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梦颖专利>正文

一种拉链牙头上蜡机的移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83897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6 1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拉链牙头上蜡机的移动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拉链涂覆装置中驱动拉链移动的滚轮位置不能调节,只能用于单一规格拉链的移动,使用范围小等技术问题。本拉链牙头上蜡机的移动装置,拉链牙头上蜡机包括工作台,在工作台一端上固定有安装杆,工作台另一端设置有出料槽,移动装置设置在工作台上,包括左导向轮、右导向轮、电机、主动轮和从动轮,左导向轮和右导向轮平行设置在工作台上,主动轮通过轴向固定且周向转动的方式设置在工作台上,从动轮设置在主动轮正上方,从动轮与一能调节其与主动轮之间的间隙且将从动轮定位住的升降定位结构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应用范围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移动装置,特别是一种拉链牙头上蜡机的移动装置
技术介绍
拉链是依靠连续排列的链牙,使物品并合或分离的连接件,现大量用于服装、包袋、帐篷等。由两条带上各有一排金属齿或塑料齿组成的扣件,用于连接开口的边缘(如衣服或袋口),有一滑动件可将两排齿拉入联锁位置使开口封闭;连结于某物(作为被吊起或放落的物体)上以拉紧、稳定或引导该物的链。为了解决了牙头氧化、拉感不顺、变色引起的美观及寿命等问题,需要在拉链的牙头上涂抹润滑蜡,而现有涂蜡的方式一般采用人工操作,生产效率极低、均匀性差。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拉链涂覆装置【专利号:ZL 201010197947.8 ;授权公告号:CN 101862721B】。这种拉链涂覆装置,包括料盒、引导拉链行走的滚轮和滚涂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盒位于装置的上方,料盒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在出料口的下方安装有料槽,所述料槽的上部、下部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涂覆口,在料槽内部设置有滚涂轮;在料槽的下方,设置有滚轮。该专利中公开的拉链涂覆装置虽然能够涂覆保护漆,涂覆更加均匀,但是,该拉链涂覆装置中驱动拉链移动的滚轮位置不能调节,只能用于单一规格拉链的移动,使用范围小,因此,设计出一种拉链牙头上蜡机的移动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拉链牙头上蜡机的移动装置,该移动装置具有应用范围广的特点。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拉链牙头上蜡机的移动装置,拉链牙头上蜡机包括工作台,在工作台一端上固定有安装杆,工作台另一端设置有出料槽,在安装杆和出料槽之间设置有储蜡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装置设置在工作台上,包括左导向轮、右导向轮、电机、主动轮和从动轮,左导向轮和右导向轮平行设置在工作台上,左导向轮和右导向轮均处于出料槽和储蜡槽之间,所述主动轮通过轴向固定且周向转动的方式设置在工作台上,且主动轮处于出料槽和左导向轮之间,所述的从动轮设置在主动轮正上方,且从动轮和主动轮之间具有供拉链通过的间隙,所述的从动轮与一能调节其与主动轮之间的间隙且将从动轮定位住的升降定位结构相连,所述的电机设置在工作台下方,电机的输出轴和主动轮之间通过传动结构相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操作员将上好蜡的左链和右链分别绕在左导向轮和右导向轮上,将左链和右链处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间隙处,通过升降定位结构带动从动轮向下移动,随着从动轮逐渐向下移动,从动轮分别和左链、右链相接触,控制电机的输出轴转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结构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带动左链和右链一起移动,将拉链从出料槽处输出,完成拉链牙头的移动作业;拉链包括具有牙头的左链和具有牙头的右链。所述的升降定位结构包括呈L型的定位支架、呈U型的连接架、螺杆和弹簧,所述的定位支架一端固定在工作台上,定位支架另一端为安装端,所述安装端处于主动轮正上方,所述的连接架包括两个U型边和固定在两个U型边之间的连接部,所述的从动轮设置在两个U型边之间,所述的连接部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的螺杆穿过定位支架的安装端螺纹连接在连接部的螺纹孔中,所述的螺杆上还固定有限位挡肩,所述的限位挡肩处于连接部和安装部之间,所述的弹簧套设在螺杆上,弹簧下端作用在连接部上,弹簧上端作用在限位挡肩上。当需要使从动轮向下移动时,顺时针转动螺杆,随着螺杆的转动,可使连接架逐渐向下移动,连接架带动从动轮向下移动,从而实现从动轮的向下移动;通过弹簧的弹力作用,可使从动轮和主动轮始终接触,工作稳定性好。