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77794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6 0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机组,包括电控箱、冷凝器、与冷凝器配合使用的换热风扇及包围所述冷凝器及换热风扇的外壳,所述换热风扇、冷凝器及外壳之间形成负压区,所述电控箱上设有换热孔与进风孔,所述换热孔通过换热管与所述负压区连通,进风孔与大气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及的空调机组,利用机组本身的换热风扇对电控箱进行散热,无需新增控制物件,控制简单,运行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机组,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机组换热风扇带走电控箱热量的空调机组。
技术介绍
当前,大型机组中均设置有电控箱,且电控箱中的元器件发热量大,如果不对发出的热量及时疏散,将会导致空调机组温升测试不合格,严重时将导致机组故障。目前机组中有的采取的降温方式多是在电控箱外壳上开设百叶窗,但是如百叶窗数量较少,不利于散热,容易导致机组运行故障;如百叶窗开设过多,因大型机组一般摆放在露天,容易造成雨水渗入,导致烧毁元器件;有的采用的是在机组中另设一散热风扇,将会导致成本的上升,同时控制元件增多将会提高产品故障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机组,机组直接利用自身配置的换热风扇带走电控箱中发热元器件产生的热量,不需要新增散热风扇,运行稳定可靠。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空调机组,包括电控箱、冷凝器、与冷凝器配合使用的换热风扇及包围所述冷凝器及换热风扇的外壳,所述换热风扇、冷凝器及外壳之间形成负压区,所述电控箱上设有换热孔,所述换热孔通过换热管与所述负压区连通,进风孔与大气连通。。优选地,所述换热管与负压区连接的点低于换热管最高点。这样设置后,即使机组露天放置,可以有效防止雨水从换热管进入电控箱。所述换热管与负压区连接的点与换热管最高点的高度差为15-70cm。连接点到最高点的距离足够长后,雨水就更难进入换热管,更难进入电控箱。优选地,所述换热管最高处为一段排水弯,所述排水弯为一段下凹的弧形管道,在弧形最低点连接有排水细管,所述排水细管为弯曲的“S”型结构,其开口朝下且开口的高度低于排水细管与换热管接口的高度。在换热管的最高处设置排水弯,在弯道最低处设置排水细管,可以完全阻止雨水进入电控箱,因为即使有雨水进入换热管,雨水也会从排水细管的开口处流出。优选地,所述排水细管的管径为2mm-12mm。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既能防止雨水进入电控箱,又能防止气压损失,能够保证电控箱热量被及时随着换热风扇的运转而排出。优选地,所述排水管的管径为6_。优选地,所述换热孔设置于电控箱顶部。优选地,所述换热孔外部焊接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外径略小于换热管内径,换热管套设于第一管道上。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的空调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直接利用机组换热风扇对电控箱进行散热,无需新增物料,节省成本,控制简单。2、对于放置露天的大型机组,虽然将冷凝器与换热风扇之间形成的负压区与电控箱连通,但是可以有效防止雨水等侵入,避免出现元器件烧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机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机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包括电控箱1、冷凝器2、与冷凝器配合使用的换热风扇3及包围所述冷凝器2及换热风扇3的外壳,所述换热风扇、冷凝器及外壳之间形成负压区4,所述电控箱上设有换热孔9和进风孔10,所述换热孔9通过换热管7与所述负压区4连通,进风孔10与大气连通。所述换热管7与负压区4连接的点低于换热管7最高点。这样设置后,即使机组露天放置,可以有效防止雨水从换热管进入电控箱。一般来说,所述换热管与负压区连接的点与换热管最高点的高度差H为15-70cm。本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与负压区连接的点与换热管最高点的高度差为40cm。连接点到最高点的距离足够长后,雨水就更难进入换热管,更难进入电控箱。本实施例中,换热管最高处为一段排水弯5,所述排水弯5为一段下凹的弧形管道,在弧形最低点连接有排水细管6,所述排水细管6为向下的“S”型结构,其开口朝下且开口的高度低于排水细管6与换热管7接口的高度。在换热管的最高处设置排水弯,并且排水弯的弯道最低处设置排水细管,可以完全阻止雨水进入电控箱,因为即使有少量雨水进入换热管,雨水也会从排水细管的开口处流出。本实施例中,为了减少气压损失,尽可能在换热风扇运行时带走电控箱的热量,所述排水细管的管径为2mm-12mm为宜。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水细管的管径为6_。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既能防止雨水进入电控箱,又能防止气压损失,能够保证电控箱热量被及时随着换热风扇的运转而排出。在换热孔9外部焊接有第一管道8,所述第一管道8的外径略小于换热管7内径,换热管7套设于第一管道8上。外界水无法从换热管外侧或者电控箱换热孔进入电控箱。换热量(通风量)可通过调整换热管直径进行调整,完全可以满足电控箱散热需求。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空调机组,因为将机组冷凝器和换热风扇之间的负压区与电控箱连通,利用机组换热风扇将电控箱内热气吸出,外界冷却风从进风孔进入电控箱对发热器件散热,使电控箱内形成对流散热。负压区是指机组换热风扇及冷凝器和包围前二者的钣金封闭形成的空间,气流只能进风孔进入,从换热风扇吹出,因此起到很好的散热效果。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一的最大区别在于,换热管顶部没有设有排水弯,换热管从电控箱顶部引出向上延升至最高点后向下弯折,然后与所述负压区连通。换热管与负压区连接的点与最高点之间的高度差为50cm,因为该段距离足够长,完全可以防止雨水等的侵入。以上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空调机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例如将换热管升至最高点后,进行多次弯折后再与负压区连通等,都应落入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空调机组,包括电控箱、冷凝器、与冷凝器配合使用的换热风扇及包围所述冷凝器及换热风扇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风扇、冷凝器及外壳之间形成负压区,所述电控箱上设有换热孔与进风孔,所述换热孔通过换热管与所述负压区连通,进风孔与大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与负压区连接的点低于换热管最闻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与负压区连接的点与换热管最高点的高度差为15-70c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最高处为一段排水弯,所述排水弯为一段下凹的弧形管道,在弧形最低点连接有排水细管,所述排水细管为弯曲的“S”型结构,其开口朝下且开口的高度低于排水细管与换热管接口的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细管的管径为2mm-12m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的管径为6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孔设置于电控箱顶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孔外部焊接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外径略小于换热管内径,换热管套设于第一管道上。【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机组,包括电控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空调机组,包括电控箱、冷凝器、与冷凝器配合使用的换热风扇及包围所述冷凝器及换热风扇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风扇、冷凝器及外壳之间形成负压区,所述电控箱上设有换热孔与进风孔,所述换热孔通过换热管与所述负压区连通,进风孔与大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柏林张龙爱徐萃端罗伟新莫真梅吴靖宇王传华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