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轮梭车的行走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7174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胶轮梭车的行走转向装置,主要结构由:转向架、行走前后轮、行走电机、行走减速器、轮边减速器、同步轴、长传动轴、短传动轴、横拉杆、纵拉杆、转向油缸、转向块、转向头、上下转向臂组成,行走机构采用电机、行走减速器、轮边减速器、长传动轴、短传动轴、前后轮相结合设计,转向机构采用连杆式,以同步轴为中心,纵拉杆、横拉杆、转向块、转向头、上下转向臂、转向油缸、杠杆联动、互相牵拉、同步运行,转向时,可以后轮的左轮或右轮为轴,向左或向右牵拉转向,转向半径小,转向半径R=7.5m,可就地转向,适宜在井下狭窄空间穿梭作业,此装置整体联动,结构紧凑,操作方便,运转自如,是理想的煤矿井下胶轮梭车的行走转向装置。(*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胶轮梭车的行走转向装置,属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备零部件 的

技术介绍
在现代化的大中型煤矿中,在长壁、短壁开采中, 一直引进使用着连续掘采机, 在连续掘采机的后续设备中,梭车是最重要的设备,主要功能是将连续掘采出的煤装 入其料箱内并运行至给料破碎机的受料端,梭车的行走、转向送料、卸料已成为十分 重要的技术。由于梭车是在连续掘采机的后续作业,又是在一个狭窄的巷道内,运行空间少、 转向半径小,梭车的行走、转向受到了很大的局限限制,再加上梭车本身自重达26T, 装载量可达14—20T,这就给梭车的正常运输作业造成了很大困难,为了使梭车能在 狭小的巷道内正常运输作业,也采取过诸多措施,但均不理想,有的采用扩大巷道面 积,但成本高,也不安全;有的采用减少装载,效率低;有的采用减小机型,又与连 续掘采机不配套,不能满足后续运输的需要,现有技术存在诸多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
技术介绍
的不足,在胶轮梭车上,改变行走、转向机 构的结构特征,行走采用行走电机、电机减速器、轮边减速器、同步轴、制动器结构, 转向采用转向油缸、转向拉杆、同步轴、转向臂结构,行走与转向机构有机的连为一 体,使梭车行走、转向同步连动、四轮同步转向、减速驱动、杠杆拉动,以大幅度减 小梭车的转向半径,以使梭车在狭窄的巷道空间行走转向自如、安全快捷。技术方案本技术主要结构由行走机构、转向机构组成;行走机构主要由行走电机、 行走电机减速器、行走前轮、行走后轮、轮边减速器、长传动轴、短传动轴组成;转 向机构主要由转向架、同步轴、纵拉杆、横拉杆、转向油缸、上下转向臂、转向头、 转向块组成;行走机构的前、后轮对称设置,行走前轮9联接轮边减速器17,轮边 减速器17联接长传动轴7,长传动轴7联接轮边减速器19,轮边减速器19联接行走 后轮ll、同时联接短传动轴84,短传动轴84联接行走电机减速器15,行走电机减 速器15联接行走电机13;行走前轮10联接轮边减速器18,轮边减速器18联接长传 动轴8,长传动轴8联接轮边减速器20,轮边减速器20联接行走后轮12、同时联接 短传动轴85,短传动轴85联接行走电机减速器16,行走电机减速16联接行走电机 14;转向机构为连杆传动联接,转向架l的中间为同步轴2,同步轴2左部联接转向 块21,转向块21联接纵拉杆5,纵拉杆5联接上转向臂29,上转向臂29联接轮边 减速器17、行走前轮9,轮边减速器17同时联接下转向臂28、横拉杆4,转向块21 同时联接转向油缸23;同步轴2右部联接转向块22,转向块22联接纵拉杆6,纵拉 杆6联接上转向臂30,上转向臂30联接轮边减速器20、行走后轮12,转向块22同 时联接转向油缸24;下转向臂28、 25之间由横拉杆4联接,下转向臂26、 27之间 由横拉杆3联接,纵拉杆5联接上转向臂29,纵拉杆6联接上转向臂30;行走机构 与转向机构由轮边减速器17、 18、 19、 20联为一体。所述的转向架1呈矩形对称牵拉连杆设置,中间为同步轴2,同步轴2左部联接 转向块21,由螺栓43、油缸销58固定,并联接转向油缸23,转向块21通过螺栓33 联接转向头31、卡箍45、纵拉杆5,纵拉杆5联接转向头40、卡箍46、下转向臂26, 并由螺栓42固定,下转向臂26通过转向头37、螺栓55、卡箍50联接横拉杆3,横 拉杆3通过转向头38、螺栓56、卡箍52联接下转向臂27;同步轴2右部联接转向 块22,由螺栓44、油缸销57固定,并联接转向油缸24,转向块22通过螺栓34联 接转向头32、卡箍48、纵拉杆6,纵拉杆6联接转向头39、卡箍47、下转向臂28,并由螺栓41固定,下转向臂28通过转向头36、螺栓54、卡箍51联接横拉杆4,横 拉杆4通过卡箍49、转向头35、螺栓53联接下转向臂25。所述的短传动轴84、 85结构一样,中部为中间轴61、中间轴61上有键62,中 间轴61左部为支架65,支架65的左端部联接压板69、 70、长压板67,并由螺栓73 固定,支架65的右部为万向节63,并由螺栓75、 76、 77、 78固定;中间轴61右部 为支架66,支架66右端联接压板71、 72、长压板68,并由螺栓74固定,支架66 左部为万向节64,并由螺栓79、 80、 81、 82固定。