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14789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6 14:27
一种空调室内机,提高风向调整叶片的中空构造的气密性,防止风向调整叶片自身的膨胀收缩。在空调室内机(10)中,空气只能通过通气孔(312)往来于风向调整叶片(31)的内部和外部。并且,由于通气孔(312)不在吹出空气的通道中,因而避免在制冷运转时被吹出的冷气通过通气孔进入风向调整叶片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空调室内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室内机,尤其涉及在吹出口附近设有风向调整叶片的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在空调室内机的吹出口附近设置的风向调整叶片整体被冷风冷却。因此,在风向调整叶片的表面温度低于露点时,在冷风触及不到的面上产生结露。过去,在风向调整叶片的规定部位粘贴隔热部件来防止这种结露,而近年来为了避免因粘贴隔热部件造成的美观效果的下降,例如通过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4289号公报)记载的那样将风向调整叶片形成为中空构造,在不损害美观的情况下维持与粘贴隔热部件相同的隔热性能。专利技术概要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但是,既然是中空构造,由于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内部空气的体积变化,冷气有时被吸入内部空间中,这成为降低隔热性能的原因。另外,在为了防止这种现象而将中空构造设为完全密闭状态时,将产生风向调整叶片自身膨胀收缩而变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课题是提高风向调整叶片的中空构造的气密性,防止风向调整叶片自身的膨胀收缩。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空调室内机具有风向调整叶片和主体外壳。风向调整叶片调整从吹出口吹出的空气的风向。主体外壳具有将空调空气引导到吹出口的吹出空气流路。并且,风向调整叶片是仅允许通过规定的通气孔进行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空气移动的中空密闭构造。风向调整叶片具有多个板部件和密封用部件。通过组合多个板部件而形成中空部分。密封用部件填埋板部件彼此的边界处。板部件和密封用部件用相同的树脂材料成型。并且,该通气孔设于偏离吹出空气流路的部分中。在将多个板部件以形成中空部分的状态插入树脂成型模具后,在板部件彼此的边界线上注射熔融的树脂材料,由此形成中空密闭构造。在该空调室内机中,空气只能通过通气孔往来于风向调整叶片的内部和外部。并且,由于通气孔不在吹出空气的通道中,因而避免在制冷运转时被吹出的冷气通过通气孔进入风向调整叶片内。此外,通常,要求风向调整叶片是中空构造而且薄型化,因此端面的内侧成为厚壁,导致中空部分的体积减小。但是,在该空调室内机中,通过风向调整叶片的各个板的组合以及在其边界处填埋密封用部件的工艺,能够抑制端面内侧的厚壁化、防止中空部分的体积的减小。在该空调室内机中,通过将板部件和密封用部件的材料设为相同材料,与用线膨胀系数不同的树脂材料进行接合的情况相比,针对热膨胀/热收缩的耐久性提高,因而可靠性提高。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的空调室内机是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空调室内机,风向调整叶片具有转动轴,该转动轴成为变更风向调整叶片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时的转动中心。并且,通气孔形成于转动轴。通常,风向调整叶片的转动轴配置在长边方向的两端,且位于比吹出口的两端靠外侧的位置。因此,在该空调室内机中,通气孔不在吹出空气的通道中,因而避免在制冷运转时被吹出的冷气通过通气孔进入风向调整叶片内。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的空调室内机是根据第二方面所述的空调室内机,转动轴位于形成吹出空气流路的侧壁部的外侧。在该空调室内机中,吹出空气流路和通气孔被侧壁部隔绝,因而避免在制冷运转时被吹出的冷气通过通气孔进入风向调整叶片内。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的空调室内机是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空调室内机,通气孔被用作气密试验的空气注入孔,在该气密试验中向中空密闭构造注入空气来确认气密性。在该空调室内机中,气密试验时的空气注入需要将空气喷嘴连接在注入部位,而通气孔设于转动轴,其结果是,将喷嘴与风向调整叶片的一端连接即可。这样在制造工序中不需变更被连续输送的风向调整叶片的姿势即可连接喷嘴,因而生产率良好。专利技术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空调室内机中,空气只能通过通气孔往来于风向调整叶片的内部和外部。并且,由于通气孔不在吹出空气的通道中,因而避免在制冷运转时被吹出的冷气通过通气孔进入风向调整叶片内。并且,通过风向调整叶片的各个板的组合以及在其边界处填埋密封用部件的工艺,能够抑制端面内侧的厚壁化、防止中空部分的体积的减小。此外,通过将板部件和密封用部件的材料设为相同材料,与用线膨胀系数不同的树脂材料进行接合的情况相比,针对热膨胀/热收缩的耐久性提高,因而可靠性提高。