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复杂成分废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66680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1 0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油田复杂成分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聚结除油装置、第一输流管道、第一输送泵、第二输流管道、催化氧化装置、第三输流管道、第二输送泵、第四输流管道、混凝絮凝装置、第五输流管道、第三输送泵、第六输流管道和压力过滤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处理后的油田复杂成分废水能够达到油田废水的回用标准,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同时减少油田的废水排放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对取自原注入油井内的采油工作液(废水)进行回收处理的技术,特别是油田复杂成分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油田大部分属于低渗油田,且大部分都已进入开采中后期,油田增产作业措施频繁,另外有一部分致密油藏开采初期就开始采用大型增产措施,其增加产措施主要包括酸化压裂、调剖堵水、聚合物驱油等,在这样的开采过程中势必造成采出水成分复杂化,是油田废水中的污染物成分从数量和种类上都大量增加,这种复杂成分的废水中的污染物主要为各类高分子量的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等有机成分的污染物,油田采用常规油田污水处理工艺对该类污水不能直接絮凝和水质净化,采用药剂氧化降解处理效果不明显、并且存在处理成本高的问题,采用混掺处理还会影响常规油田污水的处理,由此可见,现有的废水处理工艺难于降解油田复杂成分废水污染物,也不能对废水直接采取水质净化处理措施,更无法达到油田废水的的回用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田复杂成分废水处理系统,使处理后的油田复杂成分废水能够达到油田废水的回用标准,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同时减少油田的废水排放量。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油田复杂成分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聚结除油装置、第一输流管道、第一输送泵、第二输流管道、催化氧化装置、第三输流管道、第二输送泵、第四输流管道、混凝絮凝装置、第五输流管道、第三输送泵、第六输流管道和压力过滤装置;聚结除油装置的出流口通过第一输流管道连通第一输送泵的进流口,第一输流管道周壁设置有通至第一输流管道内部管腔内的第一加药口,第一输送泵的出流口通过第二输流管道连通催化氧化装置的进流口,第二输流管道周壁设置有通至第二输流管道内部管腔内的第二加药口,催化氧化装置的出流口通过第三输流管道连通第二输送泵的进流口,第三输流管道周壁设置有通至第三输流管道内部管腔内的第三加药口,第二输送泵的出流口通过第四输流管道连通混凝絮凝装置的进流口,混凝絮凝装置的出流口通过第五输流管道连通第三输送泵的进流口,第三输送泵的出流口通过第六输流管道连通压力过滤装置的进流口。本技术所采用的聚结除油装置利用聚结除油、催化氧化、混凝絮凝的作用去除油田作业废水中难降解的污染物,处理过的水质可以满足油田废水的回用标准,它还利用聚结除油器的材料特性,对污水(废水)中的溶解油、乳化油聚结变大。本技术投加硫酸亚铁作为催化剂,可以提高臭氧对污水中难降解污染物的氧化效率,并利用催化氧化产物与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的共同产生的混凝絮凝的作用,可以去除催化氧化产物,同时利用催化氧化产物增加混凝絮凝反应产生絮体的比重,提高水质净化时的混凝絮凝效果。本技术采用三级提升泵(输送泵)输流油田废水的工艺,可以保证处理过程中的反应动力充足,同时可利用两提升泵之间的自动控制关系,可以有效降低处理设备的容积,减少污水在处理系统的停留时间,提高反应效果。本技术所采用的压力过滤装置则可以进一步保证处理后废水能够满足油田回用指标要求。在本技术被实施时,硫酸亚铁投加点设在催化氧化装置进流口,硫酸亚铁与被第一输送泵(提升泵)向催化氧化装置进流口泵流的二次处理液相混合l_2min后再被泵入催化氧化装置,以最佳化其催化氧化效果,部分参与反应的二价铁离子可以形成氢氧化铁凝胶,对后续混凝絮凝反应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聚合氯化铝投加点设在第二输送泵(提升泵)的进流口,以提高混凝反应强度,聚丙烯酰胺投加点设在混凝絮凝装置(混凝反应设备)中部的措施可避免水力冲击过大对絮凝反应产生冲击作用,聚合氯化铝投加时间和聚丙烯酰胺投加时间的间隔时间为l_2min,以保证最佳的混凝絮凝反应最佳。本技术可以根据废水处理量的需求,将诸如聚结除油装置、催化氧化装置、混凝絮凝装置、压力过滤装置等各处理单元联接制作成移动撬装式油田复杂成分废水处理设备,方便在油田各作业措施井口间移动由处理作业措施产生的复杂成分废水,旨在节约废水的运输费用,处理后较干净的废水还可就地被回用。