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污水一体化收集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78439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6 1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散污水一体化收集预处理装置,该装置由收集池、进污管及排水管构成;收集池顶部依次设置拦污网筐口、清渣口和格栅口;收集池底部中央设置集泥斗,集泥斗内置排泥管一端,排泥管另一端穿过收集池一侧壁上部置于收集池外;拦污网筐口内侧壁设置网筐固定钩与拦污网筐顶部的网筐提升环利用绳索相连;格栅口内侧壁设置格栅固定钩与环形格栅顶部的格栅提升环利用绳索相连;污水提升泵设置在环形格栅底部,污水提升泵与排水管相连。该装置能够实现分散污水的收集、清除杂物、沉淀泥砂、调节水质水量四项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一体化、小型化,大大降低预处理基建设备投资和后期运行的成本,有效提高分散污水预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散污水一体化收集预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农村和旅游景区、以及示范观光园区的分散污水一体化收集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市政和工业污水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污水的处理能力和效果得到根本改善,而乡村、旅游景区、示范观光园区等分散污水却已成为河流湖泊等受纳水体的主要污染源。污水处理系统中的预处理为生物处理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效保障,市政污水处理系统的预处理设备一般包括格栅间、集水池、沉砂池及调节池;其投资大,设备多,管理复杂,维护成本高,故不适合分散污水的预处理;如何开发设计投资合理、管理简单、维护成本较低的小型一体化污水预处理装置,减轻生物处理的压力,提供一种效果突出的反应装置,是该领域当前急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对分散污水具有良好收集、除泥、清渣和调节水质水量效果的分散污水一体化收集预处理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实施方式如下:一种分散污水一体化收集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收集池、进污管、排水管构成;收集池顶部依次设置拦污网筐口、清渣口和格栅口;收集池底部中央设置集泥斗,集泥斗内置排泥管一端,排泥管另一端穿过收集池一侧壁上部置于收集池外;所述收集池前端池壁连接进污管,与进污管对应的收集池顶部设置拦污网筐口,对应拦污网筐口的收集池内壁设置网筐固定钩,拦污网筐设置在网筐固定钩下方,拦污网筐的底部低于进污管底部,拦污网筐顶部设置网筐提升环利用绳索与拦污网筐口内壁的网筐固定钩相连;所述收集池末端池壁连接排水管,与排水管对应的收集池顶部设置格栅口,对应格栅口的收集池内壁设置格栅固定钩,环形格栅设置在格栅固定钩下方,污水提升泵与排水管一端相连设置在环形格栅底部,环形格栅顶部设置格栅提升环利用绳索与格栅口内壁的格栅固定钩相连。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适合各类分散污水快速预处理的新型装置。该装置可对农村生活污水、旅游景区污水、示范园区污水等进行快速收集、沉砂、除渣、调节水质水量,且一次性完成。本专利技术具有建设投资少、耗能低、运行稳定、操作简便、污泥产生量小、吨水处理成本低廉等特点,便于大范围推广应用;且特别适用于自然村、旅游景点、农家乐等排放分散、水量水质波动性大的污水处理。该装置有效实现分散污水的收集、清除杂物、沉淀泥砂及调节水质水量四项功能,大大提高了分散污水预处理效率,保证后续单元稳定运行。总之,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小型化、一体化;其使用方便,应用广泛,特别适用于分散小规模污水的预处理,应用效果非常显著。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平面示意图;图2是图1沿A-A向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1沿B-B向剖面示意图;图4是图1沿C-C向剖面示意图;图中:1收集池;1-1进污管,1-2排水管,1-3排泥管;2-1拦污网筐口,2-2清渣口,2-3格栅口,2-4集泥斗;3-1拦污网筐,3-2网筐提升环,3-3绳索,3-4网筐固定钩;4-1污水提升泵,4-2环形格栅,4-3格栅提升环,4-4绳索,4-5格栅固定钩。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详述如下:如图1-图4所示,一种分散污水一体化收集预处理装置,该装置由收集池1、进污管1-1、排水管1-2构成;收集池1顶部依次设置拦污网筐口2-1、清渣口2-2和格栅口2-3,收集池1底部中央设置集泥斗2-4,排泥管1-3的一端置于集泥斗2-4内,排泥管1-3另一端穿过收集池1一侧壁上部置于收集池1外与吸粪车进污管连接。