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刁庆方专利>正文

一种应用于流体横向排放系统的密封器及其横排水地漏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697745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8 1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流体横向排放系统的密封器及其横排水地漏,包括:密封主体,其内部沿流体的流通路径依次形成有进入区、隔离区、以及排出区;其中,所述隔离区包含:密封腔,连通所述进入区和所述排出区;密封盖,位于所述排出区一侧且能够翻转地罩盖所述密封腔;以及密封圈,嵌装在所述密封盖朝向所述密封腔的侧壁边缘部位;所述密封主体在对应于所述排出区的侧壁上开设至少一排出口,所述密封主体在对应于所述进入区的侧壁上开设至少一进入口。在该密封器及其横排水地漏中,无论形成水封的液位高低,均能有效防止排水管中的浊气或蚊虫窜入室内,同时还能够防止排水管中的浊水反溢至室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漏,具体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流体横向排放系统的密封器及其横排水地漏
技术介绍
建筑物室内各楼层中,凡有给排水管道及卫生器具的处所,其地面都必须设置地漏,以随时排泄泼撒、溅落或倾倒在地面上的废水。传统结构的地漏通常为管式存水弯地漏,它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为带箅子的集水喇叭口,其功能是收集废水并把较大的杂物阻挡在箅子上,下部为管式存水弯,即水封装置,这种水封装置能够有效防止因下水道中的池气外溢至室内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但是,上述这种管式存水弯地漏的不足之处在于结构分散且尺寸较大,无法实现与集水喇叭口一起预埋在钢筋砼楼板内,因而必须穿越楼板之后设置在楼板下,因此,对于存水弯的疏浚维修还需在下一楼层进行,十分不便。另外,这种管式存水弯地漏具有渗漏滴水的隐患,易引起上、下楼层间住户的纠纷。针对上述问题,中国技术专利(CN201172863Y)公开了一种横排水结构的防臭地漏,包括有漏体、漏盖,漏体为一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腔体,漏体侧部设有出水管,其特征在于:腔体底面设有一向上开口的空腔,出水管与空腔贯通,防臭地漏设有上盖,该上盖由顶面和侧面围成,上盖的顶面遮住空腔开口且与空腔开口之间留有空隙,上盖侧面将空腔的侧面围住,上盖侧面与空腔侧面以及腔体底面之间都留有空隙,上盖侧面与腔体底面之间形成的空隙宽度小于空腔开口到腔体底面之间的距离。上述结构的防臭地漏虽然能够实现同层排水,并且,由上盖和空腔形成密封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排水管中浊气溢入室内。但是,当密封器中的液位低于上盖侧面的下端时,排水管中的浊气和蚊虫经上盖侧面和漏体底面之间形成的空隙直接窜入室内,因而防臭、防虫效果较差。另外,该防臭地漏的出水管顶部高于空腔的侧面,且未设置防止排水管中浊水倒灌的隔挡或密封件,因此,当楼层间的落水管排水不畅时,易引起排水管中的浊水反溢至室内,从而严重影响室内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流体横向排放系统的密封器及其横排水地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流体横向排放系统的密封器,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密封主体,其内部沿流体的流通路径依次形成有进入区、隔离区、以及排出区;其中,隔离区包含:密封腔,连通进入区和排出区;密封盖,位于排出区一侧且能够翻转地罩盖密封腔;以及密封圈,嵌装在密封盖朝向密封腔的侧壁边缘部位;密封主体在对应于排出区的侧壁上开设至少一排出口,密封主体在对应于进入区的侧壁上开设至少一进入口。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应用于流体横向排放系统的密封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密封主体包含:壳体和盖合在壳体顶部的盖体;其中,壳体由开设排出口的第一横向侧壁、开设进入口的第二横向侧壁、以及两个纵向侧壁合围形成;两个纵向侧壁的底部在对应于进入区的位置分别开设有进入口,并且,进入口的顶部低于密封腔的底部。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应用于流体横向排放系统的密封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两个纵向侧壁在密封腔的上方且靠近第二横向侧壁的位置分别开设一销轴孔,并且,两个销轴孔轴向对齐;密封盖的两端分别由一根贯穿销轴孔的销轴铰接至两个纵向侧壁。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应用于流体横向排放系统的密封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进入区具有至少一导流柱,并且,该导流柱由进入区的底部竖向延伸至密封腔内。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应用于流体横向排放系统的密封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导流柱的顶部设有至少一嵌装磁铁的第一凹槽,密封盖在对应于每个第一凹槽的位置分别设置嵌装磁铁的第二凹槽。