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的空调室内机中,通气孔不在吹出空气的通道中,因而避免在制冷运转时被吹出的冷气通过通气孔进入风向调整叶片内。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的空调室内机中,吹出空气流路和通气孔被侧壁部隔绝,因而避免在制冷运转时被吹出的冷气通过通气孔进入风向调整叶片内。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的空调室内机中,气密试验时的空气注入需要将空气喷嘴连接在注入部位,而通气孔设于转动轴,其结果是,将喷嘴与风向调整叶片的一端连接即可。这样在制造工序中不需变更被连续输送的风向调整叶片的姿势即可连接喷嘴,因而生产率良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运转停止时的空调室内机的剖视图。图2是运转时的空调室内机的主视图。图3是风向调整叶片的立体图。图4是风向调整叶片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轴壁周边的放大立体图。图6是外板和内板重叠时的轴壁周边的放大立体图。图7是在槽中填充了密封用部件时的轴壁周边的放大立体图。图8是吹出空气是通常前吹时的风向调整叶片的侧视图。图9是吹出空气是通常前方下吹时的风向调整叶片的侧视图。图10是上模和下模被上下分开时的WIM成型模具的剖视图。图11是上模和下模闭合时的WIM成型模具的剖视图。图12是密封用部件刚刚成型后的浇道和风向调整叶片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另外,下面的实施方式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示例,不能限定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范围。(1)空调室内机10的结构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运转停止时的空调室内机10的剖视图。在图1中,空调室内机10是壁挂式,安装有主体外壳11、室内热交换器13、室内风扇14、底框16和控制部40。主体外壳11具有顶面部11a、前面面板11b、背面板11c和下部水平板11d,在内部收纳室内热交换器13、室内风扇14、底框16和控制部40。顶面部11a位于主体外壳11的上部,在顶面部11a的前部设有吸入口(未图示)。前面面板11b构成室内机的前面部,呈没有吸入口的扁平形状。并且,前面面板11b的上端转动自如地支撑于顶面部11a,前面面板11b能够以铰链方式进行动作。室内热交换器13和室内风扇14安装于底框16。室内热交换器13与通过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并且,室内热交换器13从侧面观察呈两端向下弯曲的倒V字状的形状,室内风扇14位于室内热交换器13的下方。室内风扇14是横流式风扇,使从室内取入的空气接触室内热交换器13并通过,然后向室内吹出。在主体外壳11的下部设有吹出口15。在吹出口15安装有转动自如的风向调整叶片31,风向调整叶片31变更从吹出口15吹出的吹出空气的方向。风向调整叶片31由马达(未图示)驱动,不仅变更吹出空气的方向,而且也能够对吹出口15进行开闭。风向调整叶片31能够采取倾斜角不同的多种姿势。并且,吹出口15通过吹出流路18与主体外壳11的内部连接。吹出流路18从吹出口15沿着底框16的涡旋部17而形成。通过室内风扇14的工作,室内空气经由吸入口、室内热交换器13被吸入室内风扇14,从室内风扇14经过吹出流路18从吹出口15被吹出。从前面面板11b观察主体外壳11,控制部40位于室内热交换器13及室内风扇14的右侧方,进行室内风扇14的转速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空调室内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室内机(10),该空调室内机(10)具有:风向调整叶片(31),其调整从吹出口(15)吹出的空气的风向;和主体外壳(11),其具有将空调空气引导到所述吹出口(15)的吹出空气流路(18),所述风向调整叶片(31)是仅允许通过规定的通气孔(312)进行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空气移动的中空密闭构造,所述通气孔(312)设于偏离所述吹出空气流路(18)的部分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8.28 JP 2012-1875261.一种空调室内机(10),该空调室内机(10)具有:风向调整叶片(31),其调整从吹出口(15)吹出的空气的风向;和主体外壳(11),其具有将空调空气引导到所述吹出口(15)的吹出空气流路(18),所述风向调整叶片(31)是仅允许通过规定的通气孔(312)进行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空气移动的中空密闭构造,所述风向调整叶片(31)具有:多个板部件(31a、31b),通过组合所述多个板部件而形成中空部分;和密封用部件(31d),其填埋所述板部件(31a、31b)彼此的边界处,所述板部件(31a、31b)和所述密封用部件(31d)用相同的树脂材料成型,所述通气孔(312)设于偏离所述吹出空气流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冨正直上野季也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