本技术的工艺一油田复杂成分废水处理系统的应用工艺设计合理,而且酸性药剂、硫酸亚铁、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等处理药剂成本低,可完全满足油田废水回用的标准。本技术的装置依次采用重力除油、催化氧化、混凝絮凝的工艺对油田复杂成分废水进行处理,使处理后的油田复杂成分废水能够达到油田废水的回用标准,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同时减少油田的废水排放量,填补低成本净化复杂成分废水工艺的空白。【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总体的结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油田复杂成分废水处理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聚结除油装置1、第一输流管道2、第一输送泵3、第二输流管道4、催化氧化装置5、第三输流管道6、第二输送泵7、第四输流管道8、混凝絮凝装置9、第五输流管道10、第三输送泵11、第六输流管道12和压力过滤装置13 ;聚结除油装置I的出流口通过第一输流管道2连通第一输送泵3的进流口,第一输流管道2周壁设置有通至第一输流管道2内部管腔内的第一加药口,第一输送泵3的出流口通过第二输流管道4连通催化氧化装置5的进流口,第二输流管道4周壁设置有通至第二输流管道4内部管腔内的第二加药口,催化氧化装置5的出流口通过第三输流管道6连通第二输送泵7的进流口,第三输流管道6周壁设置有通至第三输流管道6内部管腔内的第三加药口,第二输送泵7的出流口通过第四输流管道8连通混凝絮凝装置9的进流口,混凝絮凝装置9的出流口通过第五输流管道10连通第三输送泵11的进流口,第三输送泵11的出流口通过第六输流管道12连通压力过滤装置13的进流口。在催化氧化装置5内的反应室内安装着可相应在催化氧化装置反应室内释放臭氧的臭氧发生器。本技术所采用的催化氧化装置中安装有臭氧发生器,在提升泵进口投加硫酸亚铁作为催化剂,以辅助提高臭氧的催化氧化效果。【主权项】1.一种油田复杂成分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聚结除油装置(1)、第一输流管道(2)、第一输送泵(3)、第二输流管道(4)、催化氧化装置(5)、第三输流管道(6)、第二输送泵(7)、第四输流管道(8)、混凝絮凝装置(9)、第五输流管道(10)、第三输送泵(11)、第六输流管道(12)和压力过滤装置(13);聚结除油装置(I)的出流口通过第一输流管道(2)连通第一输送泵(3 )的进流口,第一输流管道(2 )周壁设置有通至第一输流管道(2 )内部管腔内的第一加药口,第一输送泵(3 )的出流口通过第二输流管道(4 )连通催化氧化装置(5 )的进流口,第二输流管道(4)周壁设置有通至第二输流管道(4)内部管腔内的第二加药口,催化氧化装置(5 )的出流口通过第三输流管道(6 )连通第二输送泵(7 )的进流口,第三输流管道(6 )周壁设置有通至第三输流管道(6 )内部管腔内的第三加药口,第二输送泵(7 )的出流口通过第四输流管道(8 )连通混凝絮凝装置(9 )的进流口,混凝絮凝装置(9 )的出流口通过第五输流管道(10)连通第三输送泵(11)的进流口,第三输送泵(11)的出流口通过第六输流管道(12)连通压力过滤装置(13)的进流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复杂成分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在催化氧化装置(5)内的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田复杂成分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聚结除油装置(1)、第一输流管道(2)、第一输送泵(3)、第二输流管道(4)、催化氧化装置(5)、第三输流管道(6)、第二输送泵(7)、第四输流管道(8)、混凝絮凝装置(9)、第五输流管道(10)、第三输送泵(11)、第六输流管道(12)和压力过滤装置(13);聚结除油装置(1)的出流口通过第一输流管道(2)连通第一输送泵(3)的进流口,第一输流管道(2)周壁设置有通至第一输流管道(2)内部管腔内的第一加药口,第一输送泵(3)的出流口通过第二输流管道(4)连通催化氧化装置(5)的进流口,第二输流管道(4)周壁设置有通至第二输流管道(4)内部管腔内的第二加药口,催化氧化装置(5)的出流口通过第三输流管道(6)连通第二输送泵(7)的进流口,第三输流管道(6)周壁设置有通至第三输流管道(6)内部管腔内的第三加药口,第二输送泵(7)的出流口通过第四输流管道(8)连通混凝絮凝装置(9)的进流口,混凝絮凝装置(9)的出流口通过第五输流管道(10)连通第三输送泵(11)的进流口,第三输送泵(11)的出流口通过第六输流管道(12)连通压力过滤装置(13)的进流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魁勇丁洪雷李冬菊李平原苏占云穆永亮何志刚司维岭宋小青陈文余昌勇颜亨兵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科力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