所述的行走电机减速器15、 16结构一样,箱体90左部联接箱体盖110,并由螺 栓113固定,箱体卯的右部为电机盘91,并由螺栓lll固定;箱体90与箱体盖110 之间为箱体腔109;电机盘91的中间位置为电机花键轴96、轴承盖95,花键轴96 联接电机轴齿轮92,电机轴齿轮92上有轴承93、 94,电机轴齿轮92上部联接制动 轴齿轮97,制动轴齿轮97上有轴承98、 99,制动轴齿轮97联接制动花键轴100、 轴承盖101,并由螺栓114固定;电机轴齿轮92下部联接输出齿轮103,输出齿轮 103装在输出轴102上,并由轴承盖106、轴承104、 105、螺栓115固定;输出轴102 左外部联接联轴器107;轴承盖95与电机盘91之间有油封120,轴承盖101与箱体 盖110之间有油封121,轴承盖106与箱体盖110之间有油封118;箱体腔109内由 机油润滑。所述的轮边减速器17、 18、 19、 20结构一样,为外置式行星齿轮结构,箱体125 右部为行星架124,行星架124中部为太阳轮轴127、太阳轮128,行星架124内为 内齿圈126,在太阳轮128与内齿圈126之间设有三个行星轮130、行星轴129,行 星轴129与行星轮130之间为轴承139,行星架124右外部为端盖123、油标146, 并由螺栓122、油封142固定密封,行星架124与内齿圈126之间由油封143密封, 行星架124与内齿圈126中部由轴承131固定联接,并由销轴135与箱体125、档板 147、 148联接,档板147、 148上有油杯144、 145,行星架124左内端部有档板149,由螺栓150、油封151固定密封;太阳轮轴127左部与伞齿轮轴132联接,伞齿轮轴 132上装有轴承138、轴承盖140、螺栓152、 154,伞齿轮轴132右部装有关节轴承 89、左部装有大伞齿轮134,大伞齿轮134与输入轴87上的小伞齿轮86啮合联接; 箱体125左端为法兰盘153、油封141;箱体125内为轴腔88,轴腔88内有输入轴 87、小伞齿轮86;输入轴87左部设有轴承156、轴座157,并由油封159、螺栓158 固定密封,输入轴87右部设有轴承160、轴座161,并由油封163、螺栓162固定密 封。所述的外置式行走齿轮减速器,其传动速比为2.61:1。 所述的外置式轮边行星齿轮减速器,其传动速比为21.25:1。 有益效果本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它是根据煤矿井下巷道空间狭窄 的现状,在胶轮梭车的下部,设计一种行走转向连杆式联动装置,以大幅度的减小转 向半径、使自重26T的胶轮梭车能在井下自如行走、转向,行走机构采用行走电机、 行走减速器、长传动轴、短传动轴、轮边减速器、行走前后轮相结合的设计,转向机 构采用以同步轴为中心,左右、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胶轮梭车的行走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结构由:行走机构、转向机构组成;行走机构主要由:行走电机、行走电机减速器、行走前轮、行走后轮、轮边减速器、长传动轴、短传动轴组成;转向机构主要由:转向架、同步轴、纵拉杆、横拉杆、转向油缸、上下转向臂、转向头、转向块组成;行走机构的前、后轮对称设置,行走前轮(9)联接轮边减速器(17),轮边减速器(17)联接长传动轴(7),长传动轴(7)联接轮边减速器(19),轮边减速器(19)联接行走后轮(11)、同时联接短传动轴(84),短传动轴(84)联接行走电机减速器(15),行走电机减速器(15)联接行走电机(13);行走前轮(10)联接轮边减速器(18),轮边减速器(18)联接长传动轴(8),长传动轴(8)联接轮边减速器(20),轮边减速器(20)联接行走后轮(12)、同时联接短传动轴(85),短传动轴(85)联接行走电机减速器(16),行走电机减速(16)联接行走电机(14);转向机构为连杆传动联接,转向架(1)的中间为同步轴(2),同步轴(2)左部联接转向块(21),转向块(21)联接纵拉杆(5),纵拉杆(5)联接上转向臂(29),上转向臂(29)联接轮边减速器(17)、行走前轮(9),轮边减速器(17)同时联接下转向臂(28)、横拉杆(4),转向块(21)同时联接转向油缸(23);同步轴(2)右部联接转向块(22),转向块(22)联接纵拉杆(6),纵拉杆(6)联接上转向臂(30),上转向臂(30)联接轮边减速器(20)、行走后轮(12),转向块(22)同时联接转向油缸(24);下转向臂(28)、(25)之间由横拉杆(4)联接,下转向臂(26)、(27)之间由横拉杆(3)联接,纵拉杆(5)联接上转向臂(29),纵拉杆(6)联接上转向臂(30);行走机构与转向机构由轮边减速器(17、18、19、20)联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阳利宋庭锋闫金宝康鹏常凯宋明江宋扬张春英
申请(专利权)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研究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山西煤机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