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小麦增产的专用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664475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1 0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促进小麦增产的专用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由下述原料制备而成:玉米秸秆15%、小麦秸秆15%、烟草秸秆15%;人粪尿5%、家畜粪便10%、中药组分5%;尿素15%、五氧化二磷10%、氧化钾5%;硼砂1%、硫酸锰2%、硫酸锌2%;该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中草药浸泡、煎煮过程、有机混肥的发酵过程、干燥,粉碎,包装过程;该复合肥料肥效高,肥力持久,可以显著增加小麦产量,并且具有抑菌杀虫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肥料
,尤其是一种促进小麦增产的专用复合肥料及其制 备方法。
技术介绍
小麦是人类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世界约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以它为主食。 小麦耐寒、耐旱,适应能力强,栽培广泛,在我国各地均有大面积种植,常年栽培面积4亿 亩。其中冬小麦占84%,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南,岷山、唐古拉山以东的黄河、淮河及长江流 域,春小麦约占16%左右,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的宁夏、青海、新疆、甘 肃、内蒙古、黑龙江等省。 作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除了土壤供给外,多数来自肥料,因此科学合理施肥 是优质、高产、高效发展小麦生产的重要方面。目前小麦施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施肥结构不 合理,过度施用尿素、碳铵等一些纯氮肥,对磷、钾肥不够重视,很少施用微肥。氮素肥料流 失快,利用率低,而氮素供给过量,小麦易表现为叶片肥大、旺长、茎杆软弱,后期则表现为 叶色浓绿、贪青、晚熟、倒伏、易染病害等;小麦对磷素敏感,早期的磷素营养对植株及根第 生长极为重要,磷充足可显著增加分蘖与次生根数,提高苗期的抗寒抗性,缺磷时,生长缓 慢,植株瘦小,不分蘖或少分蘖;叶色暗绿,茎基部及叶鞘为紫色,根系发育受到抑制,成"鸡 爪状",抽穗开花延迟,千粒重低,品质差;缺钾小麦生长迟缓,叶片细长、色黄绿,茎细弱,分 蘖横向伸展;拔节孕穗期是小麦吸收钾的高峰期,施钾肥不仅或增加小麦产量,还促进植株 健壮、穗多、籽粒饱满、减轻倒伏、增强抗病能力等作用;微量元素虽需用量少,但对小麦生 长发育至关重要。小麦缺少某种微量元素,轻则生长不良,重则严重减产。近几年,随着小 麦生产的发展,不少地方的土壤出现缺少微量元素现象,尤以缺锌,硼,锰等较重;缺锌时, 植株表现矮小,白化或死亡;缺锰时,叶面有不规则的灰色、浅黄色或浅褐色的斑点;缺硼 时导致雄性器官发育受阻,花粉败育,不能结实。 此外,由于无机肥施用简单、见效快,农民对无机肥的施用依赖较大,有机肥严重 不足,秸杆还田量减少。长期单一施用无机肥,会使土壤中有机物质补充不足,土壤有机质 含量偏低、结构变差,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从而影响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造成土壤的酸碱 性过大或过小,导致土壤板结和龟裂。 小麦病虫害也是大大影响小麦品质,造成严重产量损失的重要因素。小麦病害以 小麦纹枯病、白粉病、锈病、赤霉病发生最重;小麦虫害以小麦蚜虫、麦叶螨、吸浆虫等为害 较重,这些小麦病虫害严重影响小麦的丰产和丰收。虽然化学农药防治小麦病虫害,作用 快,效果好,使用方便,能在短期内消灭或控制大量发生的病虫害,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手 段,但化学农药性质稳定,土壤中残留累积,短期不易分解,容易造成二次环境污染问题。 目前尚无小麦专用的含中药组分的复合肥,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肥料,一方面满足 高产施肥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同时还可以有 效地防治小麦病虫害,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农作物秸杆、 人粪尿、家畜粪便、中药组分为原料,并且添加了尿素、五氧化二磷、氧化钾等无机盐,硼、 锰、锌等微量元素。该含中药组分的复合肥料肥效高,肥力持久,可以显著增加小麦产量,并 且具有抑菌杀虫效果。 