作为另外一种情况,所述的升降定位结构包括推杆电机、呈U型的连接架、呈L型的定位支架和弹簧,所述的定位支架一端固定在工作台上,定位支架另一端为安装端,所述安装端处于主动轮正上方,所述的连接架包括两个U型边和固定在两个U型边之间的连接部,所述的从动轮设置在两个U型边之间,所述的推杆电机固定在安装端,推杆电机的推杆竖直向下,推杆电机的推杆端部和连接部相固定,所述的弹簧套设在螺杆上,弹簧下端作用在连接部上,弹簧上端作用在安装部上。当需要使从动轮向下移动时,控制推杆电机的推杆向下移动,推杆电机的推杆带动连接架向下移动,连接架带动从动轮向下移动,从而实现从动轮的向下移动;通过弹簧的弹力作用,可使从动轮和主动轮始终接触,工作稳定性好。所述的传动结构包括减速器和转动轴,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与上述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与转动轴一端相连接,转动轴另一端与上述的主动轮相固连。当需要使主动轮转动时,控制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减速器的输入端转动,减速器的输出端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带动主动轮转动,从而实现主动轮的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拉链牙头上蜡机的移动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中的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间隙可进行调节,能够用于不同规格拉链的移动作业,应用范围广。2、弹簧套设在螺杆上,弹簧下端作用在连接部上,弹簧上端作用在限位挡肩上,采用该结构,通过弹簧的弹力作用,可使从动轮和主动轮始终接触,工作稳定性好。3、通过转动螺杆,随着螺杆的转动,可使连接架上下移动,连接架带动从动轮上下移动,从而可调节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间隙,调节方便、快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拆去部分零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拉合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拆去部分零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工作台;la、定位孔;2、出料槽;3、主体;3a、上锁板;3b、分链齿;3c、下锁板;4、下滑轮;5、导向轮一 ;6、上滑轮;7、安装杆;8、拉链;8a、左链;8b、右链;9、导向块;9a、导向槽;10、导向轮二 ;11、分离杆;lla、安装孔;12、电加热管;13、右涂蜡轮;14、支架;15、右导向轮;16、主动轮;17、减速器;18、从动轮;19、连接架;20、定位支架;21、压紧轮;22、左导向轮;23、左涂蜡轮;24、左限位块;25、本体;25a、左限位槽;25b、右限位槽;26、右限位块;27、储蜡槽;28、右分离头;29、左分离头;30、转动轴;31、螺杆;32、弹簧;33、限位挡肩;34、定位杆;35、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图2、图4所示,本拉链牙头上蜡机的移动装置,拉链牙头上蜡机包括工作台1,在工作台I 一端上固定有安装杆7,工作台I的一端上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有安装杆7;工作台I另一端设置有出料槽2,出料槽2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工作台I的另一端;在安装杆7和出料槽2之间设置有储蜡槽27,储蜡槽27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工作台I上,储蜡槽27采用铝制材料制成,采用该材料,可使储蜡槽27加热速度较快,导热效果好;移动装置设置在工作台I上,包括左导向轮22、右导向轮15、电机35、主动轮16和从动轮18,左导向轮22和右导向轮15平行设置在工作台I上,左导向轮22和右导向轮15均处于出料槽2和储蜡槽27之间,工作台I上还固定有支架14,支架14处于出料槽2的上方,左导向轮22和右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链牙头上蜡机的移动装置,拉链牙头上蜡机包括工作台,在工作台一端上固定有安装杆,工作台另一端设置有出料槽,在安装杆和出料槽之间设置有储蜡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装置设置在工作台上,包括左导向轮、右导向轮、电机、主动轮和从动轮,左导向轮和右导向轮平行设置在工作台上,左导向轮和右导向轮均处于出料槽和储蜡槽之间,所述主动轮通过轴向固定且周向转动的方式设置在工作台上,且主动轮处于出料槽和左导向轮之间,所述的从动轮设置在主动轮正上方,且从动轮和主动轮之间具有供拉链通过的间隙,所述的从动轮与一能调节其与主动轮之间的间隙且将从动轮定位住的升降定位结构相连,所述的电机设置在工作台下方,电机的输出轴和主动轮之间通过传动结构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梦颖
申请(专利权)人:李梦颖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