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75793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6 0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缩机,包括:壳体;定子,定子设在壳体内,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设在定子铁芯的上端和下端的定子绕组,位于定子铁芯的下端的定子绕组的下端的内径小于定子铁芯的内径;转子,转子设在定子内,转子包括转子铁芯,转子铁芯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转子端环,至少一个转子端环由常温下电阻率低于2.7×10-6Ω.cm,常温常压下密度大于2.7g/cm的导电材料形成。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位于定子铁芯的下端的定子绕组的下端的内径可以小于定子铁芯的内径,能够大幅减少定子绕组上线圈端部的铜线用量,从而简化了制造工艺,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设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压缩机
技术介绍
目前压缩机用电动机因考虑到装配工艺,均将定子下侧绕组的端部的内径设计得大于定子内径,因考虑到转子铸件的标准化,转子均采用铸件铆接平衡块的方式。由于定子下侧端部需要整形扩大,从而导致线圈端部长度需要加长,增加了成本,同时由于转子平衡块的采用,导致了风阻的增加,降低了压缩机的整机能效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压缩机,该压缩机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包括:壳体;定子,所述定子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设在所述定子铁芯的上端和下端的定子绕组,位于所述定子铁芯的下端的所述定子绕组的下端的内径小于所述定子铁芯的内径;转子,所述转子设在所述定子内,所述转子包括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转子端环,至少一个所述转子端环由常温下电阻率低于2.7Χ10_6Ω.cm,常温常压下密度大于2.7g/cm的导电材料形成。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通过由常温下电阻率低于2.7Χ10_6Ω.cm,常温常压下密度大于2.7g/cm的导电材料制成转子端环,使得位于定子铁芯的下端的定子绕组的下端的内径可以小于定子铁芯的内径,能够大幅减少定子绕组上线圈端部的铜线用量,从而简化了制造工艺,降低了成本。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位于所述转子铁芯的上端的所述转子端环由常温下电阻率低于2.7 X 10_6Ω.cm,常温常压下密度大于2.7g/cm的导电材料形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位于所述转子铁芯的下端的所述转子端环由常温下电阻率低于2.7 X 10_6Ω.cm,常温常压下密度大于2.7g/cm的导电材料形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由常温下电阻率低于2.7Χ10_6Ω.cm,常温常压下密度大于2.7g/cm的导电材料形成的所述转子端环设有沿其轴向延伸在且在周向上间隔开设置的多个通孔,每个所述通孔内分别填充有金属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通孔包括沿所述转子端环的周向间隔开设置的一个第一孔道和多个第二孔道,所述第一孔道形成为沿所述转子端环的周向延伸的弧形孔,所述第二孔道形成为沿所述转子端环的径向延伸的长形孔,多个所述第二孔道沿所述转子端环的周向间隔开均匀布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孔道的两端的端面分别沿所述转子端环的径向延伸,所述第一孔道的两个弧形面同轴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孔道的两端的边沿之间形成的夹角α满足:0〈α 彡 18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孔道和所述第二孔道分别贯通所述转子端环的上下两端,所述金属件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等于所述转子端环的轴向高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孔道和所述第二孔道的上端的径向尺寸分别大于下端的径向尺寸。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金属件为铸铝件。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的转子端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线A-A的剖面图。附图标记:压缩机100 ;壳体10 ;定子20 ;定子铁芯21 ;定子绕组22 ;转子30 ;转子铁芯31 ;转子端环32 ;通孔33 ;第一孔道331 ;第二孔道33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100。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100包括壳体10、定子20和转子30 ο具体而言,定子20设在壳体10内,定子20包括定子铁芯21和设在定子铁芯21的上端和下端的定子绕组22,位于定子铁芯21的下端的定子绕组22的下端的内径小于定子铁芯21的内径。转子30设在定子20内,转子30包括转子铁芯31,转子铁芯3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转子端环32,至少一个转子端环32由常温下电阻率低于2.7Χ 10_6 Ω.cm,常温常压下密度大于2.7g/cm的导电材料形成。换言之,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100主要由壳体10和设在壳体10内的定子20和转子20构成,其中,定子20包括定子铁芯21,定子铁芯2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定子绕组22,位于定子铁芯21的下端的定子绕组22的下端的内径小于定子铁芯21的内径。将定子绕组22的内径设置成小于定子铁芯21的内径的结构,能够大幅减少该定子绕组22上线圈端部的铜线用量,从而降低成本。转子30包括转子铁芯31,转子铁芯3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转子端环32,其中至少一个转子端环32是由常温下电阻率低于2.7Χ10_6Ω.cm,常温常压下密度大于2.7g/cm的导电材料制备而成的。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之所以可以将定子铁芯21下端的定子绕组22的下端的内径设置成比定子铁芯21的内径还小,是因为将转子30的其中至少一个转子端环32采用上述导电材料制备而成,在将转子端环32采用该导电材料制备而成的基础上,才可以将上述定子绕组22的内径设置成比定子铁芯21的内径还小。由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通过由常温下电阻率低于2.7Χ10_6Ω.cm,常温常压下密度大于2.7g/cm的导电材料制成转子端环32,使得位于定子铁芯21的下端的定子绕组22的下端的内径可以小于定子铁芯21的内径,能够大幅减少定子绕组22上线圈端部的铜线用量,从而简化了制造工艺,降低了成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位于转子铁芯31的上端的转子端环32由常温下电阻率低于2.7Χ10_6Ω.cm,常温常压下密度大于2.7g/cm的导电材料形成。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位于转子铁芯31的下端的转子端环32由常温下电阻率低于2.7Χ10_6Ω.cm,常温常压下密度大于2.7g/cm的导电材料形成。也就是说,在本专利技术中,由常温下电阻率低于2.7Χ10_6Ω.cm,常温常压下密度大于2.7g/cm的导电材料制成的转子端环32可以设置在转子铁芯31的上端,也可以设置在转子铁芯31的下端。下面将以由常温下电阻率低于2.7Χ10_6Ω.cm,常温常压下密度大于2.7g/cm的导电材料制成的转子端环32设置在转子铁芯31的下端为例进行具体说明,下面所描述的转子端环32均为设置在转子铁芯31的下端的转子端环32,对于设在转子铁芯31的上端的转子端环32而言,其结构与设在转子铁芯31下端的转子端环32的结构类似,因此不再进行详细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由常温下电阻率低于2.7Χ10_6Ω.cm,常温常压下密度大于2.7g/cm的导电材料形成的转子端环32设有沿其轴向延伸在且在周向上间隔开设置的多个通孔33,每个通孔33内分别填充有金属件。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位于转子铁芯31下端的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定子,所述定子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设在所述定子铁芯的上端和下端的定子绕组,位于所述定子铁芯的下端的所述定子绕组的下端的内径小于所述定子铁芯的内径;转子,所述转子设在所述定子内,所述转子包括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转子端环,至少一个所述转子端环由常温下电阻率低于2.7×10‑6Ω.cm,常温常压下密度大于2.7g/cm的导电材料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袁晓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