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士召专利>正文

一种供电系统电力电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65543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26 05: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供电系统电力电缆,属于电力电缆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电缆表面挂雪易导致断线的问题。本供电系统电力电缆包括具有外护套一的电缆本体,还包括加强线,加强线包括钢绞线和包覆在钢绞线外部的外护套二,外护套一和外护套二通过连接部平行连接,且连接部上沿连接部长度方向间隔设有穿孔,还包括发热线,发热线依次穿过穿孔并螺旋缠绕在外护套一外侧上,外护套一内还设有加强芯,加强芯一端连接有拉力检测装置。可在高积雪地区改装本电缆,将发热线穿过穿孔并螺旋缠绕在外护套一外侧,若电缆上积雪,拉力检测装置检测到加强芯拉力过大,通过发热线发热使电缆上的积雪快速融化,从而起到保护电缆的作用,发热线还可拆卸十分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供电系统
,涉及一种供电系统电力电缆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中国电力工业、数据通信业、城市轨道交通业、汽车业以及船舶制造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对电线电缆的需求也迅速增长,未来电线电缆业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然而,电缆的工作环境是多变的,电缆一旦遭到破坏,立即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不便。仅以电力行业为例,电缆在高寒地区遇风雪、冻雨时,常发生电缆覆冰现象,造成倒杆、倒基、铁塔坍塌、断线等事故,无法正常供电,甚至造成大面积停电,对电网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强度更高,能方便改装且具有升温加热功能的供电系统电力电缆。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供电系统电力电缆,包括具有外护套一的电缆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线,所述的加强线包括钢绞线和包覆在钢绞线外部的外护套二,所述的外护套一和外护套二通过连接部平行连接,且连接部上沿连接部长度方向间隔设有穿孔,还包括发热线,所述的发热线依次穿过所述的穿孔并螺旋缠绕在外护套一外侧上,所述的外护套一内还设有加强芯,所述的加强芯一端连接有拉力检测装置。相较传统的电缆,本电缆由于外护套一和外护套二通过连接部平行连接,因此整体强度更高,而且在外护套一内设有加强芯起到了增加整体强度的作用;可以在高积雪地区改装本电缆,将发热线穿过穿孔并螺旋缠绕在外护套一外侧上,若电缆上积雪过多,拉力检测装置检测到加强芯拉力过大,通过发热线发热使电缆上的积雪快速融化,从而起到保护电缆的作用,而且发热线还可以拆卸,十分灵活,而具体通过拉力检测装置检测加强芯拉力变化,以及拉力检测装置控制发热线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在上述的一种供电系统电力电缆中,所述的电缆本体由外到内依次包括外护套一、包带层和填充层,所述的填充层内设有若干电缆单元和所述的加强芯,所述的电缆单元由外向内依次包括铜带屏蔽层,绝缘屏蔽层、绝缘层、导体屏蔽层和导体。在上述的一种供电系统电力电缆中,所述的填充层为耐火玻璃纤维材料制成,所述的绝缘层为泡沫交联聚乙烯,所述的加强芯为碳纤维加强芯,所述的发热线为碳纤维发热线。采用碳纤维使得电缆强度更高。在上述的一种供电系统电力电缆中,所述的外护套一、外护套二和连接部为一体结构且均为PE材料制成。因此整体结构更加稳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相较传统的电缆,本电缆由于外护套一和外护套二通过连接部平行连接,因此整体强度更高,而且在外护套一内设有加强芯起到了增加整体强度的作用;可以在高积雪地区改装本电缆,将发热线穿过穿孔并螺旋缠绕在外护套一外侧上,若电缆上积雪过多,拉力检测装置检测到加强芯拉力过大,通过发热线发热使电缆上的积雪快速融化,从而起到保护电缆的作用,而且发热线还可以拆卸,十分灵活,而具体通过拉力检测装置检测加强芯拉力变化,以及拉力检测装置控制发热线可以采用现有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本电缆拆卸发热线后剖视图。图2是本电缆拆卸发热线后侧视图。图3是本电缆安装发热线后侧视图。