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除注塑齿轮齿面毛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78680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6 1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去除注塑齿轮齿面毛刺装置,属于材料成型磨削设备领域,其结构包括旋转手柄、上夹持头、下夹持头、底座、磨削齿轮、磨削电机、斜面可滑动底座、进给丝杠和进给电机,利用旋转手柄控制的上夹持头和下夹持头夹持注塑齿轮,利用磨削电机驱动的磨削齿轮与注塑齿轮啮合传动,利用进给电机驱动的进给丝杠控制斜面可滑动底座水平进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夹持头和下夹持头夹持注塑齿轮,其夹持工具设计简单,夹持可靠,帮助使用者实现对注塑齿轮的快速夹持。由于是双面啮合,磨削齿轮的两侧面都能进行切削加工,能够有效地去除注塑齿轮齿形面的毛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一)
本技术涉及一种材料成型磨削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去除注塑齿轮齿面毛刺 目.0(二)
技术介绍
注塑齿轮是指将塑料溶化后通过注射注入模腔内,塑料冷却得到的一种齿轮。在成型的过程中,由于塑料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或者脱模结构不合理,位置不当等诸多原因,所得到的齿轮尺寸,尤其是齿面尺寸往往与设计尺寸存在较大的误差,必须经过修配后才能够使用。经过调查发现,国内关于注塑齿轮齿面修配的研宄较少,市场上缺乏一种专门用于提高注塑齿轮齿面质量的设备。(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去除注塑齿轮齿面毛刺,提高齿面精度的磨削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去除注塑齿轮齿面毛刺装置,包括旋转手柄、上夹持头、下夹持头、底座、磨削齿轮、磨削电机、斜面可滑动底座、进给丝杠和进给电机。所述下夹持头垂直向上固定在底座上,上夹持头垂直向下设置在下夹持头的正上方,上夹持头的顶部设置有旋转手柄用以调整上夹持头和下夹持头之间的距离。所述底座上沿进给方向开设有水平滑槽,水平滑槽内设置有斜面可滑动底座,斜面可滑动底座上竖直设置有磨削电机,磨削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设置有磨削齿轮,磨削齿轮与安装在上夹持头和下夹持头之间的注塑齿轮啮合传动,且磨削齿轮和注塑齿轮的轴线形成一个交叉角,在啮合传动中,由于轴线交叉角的存在,齿面间沿齿向产生相对滑移,磨削齿轮的齿面开槽而形成刀刃,通过滑移速度将注塑齿轮齿面上的加工余量切除。所述斜面可滑动底座内沿水平滑槽的方向开设有内螺纹孔,内螺纹孔内设置有进给丝杠,进给丝杠的其中一端利用联轴器与固定在底座上的进给电机相联接。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立柱,立柱的顶部水平设置有顶罩,上夹持头设置在顶罩上。所述水平滑槽为燕尾槽,进给电机通过丝杠带动滑动底座实现微量进给,保证注塑齿轮齿面的毛刺能够彻底切除。所述进给电机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控制的进给机构提高了磨削精度,能够使得磨削进行的更加彻底。本技术的一种去除注塑齿轮齿面毛刺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上夹持头和下夹持头夹持注塑齿轮,其夹持工具设计简单,夹持可靠,帮助使用者实现对注塑齿轮的快速夹持。由于是双面啮合,磨削齿轮的两侧面都能进行切削加工,能够有效地去除注塑齿轮齿形面的毛刺。(四)【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旋转手柄,2、顶罩,3、上夹持头,4、待磨齿轮轴,5、注塑齿轮,6、下夹持头,7、丝杠支座,8、底座,9、磨削齿轮,10、立柱,11、磨削电机,12、斜面可滑动底座,13、进给丝杠,14、联轴器,15、进给电机。(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的一种去除注塑齿轮齿面毛刺装置作以下详细地说明。如附图1、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去除注塑齿轮齿面毛刺装置,其结构包括旋转手柄1、上夹持头3、下夹持头6、底座8、磨削齿轮9、磨削电机11、斜面可滑动底座12、进给丝杠13和进给电机15。所述下夹持头6垂直向上焊接在底座8上,底座8上设置有立柱10,立柱10的顶部水平设置有顶罩2,上夹持头3垂直向下设置在顶罩2上且位于下夹持头6的正上方,上夹持头3的顶部设置有旋转手柄I用以调整上夹持头3和下夹持头6之间的距离。