合金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线材用的铜合金,已知有Cu-Zr系铜合金。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有在对含有0.01~0.50重量%的Zr的合金进行熔体化处理,并进行拉丝加工直至最终线径后,通过进行规定的时效处理,从而提高了电导率和拉伸强度的铜合金线材。对于该铜合金线材,使Cu3Zr析出至Cu母相内来谋求达到730MPa的高强度化。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本专利技术人等提出有通过形成如下铜合金来谋求达到1250MPa的高强度化,所述铜合金含有0.05~8.0at%的Zr,且由Cu母相、和Cu与Cu-Zr化合物的共晶相彼此形成层状的组织构成,呈现为邻接的Cu母相晶粒彼此断续接触的二相组织。此外,提出有:具备铜母相、以及由铜-锆化合物相与铜相构成的复合相,铜母相与复合相构成母相-复合相纤维状组织的铜合金线材(例如,专利文献3);具备铜母相、以及由铜-锆化合物相与铜相构成的复合相,铜母相与复合相构成母相-复合相层状组织的铜合金箔(例如、专利文献4)等。该铜合金通过形成双重的致密纤维状或层状组织,从而能够提高拉伸强度。现有技术文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铜合金,其含有5.00at%以上8.00at%以下的Zr,且含有Cu和Cu‑Zr化合物,所述Cu与所述Cu‑Zr化合物这2相不含共晶相,从截面观察所述铜合金时,所述Cu与所述Cu‑Zr化合物具有大小为10μm以下的结晶分散而成的马赛克状的组织。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11.01 JP 2012-2417121.一种铜合金,其特征在于,其含有5.00at%以上8.00at%以下的Zr,且含有Cu和Cu-Zr化合物,所述Cu与所述Cu-Zr化合物这2相不含共晶相,从截面观察所述铜合金时,所述Cu与所述Cu-Zr化合物具有大小为10μm以下的结晶分散而成的马赛克状的组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Cu-Zr化合物为Cu5Zr、Cu9Zr2以及Cu8Zr3中的至少1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合金,其特征在于,其是对亚共晶组成的Cu-Zr二元系合金粉末进行放电等离子烧结而形成的。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合金,其特征在于,其是对亚共晶组成的Cu-Zr二元系合金粉末进行放电等离子烧结而形成的。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铜合金,其特征在于,其在对Cu-Zr二元系合金粉末进行放电等离子烧结之后,进行拉丝加工,从而具有向所述拉丝方向伸长的所述马赛克状的组织。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铜合金,其特征在于,其在对Cu-Zr二元系合金粉末进行放电等离子烧结之后,进行轧制加工,从而具有沿所述轧制方向扁平的所述马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后藤孝,木村久道,井上明久,村松尚国,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碍子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