图中,1、电缆本体;11、外护套一 ;12、包带层;13、填充层;14、铜带屏蔽层;15、绝缘屏蔽层;16、绝缘层;17、导体屏蔽层;18、导体;19、加强芯;2、加强线;21、外护套二 ;22、钢绞线;3、连接部;31、穿孔;4、发热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技术一种供电系统电力电缆,包括具有外护套一 11的电缆本体I,还包括加强线2,加强线2包括钢绞线22和包覆在钢绞线22外部的外护套二 21,外护套一 11和外护套二 21通过连接部3平行连接,且连接部3上沿连接部3长度方向间隔设有穿孔31,还包括发热线4,发热线4依次穿过穿孔31并螺旋缠绕在外护套一 11外侧上,外护套一 11内还设有加强芯19,加强芯19 一端连接有拉力检测装置。进一步的,电缆本体I由外到内依次包括外护套一 11、包带层12和填充层13,填充层13内设有若干电缆单元和加强芯19,电缆单元由外向内依次包括铜带屏蔽层14,绝缘屏蔽层15、绝缘层16、导体屏蔽层17和导体18。填充层13为耐火玻璃纤维材料制成,绝缘层16为泡沫交联聚乙烯,加强芯19为碳纤维加强芯,发热线4为碳纤维发热线。外护套一11、外护套二 21和连接部3为一体结构且均为PE材料制成。相较传统的电缆,本电缆由于外护套一 11和外护套二 21通过连接部3平行连接,因此整体强度更高,而且在外护套一 11内设有加强芯19起到了增加整体强度的作用;可以在高积雪地区改装本电缆,将发热线4穿过穿孔31并螺旋缠绕在外护套一 11外侧上,若电缆上积雪过多,拉力检测装置检测到加强芯19拉力过大,通过发热线4发热使电缆上的积雪快速融化,从而起到保护电缆的作用,而且发热线4还可以拆卸,十分灵活,而具体通过拉力检测装置检测加强芯19拉力变化,以及拉力检测装置控制发热线4可以采用现有技术。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电缆本体1、外护套一 11、包带层12、填充层13、铜带屏蔽层14、绝缘屏蔽层15、绝缘层16、导体屏蔽层17、导体18、加强芯19、加强线2、外护套二 21、钢绞线22、连接部3、穿孔31、发热线4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主权项】1.一种供电系统电力电缆,包括具有外护套一(11)的电缆本体(I),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线(2),所述的加强线(2)包括钢绞线(22)和包覆在钢绞线(22)外部的外护套二(21),所述的外护套一(11)和外护套二(21)通过连接部(3)平行连接,且连接部(3)上沿连接部(3)长度方向间隔设有穿孔(31),还包括发热线(4),所述的发热线(4)依次穿过所述的穿孔(31)并螺旋缠绕在外护套一(11)外侧上,所述的外护套一(11)内还设有加强芯(19),所述的加强芯(19) 一端连接有拉力检测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电系统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缆本体(I)由外到内依次包括外护套一(11)、包带层(12)和填充层(13),所述的填充层(13)内设有若干电缆单元和所述的加强芯(19),所述的电缆单元由外向内依次包括铜带屏蔽层(14),绝缘屏蔽层(15)、绝缘层(16)、导体屏蔽层(17)和导体(1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供电系统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层(13)为耐火玻璃纤维材料制成,所述的绝缘层(16)为泡沫交联聚乙烯,所述的加强芯(19)为碳纤维加强芯,所述的发热线(4)为碳纤维发热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供电系统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护套一(11)、外护套二(21)和连接部(3)为一体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供电系统电力电缆,包括具有外护套一(11)的电缆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线(2),所述的加强线(2)包括钢绞线(22)和包覆在钢绞线(22)外部的外护套二(21),所述的外护套一(11)和外护套二(21)通过连接部(3)平行连接,且连接部(3)上沿连接部(3)长度方向间隔设有穿孔(31),还包括发热线(4),所述的发热线(4)依次穿过所述的穿孔(31)并螺旋缠绕在外护套一(11)外侧上,所述的外护套一(11)内还设有加强芯(19),所述的加强芯(19)一端连接有拉力检测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士召张丽尹长征吴明
申请(专利权)人:李士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