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的出风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91820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8 1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的出风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出风组件包括:出风框,所述出风框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开设置的上板体和下板体以及分别与所述上板体和下板体的左右两端相连的左板体和右板体,所述上板体、下板体、左板体和右板体的前表面配合形成出风面,所述出风面上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面所在平面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设置;导风条,所述导风条可活动地设在所述出风框上以打开和关闭所述出风口;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导风条相连以驱动所述导风条活动。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空调室内机的出风组件,将出风框形成的出风面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设置,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出风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的出风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由于空调热风在出风时呈上扬趋势,空调制热时,水平出风会往天花顶方向上升,导致热风吹不下来,造成制热不佳。而带导风条的出风面板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此问题。但由于空调出风面板的出风面是垂直的,为了保证出风量,导风条不能垂直向下设置,而是与水平方向呈较小的一个角度。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向下导风的功能,热风在吹出较小的距离后仍会出现上扬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的出风组件,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出风组件的出风效果好。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空调室内机的出风组件的空调室内机。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空调室内机的出风组件,包括:出风框,所述出风框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开设置的上板体和下板体以及分别与所述上板体和下板体的左右两端相连的左板体和右板体,所述上板体、下板体、左板体和右板体的前表面配合形成出风面,所述出风面上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面所在平面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设置;导风条,所述导风条可活动地设在所述出风框上以打开和关闭所述出风口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导风条相连以驱动所述导风条活动。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室内机的出风组件,将出风框形成的出风面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设置,使出风框可以通过自身结构阻挡从出风口吹出的热气或冷气的上升,从而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出风效果。另外,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室内机的出风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板体、下板体、左板体和右板体的后表面分别平齐,所述左板体和右板体分别形成为梯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风条绕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轴线可枢转地设在所述出风框上,所述导风条在打开位置时,所述导风条与所述上板体和下板体垂直。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左板体和所述右板体上分别设有左右对应的轴孔,所述导风条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设在所述轴孔内。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风条包括多个,每个所述导风条上分别设有所述转轴,所述左板体和所述右板体上分别设有多个所述轴孔,多个所述导风条的总面积大于等于所述出风口的面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多个所述轴孔分别设在所述左板体和所述右板体的邻近前边沿的位置上且多个所述轴孔沿所述左板体和所述右板体的前边沿的倾斜方向间隔开设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件形成为电机,所述左板体或所述右板体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电机的安装部,所述电机与所述导风条相连。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风条的转轴上设有轴套,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轴套相连。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出风组件还包括:传动连杆,每个所述导风条的同一端分别设有连接轴,所述传动连杆与每个所述导风条的所述连接轴相连。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的空调室内机,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出风组件。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出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出风组件的侧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出风组件的立体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出风组件的出风框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出风组件的传动连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出风组件100 ;出风框10 ;上板体11 ;下板体12 ;左板体13 ;轴孔131 (141);右板体14 ;安装部142 ;出风口 15 ;导风条20 ;转轴21 ;轴套22 ;连接轴23 ;驱动件30 ;传动连杆4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首先结合图1至图5具体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出风组件 10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出风组件100包括出风框10、导风条20和驱动件30。具体而言,出风框10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开设置的上板体11和下板体12以及分别与上板体11和下板体12的左右两端相连的左板体13和右板体14,上板体11、下板体12、左板体13和右板体14的前表面配合形成出风面,出风面上设有出风口 15,出风面所在平面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设置,导风条20可活动地设在出风框10上以打开和关闭出风口15,驱动件30与导风条20相连以驱动导风条20活动。换言之,空调室内机的出风组件100主要由出风框10、导风条20和驱动件30组成。其中,出风框10主要由上板体11、下板体12、左板体13和右板体14组成,具体地,上板体11和下板体12分别沿左右方向延伸且沿上下方向间隔开布置,而且,上板体11的前边沿超出下板体12的前边沿,左板体13和右板体14分别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沿左右方向间隔开布置,上板体1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板体13和右板体14的上端相连,下板体12左右两端分别与左板体13和右板体14的下端相连,上板体11、下板体12、左板体13和右板体14的前端限定有出风口 15,该出风口 15所在平面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设置。出风框10上可活动地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导风条20,具体地,该导风条20设在出风框10形成的出风口 15处以打开和关闭出风口 15,出风框10上还设有驱动件30,驱动件30与导风条20相连以控制导风条20打开和关闭出风口 15。由此,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出风组件100,将出风框10形成的出风面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设置,使出风框10可以通过自身结构阻挡从出风口 15吹出的热气或冷气的上升,从而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出风效果。具体地,如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上板体11、下板体12、左板体13和右板体14的后表面分别平齐,左板体13和右板体14分别形成为梯形。也就是说,上板体11和下板体12分别形成为矩形板体且沿上下方向间隔开布置,左板体13和右板体14分别形成梯形板体且沿左右方向间隔开布置,优选地,左板体13和右板体14形成为直角梯形状,上板体11、下板体12、左板体13和右板体14的后端平齐且形成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矩形框,由于左板体13和右板体14均形成为直角梯形状,使得上板体11、下板体12、左板体13和右板体14的前端形成为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设置的矩形出风面。由此,通过将左板体13和右板体14设置为梯形板体,使出风框10的前表面形成倾斜设置的出风面,而倾斜的出风面可以通过自身结构阻挡从出风口 15吹出的热气或冷气的上升,从而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出风效果。其中,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导风条20绕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轴线可枢转地设在出风框10上,导风条20在打开位置时,导风条20与上板体11和下板体12垂直。具体地,导风条20沿水平方向布置且导风条20的两端分别可枢转地设在出风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室内机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出风框,所述出风框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开设置的上板体和下板体以及分别与所述上板体和下板体的左右两端相连的左板体和右板体,所述上板体、下板体、左板体和右板体的前表面配合形成出风面,所述出风面上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面所在平面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设置;导风条,所述导风条可活动地设在所述出风框上以打开和关闭所述出风口;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导风条相连以驱动所述导风条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柱才伍光辉曹庭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