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定时通断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72008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1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源定时通断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处理模块、第二处理模块和第三处理模块;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电源输入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三处理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处理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处理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处理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电源输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硬件驱动控制对任意设备的频繁通断电,还能够控制任意设备在某一时间断电或开启,实现了通断电自动化,具有接线方式简单、运行可靠性高、操作方便的优势,解决了传统手工操作耗时长、效率低和额外开发软件的高难度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智能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源定时通断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保证设备运行的可靠与安全,设备生产厂家在设备出厂之前需要进行许多检测以判断电气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其中就包括对设备的通断电检测,通过对设备进行频繁通断电的测试,能够检测该电气设备的线路是否可靠、正常。现有技术中,对电气设备的通断电检测通常通过手工操作方法进行测试,或者采用复杂的控制器和程序来实现测试。手工操作即是人为的使用手工方式闭合或断开设备的电源,从而实现对设备的通电、断电测试,该手工方法耗时长、效率低。而采用复杂的控制器和程序来实现的电源定时通断控制装置,需要配置计算机和与该计算机匹配的比较复杂的上位机软件使用,其工作原理是上位机设置好时间后将命令下发至下位机程序,通过下位机的软件定时来控制输出继电器的动作实现电源定时通断,其缺陷在于,需要复杂的软硬件才能开发一套定时通断电控制系统,该控制装置安装也比较困难,开发难度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源定时通断控制装置,以解决传统手工操作的低效和额外开发软件的高难度。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源定时通断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处理模块、第二处理模块和第三处理模块;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电源输入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三处理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处理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处理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处理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电源输出连接;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至少包括:第一触点J1、第二触点J2、第三触点J3、第四触点J4、开关K1和计数电路;所述第一触点Jl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的火线连接、第二端直接与所述第二触点J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触点J2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K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K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触点J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触点J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计数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处理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四触点J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至少包括:第一触点S1、第二触点S2、第三触点S3和开关Ks;所述第一触点Si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端直接与所述第二触点S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触点S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处理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触点S2的第三端与所述开关Ks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Ks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触点S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触点S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处理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处理模块至少包括:第一开关K1、第二开关K2和线圈;所述第一开关Kl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电源输出的火线连接,所述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的零线连接,所述第二开关K2的第一端、第二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进一步地,所述开关K1默认闭合。进一步地,所述开关Ks默认断开。进一步地,所述电源输出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处理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电压/电流控制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处理模块为计数继电器,所述第二处理模块为时间继电器,所述第三处理模块为中间继电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源定时通断控制装置,通过采用简单的接线方法将第一处理模块、第二处理模块及第三处理模块组装,形成了可以定次数定时的电源通断控制,不仅能够控制对任意设备的频繁通断电,还能够控制任意设备在某一时间的断电或开启,实现了硬件驱动对通断电机组设备的通断电自动化,该硬件驱动方式具有接线方式简单、易于实现、装置运行可靠性高、操作方便的优势,解决了传统手工操作耗时长、效率低和额外开发软件的高难度的缺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定时通断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源定时通断控制装置的接线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计数继电器的外观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时间继电器的外观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将参照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通过实施方式清楚、完整地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考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定时通断控制装置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适用于基于硬件驱动进行通断电,以通过通断电的电压/电流控制器对通断电机组进行通断电检测或定时使通断电机组通电或断电的情况。通断电机组可以是能够进行通电或断电的一个或多个电气设备或其组合,例如单独的一台空调,或者由多个电器组成的电气设备组。在通断电控制之前,需要将进行通断电的通断电机组中的每一个设备连接在控制装置输出端的电压/电流控制器控制端,并在控制装置的输入端接入电源输入,该装置采用硬件方式实现并执行。该电源定时通断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处理模块110、第二处理模块120和第三处理模块130 ;其中,所述第一处理模块110的第一输入端与电源输入140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三处理模块130的第一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12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处理模块120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处理模块130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处理模块130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处理模块130的第二输出端与电源输出150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处理模块110至少包括:第一触点Jl、第二触点J2、第三触点J3、第四触点J4、开关K1和计数电路;其中,所述第一触点Jl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140的火线连接、第二端直接与所述第二触点J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触点J2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Kj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触点J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触点J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12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计数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处理模块130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四触点J4的第一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开关K1默认闭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处理模块120至少包括:第一触点S1、第二触点S2、第三触点S3和开关Ks;其中,所述第一触点SI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110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端直接与所述第二触点S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触点S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处理模块130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触点S2的第三端与所述开关Ks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Ks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触点S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触点S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处理模块130的第二输入端连接。[0当前第1页1 2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源定时通断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处理模块、第二处理模块和第三处理模块;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电源输入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三处理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处理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处理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处理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电源输出连接;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至少包括:第一触点J1、第二触点J2、第三触点J3、第四触点J4、开关KJ和计数电路;所述第一触点J1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的火线连接、第二端直接与所述第二触点J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触点J2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KJ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KJ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触点J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触点J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计数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处理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四触点J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至少包括:第一触点S1、第二触点S2、第三触点S3和开关KS;所述第一触点S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端直接与所述第二触点S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触点S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处理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触点S2的第三端与所述开关KS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KS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触点S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触点S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处理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处理模块至少包括:第一开关K1、第二开关K2和线圈;所述第一开关K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电 源输出的火线连接,所述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的零线连接,所述第二开关K2的第一端、第二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的第二输入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海龙刘方祥唐小朱张雷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