收集池1前端池壁连接进污管1-1,与进污管1-1对应的收集池1顶部设置拦污网筐口2-1,对应拦污网筐口2-1的收集池1内壁设置网筐固定钩3-4,拦污网筐3-1设置在网筐固定钩3-4的下方,拦污网筐3-1的底部低于进污管1-1底部,拦污网筐3-1顶部设置网筐提升环3-2利用绳索3-3与拦污网筐口2-1内壁的网筐固定钩3-4相连。收集池1末端池壁连接排水管1-2,与排水管1-2对应的收集池1顶部设置格栅口2-3,对应格栅口2-3的收集池1内壁设置格栅固定钩4-5,环形格栅4-2设置在格栅固定钩4-5的下方,污水提升泵4-1与排水管1-2一端相连设置在环形格栅4-2底部,环形格栅4-2顶部设置格栅提升环4-3利用绳索4-4与格栅口2-3内壁的格栅固定钩4-5相连。所述拦污网筐口2-1、清渣口2-2和格栅口2-3上可设有盖板;清渣、检修时打开,更便于维护。所述收集池1长、宽比为1.5:1~2:1;收集池1底部呈坡形,底部中央设置集泥斗2-4;收集池1深度3~4m,水位可设为2~3m,集泥斗2-4深度1~1.5m;收集池1有效容积为日最大进水量的1/3~1/4。所述拦污网筐3-1呈立方体,拦污网筐3-1与进污管1-1接触部位设有与进污管1-1口径相同的开口;拦污网筐3-1网孔孔径为50~80mm,拦污网筐3-1的底部低于进污管1-1底部0.3~0.6m。所述环形格栅4-2呈立方体,环形格栅4-2底部距收集池1底部为1~1.5m,环形格栅4-2网孔孔径为15~25mm。该装置为一体式结构,整个装置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也可以采用全钢或其它材质的设计结构。下面以日处理100m3污水的处理站对该装置的需求为例,详细介绍该装置的规格:该装置有效容积30m3,有效水深2m3,长、宽、高可设为:6.5m×3.0m×3.5m;整体采用钢砼结构。本装置为地埋式,进污管中心距池底2.5m,管径∮=400cm;收集池底部的集泥斗长、宽、深为:0.5m×0.5m×0.8m;排水管中心距池底2.8m,管径∮=6.5cm;顶部设置的拦污网筐口、清渣口和环形格栅口尺寸为80×80cm;便于清渣和维修,拦污网筐可采用304不锈钢材质,长、宽、高为60cm×60cm×120cm,方格网孔为:5cm×5cm;环形格栅可采用304不锈钢材质,∮=60cm,方格网孔为:2cm×2cm。该装置工作原理:分散污水进入一体化收集预处理装置后,首先经过拦污网筐,将大块物质拦截在拦污网筐内,定期提升拦污网筐除渣,混有小块悬浮物和泥砂的污水继续向环形格栅流动,在流经收集池的过程中,比重较大的泥砂沉入池底,汇入集泥斗定期排出,带有小块悬浮物的污水流经环形格栅,将小块悬浮物拦截;经过一体化收集预处理装置去除浮渣和泥沙后的污水经污水提升泵排入生物处理单元,经过一体化收集预处理装置去除浮渣和泥沙后,污水的可生化性大大提高。该装置采用一体式构造,大大降低了建造成本;同时,简化了预处理设备,降低了运行维护成本,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应用效果说明:应用本专利技术一体化收集预处理装置,污水的可生化性得到有效提高。经过一体化收集预处理装置后,污水中的CODcr(化学需氧量)的由370mg/L降到了276mg/L,而BOD5(5日生化需氧量)由142mg/L降到了140mg/L,经过预处理装置处理后污水的BOD5与CODcr的比值由0.38提高到了0.51,使污水的可生化性能由不宜生化污水变为较宜生化污水(BOD5与CODcr比值在0.4-0.6之间为可生化污水);同时,经过预处理装置处理后的污水SS(总悬浮物)得到有效控制,SS由78mg/L下降的了26mg/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分散污水一体化收集预处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散污水一体化收集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收集池、进污管、排水管构成;收集池顶部依次设置拦污网筐口、清渣口和格栅口;收集池底部中央设置集泥斗,集泥斗内置排泥管一端,排泥管另一端穿过收集池一侧壁上部置于收集池外;所述收集池前端池壁连接进污管,与进污管对应的收集池顶部设置拦污网筐口,对应拦污网筐口的收集池内壁设置网筐固定钩,拦污网筐设置在网筐固定钩下方,拦污网筐的底部低于进污管底部,拦污网筐顶部设置网筐提升环利用绳索与拦污网筐口内壁的网筐固定钩相连;所述收集池末端池壁连接排水管,与排水管对应的收集池顶部设置格栅口,对应格栅口的收集池内壁设置格栅固定钩,环形格栅设置在格栅固定钩下方,污水提升泵与排水管一端相连设置在环形格栅底部,环形格栅顶部设置格栅提升环利用绳索与格栅口内壁的格栅固定钩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散污水一体化收集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收集池、进污管、排水管构成;收集池顶部依次设置拦污网筐口、清渣口和格栅口;收集池底部中央设置集泥斗,集泥斗内置排泥管一端,排泥管另一端穿过收集池一侧壁上部置于收集池外;所述收集池前端池壁连接进污管,与进污管对应的收集池顶部设置拦污网筐口,对应拦污网筐口的收集池内壁设置网筐固定钩,拦污网筐设置在网筐固定钩下方,拦污网筐的底部低于进污管底部,拦污网筐顶部设置网筐提升环利用绳索与拦污网筐口内壁的网筐固定钩相连;所述收集池末端池壁连接排水管,与排水管对应的收集池顶部设置格栅口,对应格栅口的收集池内壁设置格栅固定钩,环形格栅设置在格栅固定钩下方,污水提升泵与排水管一端相连设置在环形格栅底部,环形格栅顶部设置格栅提升环利用绳索与格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迪高贤彪钱姗赵秋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