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应用于流体横向排放系统的密封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密封主体、密封盖均由塑料或陶瓷或金属制成。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应用于流体横向排放系统的密封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纵向侧壁的外表面矩形阵列分布有若干个凸起。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应用于流体横向排放系统的密封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排出口嵌设有密封圈。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密封器的横排水地漏,具有这样的特征:集水槽和上述任意一项的密封器;其中,集水槽的底部具有向下凸起的空腔,密封器可拆卸地安装于空腔内。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横排水地漏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空腔的顶部和密封器之间形成的间隙内设置有滤网。本专利技术在上述基础上具有的积极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应用于流体横向排放系统的密封器及其横排水地漏,通过在密封主体内部沿流体的流通路径依次形成进入区、隔离区、以及排出区,在隔离区内,采用可翻转的密封盖罩盖连通进入区和排出区的密封腔,当流体横向排放系统需要排放流体时,流经进入区的流体冲击顶开密封盖实现自动排出,当流体流量逐渐减小至液位低于隔离区时,密封盖在自重作用或磁铁吸合作用下罩盖密封腔,从而实现排出区和进入区的隔离,并在进水区形成水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应用于流体横向排放系统的密封器及其横排水地漏,无论形成水封的液位高低,均能有效防止排水管中的浊气或蚊虫窜入室内,同时还能够防止排水管中的浊水反溢至室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中横排水地漏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中应用于流体横向排放系统的密封器的爆炸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中应用于流体横向排放系统的密封器的纵向半剖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二中应用于流体横向排放系统的密封器的纵向半剖示意图。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对应的部件名称列明如下:I为密封器、11为密封主体、111为进入区、112为隔离区、112a为密封腔、112b为密封盖、112c为密封圈、1121为第二凹槽、113为排出区、114为排出口、1141为环形密封圈、115为进入口、116为壳体、116a为第一横向侧壁、116b为第二横向侧壁、116c为纵向侧壁、1161为凸起、117为盖体、118为销轴孔、119为导流柱、1191为第一凹槽、12为销轴、132为隔离区、132a为密封腔、132b为密封盖、132c为密封圈、2为集水槽、21为空腔、3为滤网、4为排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应用于流体横向排放系统的密封器和横排水地漏作具体阐述。<实施例一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中横排水地漏的立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横排水地漏具有应用于流体横向排放系统的密封器I和集水槽2。(流体可以是水、油、气中的任意一种,在本实施例中,以水为例进行描述,)其中,集水槽2的底部设有向下凸起的空腔21,并且,空腔21侧壁开设有排水管4安装口,密封器I可拆卸地安装于该空腔21内。另外,为了防止毛发、垃圾等堵塞横排水地漏,空腔21的顶部和密封器I之间形成的间隙设置有滤网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中应用于流体横向排放系统的密封器的爆炸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中应用于流体横向排放系统的密封器的纵向半剖示意图。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器I包括密封主体11,并且,该密封主体11内部沿流体的流通路径依次形成有进入区111、隔离区112、以及排出区113。密封主体11在对应于排出区113的侧壁上开设至少一排出口 114,该排出口 114为圆形孔,用于套接如图1中所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流体横向排放系统的密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主体,其内部沿流体的流通路径依次形成有进入区、隔离区、以及排出区;其中,所述隔离区包含:密封腔,连通所述进入区和所述排出区;密封盖,位于所述排出区一侧且能够翻转地罩盖所述密封腔;以及密封圈,嵌装在所述密封盖朝向所述密封腔的侧壁边缘部位;所述密封主体在对应于所述排出区的侧壁上开设至少一排出口,所述密封主体在对应于所述进入区的侧壁上开设至少一进入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刁庆方
申请(专利权)人:刁庆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