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膜的热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68161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6 1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纸膜的热加工方法,包含有下列步骤:先旋转并移动一模杆,使一纸膜卷绕于该模杆上而形成一纸卷;而后,将该模杆由一第一位置移动至一第二位置,使该模杆上的纸卷通过一第一加热模具组与一第二加热模具组之间的加热空间,且在该模杆移动时,同时移动该第一加热模具组与该第二加热模具组,使第一加热模具组与该第二加热模具组间的距离增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与加工方法有关;特别是指一种。
技术介绍
利用纸膜加工机对纸膜进行加工处理时,通常是先将纸膜的端部固定于一外径渐扩的模杆上后,再旋转模杆使纸膜卷绕于模杆表面,进而形成一渐扩筒状的纸卷。而后,通常再以热压加热的方式,使形成纸卷的纸膜熔融而相互贴合,进而达到将纸卷定型的目的。而一般来说,热压加工时,热压模具上通常形成有一等内径的圆筒状模穴供形成纸卷的纸膜通过,用以施加热能于纸卷上,进而达到熔融固定的目的。然而,因为纸卷的形状通常是呈渐扩筒状,而使得热加工处理时,纸卷外径较小的一端较为远离模穴表面,而不易熔融贴合,外径较大的一端又太靠近模穴的表面,而容易有受热过度导致破裂的情形发生。为改善上述缺点,遂有业者于热压模具上设计一种内径渐扩的圆锥状模穴,用以使得纸卷进行热加工时,将呈渐扩筒状的纸卷直接穿入该圆锥状模穴,进而达到平均地受热的目的。然而,为达到前述的改善效果,每当纸卷的尺寸规格改变时,业者就必须重新制作一个对应规格的新模具,此举不仅造成模具材料的浪费,更有徒增成本支出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用于提供一种,可适用于不同尺寸规格的纸卷上,且同时具有使纸卷平均受热的效果。缘以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适用于一纸膜加工机,且该纸膜加工机具有一第一加热模具组、一第二加热模具组以及一模杆;其中,该第一加热模具组可产生热能,且该第一加热模具组上具有一第一模穴;该第二加热模具组可产生热能,该第二加热模具组上相对该第一模穴处具有一第二模穴,且该第二模穴与该第一模穴之间形成一加热空间;该模杆具有一小径端以及一大径端,该模杆的外径由该小径端往该大径端渐扩,且该小径端较该大径端接近所述加热模具组;该热加工方法包含有下列步骤:先旋转并移动该模杆,使一纸膜卷绕于该小径端附近而形成一纸卷;而后,移动该第一加热模具组与该第二加热模具组,使该第一模穴与该第二模穴间的距离增加,同时将该模杆由一第一位置移动至一第二位置,以带动该膜杆上的该纸卷通过该加热空间,使形成该纸卷的纸膜熔融而相互贴合。如此一来,透过上述的方法设计,便可使该纸膜加工机适用于不同尺寸规格的纸卷上,且于热加工时,亦可使纸卷平均受热。【附图说明】图1为一立体图,揭不模杆位于第一位置;图2为一立体图,揭示模杆位于第二位置;图3为纸膜热加工的流程图。图4为一立体图,揭示纸膜于模杆上卷绕成纸卷;图5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加热模具组的立体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立体图;图7为图6的俯视图。【符号说明】10 模杆11小径?而12大径立而20第一加热模具组21第一模具211第一模穴212容置孔213轴孔214导孔22第一电热器30第二加热模具组31第二模具311第二模穴312容置孔313轴孔314导孔40驱动装置41马达411驱动齿轮42 导轴43第一轴套44第二轴套45第一导螺杆451第一被驱动齿轮46第一螺套47第二导螺杆471第二被驱动齿轮48第二螺套100 纸膜【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示详细说明如后。请参图1至图3所示,适用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热加工方法的纸膜加工机包含有一模杆、一第一加热模具组、一第二加热模具组以及一驱动装置。其中: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示详细说明如后。请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纸膜加工机包含有一模杆10、一第一加热模具组20、一第二加热模具组30以及一驱动装置40。其中:该模杆10具有一小径端11以及一大径端12,而该模杆10的外径是由该小径端11往该大径端12渐扩。另外,该模杆10可受一马达(图未示)带动而沿其径向转动,并可受一移动机构(图未示)驱动而沿其轴向于一第一位置(如图1)与一第二位置(如图2)之间移动。如此一来,请参阅图4,当一纸膜100贴抵于该模杆10的小径端11时,便可透过旋动并移动该模杆10,使该纸膜100卷绕于该小径端11附近而形成一纸卷。请参阅图5,该第一加热模具组20包含有一第一模具21及一第一电热件22。该第一模具21上凹陷形成有一呈半圆筒状的第一模穴211、一贯穿该第一模具21前后两侧的容置孔212、与贯穿该第一模具21左右两侧的四个轴孔213、二导孔214,且所述轴孔213与导孔214呈相互平行。另外,所述轴孔213与导孔214的延伸方向,垂直于该第一模穴211的延伸方向。该第一电热器22设置于该容置孔212中,用以接收电能后转换成热能传导至该第一模具21上,进而提升该第一模具21的温度。该第二加热模具组30位于该第一加热模具组20的一侧,且同样包含有一第二模具31以及一第二电热件32。该第二模具31上相对该第一模穴211处具有一同样呈半圆筒状的第二模穴311,且该第二模穴311与该第一模穴211之间形成有一加热空间。另外,该第二模具31上同样具有一容置孔312供该第二电热器32设置,且同样具有四个轴孔313、两个导孔314分别正对该第一模具21的四个轴孔213及两个导孔214。该第二电热器32接收电能后,同样将电能转换成热能来提升该第二模具31的温度。该驱动装置40与该第一加热模具组20以及该第二加热模具30连接,用以驱动该第一加热模具组20以及该第二加热模具组30移动。请参阅图6与图7,于本实施例中,该驱动装置40包含有一马达41、四根导轴42、四个第一轴套43、四个第二轴套44、一第一导螺杆45、第一螺套46、一第二导螺杆47以及一第二螺套48。其中,该马达41设于该第一加热模具组20的另一侧,且该马达41的轴上设有一驱动齿轮411。该四根导轴42相互平行设置,且各别穿过该第一模具2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纸膜的热加工方法,适用于一纸膜加工机,且该纸膜加工机具有一第一加热模具组、一第二加热模具组以及一模杆;其中,该第一加热模具组可产生热能,且该第一加热模具组上具有一第一模穴;该第二加热模具组可产生热能,该第二加热模具组上相对该第一模穴处具有一第二模穴,且该第二模穴与该第一模穴之间形成一加热空间;该模杆具有一小径端以及一大径端,该模杆的外径由该小径端往该大径端渐扩,且该小径端较该大径端接近所述加热模具组;该热加工方法包含有下列步骤:A.旋转并移动该模杆,使一纸膜卷绕于该小径端附近而形成一纸卷;B.移动该第一加热模具组与该第二加热模具组,使该第一模穴与该第二模穴间的距离增加,同时将该模杆由一第一位置移动至一第二位置,以带动该膜杆上的该纸卷通过该加热空间,使形成该纸卷的纸膜熔融而相互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嘉峻蔡效发李文超吴易霖
申请(专利权)人:合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