所述底座8上沿进给方向开设有燕尾槽,燕尾槽内设置有斜面可滑动底座12,斜面可滑动底座12上竖直设置有磨削电机11,磨削电机11的动力输出轴上设置有磨削齿轮9,磨削齿轮9与通过待磨齿轮轴4安装在上夹持头3和下夹持头6之间的注塑齿轮5啮合传动,且磨削齿轮9和注塑齿轮5的轴线形成一个交叉角。所述斜面可滑动底座12内沿水平滑槽的方向开设有内螺纹孔,内螺纹孔内设置有进给丝杠13,进给丝杠13的其中一端利用联轴器14与固定在底座8上的进给电机15相联接,进给电机15为伺服电机。本技术的一种去除注塑齿轮齿面毛刺装置其加工制作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加工制作即可。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主权项】1.一种去除注塑齿轮齿面毛刺装置,包括旋转手柄(I)、上夹持头(3)、下夹持头(6)、底座(8)、磨削齿轮(9)、磨削电机(11)、斜面可滑动底座(12)、进给丝杠(13)和进给电机(15),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夹持头(6)垂直向上固定在底座(8)上,上夹持头(3)垂直向下设置在下夹持头(6)的正上方,上夹持头(3)的顶部设置有旋转手柄(I)用以调整上夹持头(3)和下夹持头(6)之间的距尚; 所述底座(8)上沿进给方向开设有水平滑槽,水平滑槽内设置有斜面可滑动底座(12),斜面可滑动底座(12)上竖直设置有磨削电机(11),磨削电机(11)的动力输出轴上设置有磨削齿轮(9),磨削齿轮(9)与安装在上夹持头(3)和下夹持头(6)之间的注塑齿轮(5)啮合传动,且磨削齿轮(9)和注塑齿轮(5)的轴线形成一个交叉角; 所述斜面可滑动底座(12)内沿水平滑槽的方向开设有内螺纹孔,内螺纹孔内设置有进给丝杠(13),进给丝杠(13)的其中一端利用联轴器(14)与固定在底座(8)上的进给电机(15)相联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除注塑齿轮齿面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8)上设置有立柱(10),立柱(10)的顶部水平设置有顶罩(2),上夹持头(3)设置在顶罩(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去除注塑齿轮齿面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滑槽为燕尾槽。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去除注塑齿轮齿面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电机(15)为伺服电机。【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去除注塑齿轮齿面毛刺装置,属于材料成型磨削设备领域,其结构包括旋转手柄、上夹持头、下夹持头、底座、磨削齿轮、磨削电机、斜面可滑动底座、进给丝杠和进给电机,利用旋转手柄控制的上夹持头和下夹持头夹持注塑齿轮,利用磨削电机驱动的磨削齿轮与注塑齿轮啮合传动,利用进给电机驱动的进给丝杠控制斜面可滑动底座水平进给。本技术采用上夹持头和下夹持头夹持注塑齿轮,其夹持工具设计简单,夹持可靠,帮助使用者实现对注塑齿轮的快速夹持。由于是双面啮合,磨削齿轮的两侧面都能进行切削加工,能够有效地去除注塑齿轮齿形面的毛刺。【IPC分类】B24B9-20, B24B41-06【公开号】CN204430994【申请号】CN201520079275【专利技术人】景艳 【申请人】山东交通学院【公开日】2015年7月1日【申请日】2015年2月4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去除注塑齿轮齿面毛刺装置,包括旋转手柄(1)、上夹持头(3)、下夹持头(6)、底座(8)、磨削齿轮(9)、磨削电机(11)、斜面可滑动底座(12)、进给丝杠(13)和进给电机(15),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持头(6)垂直向上固定在底座(8)上,上夹持头(3)垂直向下设置在下夹持头(6)的正上方,上夹持头(3)的顶部设置有旋转手柄(1)用以调整上夹持头(3)和下夹持头(6)之间的距离;所述底座(8)上沿进给方向开设有水平滑槽,水平滑槽内设置有斜面可滑动底座(12),斜面可滑动底座(12)上竖直设置有磨削电机(11),磨削电机(11)的动力输出轴上设置有磨削齿轮(9),磨削齿轮(9)与安装在上夹持头(3)和下夹持头(6)之间的注塑齿轮(5)啮合传动,且磨削齿轮(9)和注塑齿轮(5)的轴线形成一个交叉角;所述斜面可滑动底座(12)内沿水平滑槽的方向开设有内螺纹孔,内螺纹孔内设置有进给丝杠(13),进给丝杠(13)的其中一端利用联轴器(14)与固定在底座(8)上的进给电机(15)相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景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交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