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脱卸平衡缓冲式全自由悬挂平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6307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可脱卸平衡缓冲式全自由悬挂平板车,它是由平板,回转机构,拖柄机构,轮胎等组成的,设计的一种悬挂装置是采用双向弹簧缓冲体前、后对称布置及十字轮轴可摆结构,该结构可使车辆行驶在不平坦的道路上时,在运行方向上获得弹性减振和缓冲吸能的明显效果,同时也可使单组轮轴上获得±9°的横倾摆角,以实现平衡缓冲全自由悬挂之目的,具有设计合理,制造方便,承载能力大,双向平衡缓冲效果明显,维护保养简便等优点。(*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码头、货场、仓库等地用于无动力水平运输货物的可脱卸平衡缓冲式全自由悬挂平板车。在公知的平板车中,其轮桥悬挂装置主要是由车轴、钢板弹簧,U型螺栓等组成,也有是由车轴制成悬臂直接焊接在平板大梁上而组成钢性悬挂,其车身主体和拖挂回转机构都是采用不可脱卸的整体结构。公知的该类平板车轮桥悬挂装置承受载荷较少,耐冲击性、安全性较差,易损,同时由于不可脱卸,使得某些装卸工艺方案不能实现,且维修困难,载货运输效率不宜提高。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在轮桥悬挂上采用十字轴作为轮轴构件的平衡缓冲式全自由悬挂弹性缓冲装置,回转机构和车身主体采用鞍座结构联接,具有承载能力大,结构紧凑合理,并且有双向平衡缓冲减振效果及使用寿命长,维护方便,装载效率高,特别适用于在高低凹凸不平的场地或路面使用的可脱卸平衡缓冲式全自由悬挂平板车。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可脱卸平衡缓冲式全自由悬挂平板是由平板、悬挂装置、支撑、轮胎、旋转机构、牵引架、拖柄等构成的,其特征在于它的悬挂装置是由活动桥板、桥板轴套、桥板轴与平板上的活动桥板座相铰接,对称布置于桥板轴中心的两侧是由轮轴套、销轴将十字轮轴与活动桥板相连接,弹性缓冲体是由弹性缓冲体套,内有拉杆,拉杆的上端螺纹与上弹簧座连接,压缩弹簧装在拉杆上,位于上弹簧座和下弹簧座之间,顶套、拉杆、垫圈、调整螺母由拉杆的下端将弹性缓冲体的下端固定在活动桥板上,铰轴套、铰轴将弹性缓冲体的上端固定于平板上的弹性缓冲体座上而构成。本技术的拖柄是由拖柄架、拖柄导套,拖柄杆,拖柄杆前端装有前弹簧座,前弹簧、调节螺母,拖柄杆后端装有后弹簧,后弹簧座,衬套和加强板,拖柄杆尾端螺纹连接限位螺母而构成。本技术的回转机构是采用ZB T 72001-87专业标准件鞍式牵引车牵引座(该装置属专业标准组合件。根据标准规定由专业厂家生产制造,使用单位可购成品),并由螺栓将鞍式牵引车牵引座和牵引架相连接,在平板的车辆回转中心处焊接牵引座板及主销定位板,并由螺栓将主销固定其上,由于鞍式牵引车牵引座上装有保险锁闸,从而构成了主销与鞍式牵引车牵引座离、合的可脱卸装置。因此,本技术与公知的平板车相比,悬挂装置具有双向平衡缓冲减振效果,并具有承载能力大,结构紧凑合理,工作安全可靠,脱卸方便,牵引启止动缓冲效果明显的优点,从而克服了公知的平板车悬挂装置承受载荷较少,耐冲击性差,易损及不能脱卸回转牵引架,维修工作量大等缺点。下例附图描述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沿图1A-A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的弹性缓冲体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的拖柄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的牵引鞍座连接装置示意图。参照图1、图2、图3,可脱卸平衡缓冲式全自由悬挂平板车是由车板1、悬挂装置2、支撑3、轮胎4、旋转机构5、牵引架6、拖柄7等组成的,悬挂装置2是由活动桥板8、桥板轴套12,桥板轴13与平板1上的活动桥板座11相铰接,对称布置于桥板轴13中心的两侧是由轮轴套17,销轴19将十字轮轴16与活动桥板8相连接,并由卡板螺栓14、卡板15、垫圈18紧固,弹性缓冲体9是由弹性缓冲体套22,内有拉杆28,拉杆28的上端螺纹与上弹簧座23连接,压缩弹簧24装在拉杆28上,位于上弹簧座23和下弹簧座25之间,顶套27、拉杆28、垫圈29、调整螺母30由拉杆28的下端将弹性缓冲体9的下端固定在活动桥板8上,铰轴套20,铰轴21将弹性缓冲体9的上端固定于平板1上的弹性缓冲体座10上所构成。