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促进小麦增产的专用复合肥料,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得 到: 玉米稻杆15%、小麦稻杆15%、烟草稻杆15% ;人奠尿5%、家畜奠便10%、中药 组分5% ;尿素15%、五氧化二磷10%、氧化钾5% ;硼砂1 %、硫酸锰2%、硫酸锌2% ; 所述中药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丁香10份、紫荆皮10份、姜黄10份、巴 豆5份、乌头6份、桔梗3份、商陆6份、土槿皮7份、百部3份、藜芦8份、狼毒3份、苦参5 份、印楝10份、苦树皮5份、黄杜鹃6份、菖蒲7份、雷公藤5份、贯众5份。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促进小麦增产的专用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 以下步骤: (1)按上述的重量百分比和重量份准备原料; ⑵将称取好的中药原料:丁香、紫荆皮、姜黄、巴豆、乌头、桔梗、商陆、土槿皮、百 部、藜芦、狼毒、苦参、印楝、苦树皮、黄杜鹃、菖蒲、雷公藤、贯众放入砂锅中,加入6倍水浸 泡6个小时,然后加热2小时,滤出滤液,得滤液一,将滤渣重新放回砂锅中,加3倍水,加热 1小时,滤除滤液,得滤液二,合并滤液一和滤液二,得中药液,滤渣备用; (3)将IOOkg水加生石灰3kg搅匀备用;将玉米秸杆、小麦秸杆、烟草秸杆分别粉 碎成3厘米左右的碎段,按照1:20的比例将上述备好的生石灰水掺入粉碎好的秸杆中,堆 积秸杆20天左右,使其发酵;待秸杆发酵好后,将步骤(2)得到的滤渣粉碎后混入发酵好的 秸杆中,并将步骤(2)中得到的中药液降温至30-40°C,然后均匀喷洒到上述发酵好的秸杆 中;再将人粪尿、家畜粪便按照与上述发酵好的秸杆混合均匀后,堆闷再次发酵;每隔5天 翻料一次,共翻料4~5次,得发酵好的秸杆肥;发酵好的秸杆肥有黑色汁液和氨臭味,湿时 柔软、有弹性,干时很脆,容易破碎; (4)将步骤(3)得到的发酵好的秸杆肥转入干燥机中,干燥至含水量为15wt%,粉 碎,再加入步骤(1)中称取的尿素、五氧化二磷、氧化钾、硼砂、硫酸锰、硫酸锌混合均匀,装 袋即得促进小麦增产的专用复合肥料。 上述肥料的施用方法,其特征是,在小麦种植前,将肥料当作基肥一次施用。具体 施用方法:小麦播种前整地时,将促进小麦增产的专用复合肥料均匀撒到地表后,立即深 耕,耕深达到20~25厘米。每亩用50-70kg。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本专利技术将废弃的农作物秸杆和人粪尿、家畜粪便等发酵制得有机发酵秸杆肥, 是一种完全肥料,不仅能为小麦生长提供全面营养,促进其生长,而且有机发酵秸杆肥进入 土壤后经过分解与合成,形成土壤有机胶体,它与土壤无机胶体复合促使土壤中形成良好 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供肥能力;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复合肥料中将有机肥与无 机肥配合施用,利用率大大提高,肥效得到充分发挥,同时无机肥用量也可相应减少,降低 了农业生产成本。 2、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复合肥料中添加了对小麦生长发育起到至关重要的硼、锰、锌等 微量元素,对小麦的增产丰收发挥了重要作用;锌元素可以提高小麦根系和茎蘖的发育质 量,延长叶片的有效功能期,促进干物质的积累,增加成穗数和粒重,是制约小麦高产的主 要因素之;硼元素可以促进麦穗籽粒饱满,根系良好;锰元素可以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加功 能叶光合面积和延长光合时间,增强光合作用效率,促进光合产物的合成积累,增加小麦籽 数量。 3、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复合肥料中添加了具有杀虫抑菌作用的中药组分,使其具有肥料 功能的同时,可以有效地防治小麦病虫害,并且不会引起药物残留,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 染。中草药渣中含有多种有机养分和活性成分,主要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促进小麦增产的专用复合肥料,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得到:玉米秸秆15%、小麦秸秆15%、烟草秸秆15%;人粪尿5%、家畜粪便10%、中药组分5%;尿素15%、五氧化二磷10%、氧化钾5%;硼砂1%、硫酸锰2%、硫酸锌2%;所述中药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丁香10份、紫荆皮10份、姜黄10份、巴豆5份、乌头6份、桔梗3份、商陆6份、土槿皮7份、百部3份、藜芦8份、狼毒3份、苦参5份、印楝10份、苦树皮5份、黄杜鹃6份、菖蒲7份、雷公藤5份、贯众5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明仲子文李彦井永苹薄录吉张英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