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洪瑞专利>正文

可变换车轮的手扶拖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8071 阅读:3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变换车轮的手扶拖拉机,由柴油机、变速箱、扶手、沙盖、轮轴等组成,特征是轮轴内外侧有接轮盘,接轮盘上有螺孔,接轮盘与车轴连接时用螺栓螺母连接固紧。在拖拉机行走乡间小道路上时把车轮轴由外侧端拆卸下之后安装在轴内侧端,即由原轮距70厘米缩小为25厘米。优点是拆装方便,适于山区乡村小路行走,除运输作业外还可载少量货物。(*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手扶拖拉机,特别是一种可变换车轮的手扶拖拉机。目前农村使用的手扶拖拉机需要较大的路面才能行走,因此,有很多山区由于路小,无法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实现山区农业机械耕种,而固定机轮由于受路面限制,化肥运输及其它农业耕作也不利。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把拖拉机两个车轮根据需要变换位置使用,适于行走乡间小道及宽大车道的结构简单、造价低、制造容易,安装使用方便的可变换车轮的手扶拖拉机。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本技术的手扶拖拉机由柴油机、变速箱、扶手、传动皮带、扶手接犁耙装置等组成。机架前端装柴油机,机架后端装变速箱,变速箱两侧有扶手,变速箱底后端有接犁耙装置,变速箱至柴油机之间有沙盖连接,沙盖底下是车轮和输轴,柴油机至变速箱之间有传动皮带传动,变速箱至车轮的轮轴之间有传动皮带传动。车轮轴内外轴端有接轮盘,接轮盘与车轮之间有螺栓螺母连接,也可用其它如钩、锁挂之类的连接方式。车轮可在轮轴内外轴端安装,轮轴内外轴端装有接轮盘按道路宽窄选择安装,当在70厘米路面行走时车轮安装在轴的外轴端,车轮不用拆卸下保持原机结构形式;当拖拉机在25厘米路面行走时把车轮从轮轴上的接轮盘拆卸下,并把车轮安装在轮轴内轴端的接轮盘上,用螺栓螺母或其它固定的钩、锁、挂之类方式固紧。这时应先把升降螺杆的卡口卡上轮轴旋转升降螺杆把拖拉机拉升上离开地面才拆卸变换车轮的位置。升降螺杆底下有支脚支于地面,可支承拖拉机拉离地面,卡口的螺母与升降螺杆啮合传动,螺杆旋转螺母卡口卡着轮轴与拖拉机作为相对定点螺杆转动,则拖拉机即可上升离开地面。实现方便拆卸车轮的目的。机架面上还可装栽一些小量货物随机运输。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造价低,根据行走乡间小道和宽大道路需要而变换车轮位置,安全可靠的可变换车轮的手扶拖拉机。本技术结构构成是这样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安装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安装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车轮安装在机架轮轴上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升降螺杆部件图。图5为本技术的车轮安装在机架上的侧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拆装车轮示意图。图1、图2、图3、图4、图5、图6中,柴油机(1)、70厘米位置车轮(2)、沙盖(3)、变速轮(4)、扶手(5)、机架(6)、接犁耙位置(7)、25厘米位置车轮(8)、接轮盘(91、92、93、94)、升降螺杆(10)、螺栓螺孔(11)、支脚(12)、轮轴卡(13)。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的,手扶拖拉机的原结构构造均不变,机架(6)前端是柴油机(1),机架(6)后端是变速箱(4)、变速箱(4)与柴油机(1)之间有皮带(17)传动,变速箱(4)与轮轴(14、15)之间有皮带轮(18)传动。机架(6)底装有扶手(5),后端有接挂犁耙装置(7)。轴(14、15)上装有接轴盘(91、92、93、94),本机是轴(15)外侧是盘(91)、轴(15)内侧是盘(92)、轴(14)外侧上是盘(93)、轴(14)内侧是盘(94),盘(91、92、93、94)盘径周边均布有螺孔用于把轮(2)安装上轴时用螺栓螺母(11)拧紧,沙盖(3)前后端与机架(6)固紧,沙盖(3)可是一块金属弧形或平面板,沙盖(3)或变速箱(4)顶面可安放一些随机农作的打谷机、抽水机、碾米机、肥料适量作运输用,机脚(12)上面支承着螺杆(10)、螺杆(10)下端啮合装有轮轴卡(13),卡口径与轮轴(14、15)相配作卡口口径可略大于轴径,为能在把手拖支离地面卡口可加装有夹紧装置,轴(14)、轴(15)的内外轴端之间的轴距是70厘米或25厘米,即轴(15)轴外端至轴(14)轴外端之间的轴距是70厘米,轴(15)轴外端至轴(14)轴内端之间的轴距是25厘米。