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付兴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低耗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7482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3 1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低耗水处理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设置有污水进入端口、处理水排放端口与排气口,罐体包括罐盖、内筒与外筒,污水进入端口与排气端口连通外筒内部,所述内筒为漏斗状,内筒的底部开有污水流通口,进入外筒内的污水通过污水流通口进入内筒,在外筒的内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将各种水中污染物通过活性污泥法进行生物降解,通过悬浮污泥法过滤、澄清,出水可以达标排放并达到回用水的标准,并将污泥通过回流管回流到外筒,与现有技术中普遍采取工艺技术相比,能自动高效节能地净化污水,具有占地面积小、高效、运行费用低、管理简单、污泥产量低、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设备
,具体是一种高效低耗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然而人们每天都在大量消耗着地球的水,对污水进行处理是节约水资源的一个重要方法之一。现代社会中,污水处理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然而,现有的污水处理技术中,有占地面积大、设备净化效率低、污泥产量大、运行费用高和操作管理复杂等缺点。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曝气具有防止池内悬浮体沉降,并且加强池内有机物与微生物及溶解氧的接触以及增氧使之加强对污水中有机物的分解。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曝气方法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即:气泡曝气法和表面曝气法,但现有技术的曝气设备往往动力消耗大,运行及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低耗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低耗水处理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设置有污水进入端口、处理水排放端口与排气口,罐体包括罐盖、内筒与外筒,污水进入端口与排气端口连通外筒内部,所述内筒为漏斗状,内筒的底部开有污水流通口,进入外筒内的污水通过污水流通口进入内筒,在外筒的内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通过进气管路与位于罐体外的鼓风机相连,曝气装置包括微孔曝气头和曝气管,微孔曝气头与曝气管连接,曝气管连接进气管路,在微孔曝气头上还设有微孔,微孔曝气头为莲蓬形,微孔曝气头上的微孔位于莲蓬形微孔曝气头的下侧部周边且微孔的孔径为0.06-0.12mm ;所述罐体上安装有回流管,回流管包括进气口、进浆口、及出浆口,进浆口在内筒下部,出浆口延伸到外筒,进气口与进气管路相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筒为圆筒形。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筒上部有集水槽,集水槽与处理水排放端口相连,集水槽固定在内筒的内壁,集水槽绕内筒内壁一圈。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罐盖上设有检查口,检查口设有三个。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筒、外筒、罐盖拼接安装在一起。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微孔曝气头、曝气管均为不锈钢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将各种水中污染物通过活性污泥法进行生物降解,通过悬浮污泥法过滤、澄清,出水可以达标排放并达到回用水的标准,并将污泥通过回流管回流到外筒,与现有技术中普遍采取工艺技术相比,能自动高效节能地净化污水,具有占地面积小、高效、运行费用低、管理简单、污泥产量低、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能够很好地满足各村镇、生活小区、学校、度假区等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另外,本技术中配设的曝气装置的微孔曝气头上的微孔位于莲蓬形微孔曝气头的侧下部,因此通过微孔曝气头的微孔曝出的气泡,其曝气气泡的初速度方向以微孔曝气头的中心向四周运动,沿由横向逐渐朝向下方过渡,到达曝气池底部后,再由于气泡的上浮升力的作用,因此不留曝气死角,并且,由于气泡运动方向是由微孔曝气头中心横向曝气,以及向下方向的运动,因此,气泡在曝气池中较现有技术的向上速度方向曝气气泡的运动轨迹更长、平均停留时间更长,溶解氧的效率高,曝气效果好,同时,微孔曝气头的微孔在微孔曝气头的下侧部,因此不容易被污水中的沉淀物堵塞。