参照图4,拖柄7是由拖柄架31,拖柄导套41、拖柄杆35,拖柄杆35前端装有前弹簧座40,前弹簧34,拖柄杆35的后端装有后弹簧33,后弹簧座38,衬套32和加强板37,在前弹簧34和后弹簧33当中装有调节螺母39,拖柄杆35尾端的螺纹连接螺母36而构成。参照图5,回转机构5是采用ZB T 72001-87专业标准件鞍式牵引车牵引座43(该装置属专业标准组合件。根据标准规定由专业厂家生产制造,使用单位可购成品),并由螺栓48将鞍式牵引车牵引座43和牵引架6相连接,在平板1的车辆回转中心处焊接牵引座板42及主销定位板47,并由螺栓46将主销45固定其上,由于鞍式牵引车牵引座43上装有保险锁闸44,从而构成了主销45与鞍式牵引车牵引座43离、合的可脱卸装置。当桥板轴13的前端轮胎4(指运行方向)受到不平路面向上冲力时,(参照图1、图3),该端轮胎4向上运动并带动活动桥板8向上位移,从而由活动桥板8顶推桥板轴13的前端弹性缓冲体9的顶套27和下弹簧垫25向上压缩弹簧24,此时桥板轴13的后端由于活动桥板8铰接于活动桥板座10上,使后端向下位移,从而实现由活动桥板8下拉圆螺母30并通过螺纹连接的后端弹性缓冲体9的拉杆28拉动上弹簧座23,使弹簧24受力后向下压缩,这一组前后对称的弹性缓冲体9相互反向压缩的过程,也就是实现弹性减振、吸能,缓冲的过程。当这一组前后对称的弹性缓冲体9的弹性趋于相互平衡时,就停止运动,从而实现运行方向上的悬挂缓冲平衡。本技术在垂直于运行方向上也能获得缓冲平衡,(参照图2),十字轮轴16通过轮轴套17和销轴19铰接于活动桥板8的轮轴槽孔上,因而具有横倾作用,当安装在十字轴16两端的轮胎任意一端受力横倾时,十字轮轴16也作相应的横倾,直至二轮受力平衡,为此从结构上保证并实现了平板车的平衡缓冲式全自由悬挂。本技术拖柄7的缓冲工作原理为(参照图4),当拖柄杆35受到牵引力的作用而受拉时,拖柄杆35受拉的力经调节螺母39传递到前弹簧34上,前弹簧34受拉而压缩,当前弹簧34形变力被牵引力压缩到大于运行阻力时,本技术就被拖动向前运行,在停止运行时由于惯性而产生止动力,此时后弹簧33受到由拖柄架31传来的冲力,由于后弹簧33的前部被限位螺母39限位而被压缩,前弹簧34和后弹簧33的压缩过程达到了拖柄的缓冲减振效果。本技术的可脱卸机构工作原理(参照图5),通过将安装在牵引架6上的ZB T 72001-87标准鞍式牵引车牵引座43上的保险锁闸44,由固定于平板1上的主销45插入鞍式牵引车牵引座43的旋转槽孔中来实现主销45与鞍式牵引车牵引座43的脱开和组合。权利要求1.一种可脱卸平衡缓冲式全自由悬挂平板车,主要是由平板1、悬挂装置2、支撑3、轮胎4、旋转机构5、牵引架6、拖柄7等组成的,其特征在于它的悬挂装置2是由活动桥板8、桥板轴套12、桥板轴13与平板1上的活动桥板座11相铰接,对称布置于、桥板轴13中心的两侧是由轮轴套17、销轴19将十字轮轴16与活动桥板8相连接,并由卡板螺栓14、卡板15、垫圈18紧固,弹性缓冲体9是由弹性缓冲体套22,内有拉杆28,拉杆28的上端螺纹与上弹簧座23连接,压缩弹簧24装在拉杆28上,位于上弹簧座23和下弹簧座25之间,由拼帽26锁定,顶套27,拉杆28、垫圈29、调整螺母30由拉杆28的下端将弹性缓冲体9的下端固定在活动桥板8上,铰轴套20、铰轴21将弹性缓冲体9的上端固定于平板1上的弹性缓冲体座10上而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脱卸平衡缓冲式全自由悬挂平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柄7是由拖柄架31、拖柄导套41、拖柄杆35、拖柄杆35前端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脱卸平衡缓冲式全自由悬挂平板车,主要是由平板1、悬挂装置2、支撑3、轮胎4、旋转机构5、牵引架6、拖柄7等组成的,其特征在于:它的悬挂装置2是由活动桥板8、桥板轴套12、桥板轴13与平板1上的活动桥板座11相铰接,对称布置于桥板轴13中心的两侧是由轮轴套17、销轴19将十字轮轴16与活动桥板8相连接,并由卡板螺栓14、卡板15、垫圈18紧固,弹性缓冲体9是由弹性缓冲体套22,内有拉杆28,拉杆28的上端螺纹与上弹簧座23连接,压缩弹簧24装在拉杆28上,位于上弹簧座23和下弹簧座25之间,由拼帽26锁定,顶套27,拉杆28、垫圈29、调整螺母30由拉杆28的下端将弹性缓冲体9的下端固定在活动桥板8上,铰轴套20、铰轴21将弹性缓冲体9的上端固定于平板1上的弹性缓冲体座10上而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锡芳周志木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港务局通州港务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