本技术的安装使用方法是,柴油机(1)装于机架(6)前端,变速箱(4)装于机架(6)后端,紫油机(1)与变速箱(4)之间装沙盖(3),变速箱(4)两侧装有扶手(5),变速箱(4)底后端装犁耙装置(7),当需要田间耕作时装上犁耙,不需要耕作时及在道路行驶时卸下犁耙。接轮盘(91、92)装在轴(14、15)的内外侧并固紧,接轮盘(91、92)有轴孔,用于安装固紧轮(2)在轮盘(91、92)上。当手扶拖拉机需要行走乡间小道上,由于两轮的间距较宽受地面窄小距离限制而不能行走,这时可利用升降螺杆(10),把轴卡(13)卡口卡紧轴(14、15),支脚(12)支于地面上,摇转动螺杆(10),轮卡(13)带动轴(14、15)向上移动,从而将整个手拖拉上并离开地面,轴(14)或轴(15)和轮(2)离开地面后,把轮盘(91、92)上的螺栓螺母(11)拆出,轮(2)脱离轮盘(91、92),之后把轮(2)装回在轴(14、15)的轴内端的轮盘(93、94),并用螺栓螺母(11)固紧,即把轮(2)固紧在轴(14、15)轴内端的轮盘(93、94)上,由原轮(2)两轮距70厘米,缩小到现在的25厘米。即在原来70厘米以上的路面宽走路变为可在25厘米以上的路面宽走路。最后把卡(13)脱出轴(14)或轴(15),螺杆(10)卸下拿去,拖拉机即可在乡间窄小道路上行驶,当不需要在小道路行走时又可按上述方法把轮(2)卸下,并把轮(2)装于轴(14、15)轴外端。这样即可实现变换轮距适应山村小道手扶拖拉机作业,除了可实现耕作外,又可以作少量重量货物、机器的运输。权利要求1.一种可变换车轮的手扶拖拉机,包括由柴油机、变速箱、扶手、接犁耙装置、沙盖、轮轴,其特征在于轮轴(14、15)内外轴端有接轮盘(91、92、93、94),接轮盘(91、92、93、94)与车轮(2)之间连接用螺栓螺母和/或用钩锁连接,当手扶拖拉机在两轮距70厘米以上道路行走时,车轮(2)位于轴(14、15)外轴端,装在接轮盘(91、92),当手扶拖拉机需在两轮距25厘米以上道路行走时,把车轮(2)从接轮盘(91、92)拆卸下,并安装在轴(14、15)内轴端,装在接轮盘(93、94),螺杆(10)上有轮轴卡(13),轮轴卡由螺母、卡口组成,螺杆(10)与螺母啮合,卡口径与轴(14、15)的外径相配,卡口可卡入轴的外径,螺杆(10)底有支脚(12)用于支承地面。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换车轮的手扶拖拉机,其特征在于机架(6)前端的柴油机(1)与变速箱(4)之间有传动皮带(17),变速箱(4)与车轮(2)的轮轴(14、15)之间有传动皮带(18)。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变换车轮的手扶拖拉机,由柴油机、变速箱、扶手、沙盖、轮轴等组成,特征是轮轴内外侧有接轮盘,接轮盘上有螺孔,接轮盘与车轴连接时用螺栓螺母连接固紧。在拖拉机行走乡间小道路上时把车轮轴由外侧端拆卸下之后安装在轴内侧端,即由原轮距70厘米缩小为25厘米。优点是拆装方便,适于山区乡村小路行走,除运输作业外还可载少量货物。文档编号B62D61/00GK2354834SQ9823523公开日1999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1998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1998年1月24日专利技术者刘洪瑞 申请人:刘洪瑞, 黎琦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变换车轮的手扶拖拉机,包括由柴油机、变速箱、扶手、接犁耙装置、沙盖、轮轴,其特征在于轮轴(14、15)内外轴端有接轮盘(91、92、93、94),接轮盘(91、92、93、94)与车轮(2)之间连接用螺栓螺母和/或用钩锁连接,当手扶拖拉机在两轮距70厘米以上道路行走时,车轮(2)位于轴(14、15)外轴端,装在接轮盘(91、92),当手扶拖拉机需在两轮距25厘米以上道路行走时,把车轮(2)从接轮盘(91、92)拆卸下,并安装在轴(14、15)内轴端,装在接轮盘(93、94),螺杆(10)上有轮轴卡(13),轮轴卡由螺母、卡口组成,螺杆(10)与螺母啮合,卡口径与轴(14、15)的外径相配,卡口可卡入轴的外径,螺杆(10)底有支脚(12)用于支承地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瑞
申请(专利权)人:刘洪瑞黎琦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