【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罐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微孔曝气头局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B向仰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筒、2-内筒、3-罐盖、4-集水槽、5-检查口、6-回流管、7-曝气装置、8-鼓风机、9-微孔曝气头、10-微孔、11-曝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高效低耗水处理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设置有污水进入端口、处理水排放端口与排气口,罐体包括罐盖3、内筒2与外筒1,污水进入端口与排气端口连通外筒I内部,所述内筒2为漏斗状,内筒2的底部开有污水流通口,进入外筒I内的污水通过污水流通口进入内筒2,内筒2上部有集水槽4,集水槽4与处理水排放端口相连,集水槽4固定在内筒2的内壁,集水槽4绕内筒2内壁一圈,所述外筒I为圆筒形,在外筒I的内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7,所述曝气装置7通过进气管路与位于罐体外的鼓风机8相连,曝气装置7包括微孔曝气头9和曝气管11,微孔曝气头9与曝气管11连接,曝气管11连接进气管路,在微孔曝气头9上还设有微孔10,微孔曝气头9为莲蓬形,微孔曝气头9上的微孔10位于莲蓬形微孔曝气头9的下侧部周边且微孔10的孔径为0.06-0.12mm,曝气装置7的微孔曝气头9上的微孔10位于莲蓬形微孔曝气头9的侧下部,因此通过微孔曝气头9的微孔曝出的气泡,其曝气气泡的初速度方向以微孔曝气头的中心向四周运动,沿由横向逐渐朝向下方过渡,到达曝气池底部后,再由于气泡的上浮升力的作用,因此不留曝气死角,并且,由于气泡运动方向是由微孔曝气头中心横向曝气,以及向下方向的运动,因此,气泡在曝气池中较现有技术的向上速度方向曝气气泡的运动轨迹更长、平均停留时间更长,溶解氧的效率高,曝气效果好,同时,微孔曝气头9的微孔10在微孔曝气头9的下侧部,因此不容易被污水中的沉淀物堵塞;所述罐体上安装有回流管6,回流管6包括进气口、进浆口、及出浆口,进浆口在内筒2下部,出浆口延伸到外筒1,进气口与进气管路相连接,所述罐盖3上设有检查口,检查口 5设有三个,所述内筒2、外筒1、罐盖3拼接安装在一起,污水在通过污水进入端口进入外筒后,通过曝气装置7的曝气处理,在外筒I内与活性污泥菌种进行充分的生物降解反应,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生物降解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与曝气装置7向外筒I通入的气体使外筒I内气压升高,使外筒I内靠近污水流通口的污水进入内筒2,进入内筒2的污水通过悬浮污泥法进行沉淀澄清,得到达标的清水及沉淀在沉淀内筒下部的污泥,清水进入集水槽4后通过出水口排出,污泥及部分污水通过回流管6回流到外筒1,该装置出水水质好且稳定,可达到回用水的标准,污泥产量极少,仅需采用半年吸取一次污泥,将各种水中污染物通过活性污泥法进行生物降解,通过悬浮污泥法过滤、澄清,出水可以达标排放并达到回用水的标准,并将污泥通过回流管6回流到外筒,与现有技术中普遍采取工艺技术相比,能自动高效节能地净化污水,具有占地面积小、高效、运行费用低、管理简单、污泥产量低、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能够很好地满足各村镇、生活小区、学校、度假区等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微孔曝气头、曝气管均为不锈钢材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低耗水处理装置,包括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上设置有污水进入端口、处理水排放端口与排气口,罐体包括罐盖、内筒与外筒,污水进入端口与排气端口连通外筒内部,所述内筒为漏斗状,内筒的底部开有污水流通口,进入外筒内的污水通过污水流通口进入内筒,在外筒的内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通过进气管路与位于罐体外的鼓风机相连,曝气装置包括微孔曝气头和曝气管,微孔曝气头与曝气管连接,曝气管连接进气管路,在微孔曝气头上还设有微孔,微孔曝气头为莲蓬形,微孔曝气头上的微孔位于莲蓬形微孔曝气头的下侧部周边且微孔的孔径为0.06‑0.12mm;所述罐体上安装有回流管,回流管包括进气口、进浆口、及出浆口,进浆口在内筒下部,出浆口延伸到外筒,进气口与进气管路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付兴
申请(专利权)人:王付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