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钢筋焊接设备的辅助工装,具体涉及一种钢筋对焊夹具,包括支座上设置的第一夹持单元和第二夹持单元,所述第一夹持单元和第二加持单元均由彼此开合式设置的两块夹板构成,所述第一夹持单元和第二夹持单元将两根钢筋夹紧时该两根钢筋共线,所述第一夹持单元和第二夹持单元中至少有一个为往复运动设置且往复运动的方向与钢筋轴线方向平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两片开合式设置的夹板对钢筋进行夹持,不仅能够减轻夹头的重量,而且可以在夹板上设置凹槽,进而使钢筋夹持的更加稳固。(*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钢筋焊接设备的辅助工装,具体涉及一种钢筋对焊夹具。
技术介绍
钢筋对焊是指将两根钢筋同轴焊接以延长钢筋的长度,钢筋对焊一般采用埋弧焊的焊接工艺,最大程度保证钢筋接头的外观质量。钢筋对焊常用于建筑行业中,为保证建设进度,一般要求要在现场对钢筋实施焊接,然而建设工地的施工环境一般较为复杂,因此要对钢筋实施焊接就必须要有一种轻巧且安装方便的焊接夹具。现有技术中的钢筋对焊夹具大都采用铸铁结构的夹头,同时传动结构较为笨重,体积较大,无论是携带或安装都及其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操作且稳定性较好的多功能、轻量化的钢筋对焊夹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筋对焊夹具,包括支座上设置的第一夹持单元和第二夹持单元,所述第一夹持单元和第二加持单元均由彼此开合式设置的两块夹板构成,所述第一夹持单元和第二夹持单元将两根钢筋夹紧时该两根钢筋共线,所述第一夹持单元和第二夹持单元中至少有一个为往复运动设置且往复运动的方向与钢筋轴线方向平行。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采用两片开合式设置的夹板对钢筋进行夹持,不仅能够减轻夹头的重量,而且可以在夹板上设置凹槽,进而使钢筋夹持的更加稳固,另外,本技术将焊机电源接在夹持单元上,只需控制两夹持单元之间的距离,使两根钢筋接头足够接近,就能自动产生电火花,进而实现自动焊接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处于夹持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未处于夹持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一、第二夹持单元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所示,一种钢筋对焊夹具,包括支座10上设置的第一夹持单元Ila和第二夹持单元I Ib,所述第一夹持单元I Ia和第二加持单元I Ib均由彼此开合式设置的两块夹板构成,所述第一夹持单元Ila和第二夹持单元Ilb将两根钢筋20a、20b夹紧时该两根钢筋20a、20b共线,所述第一夹持单元Ila和第二夹持单元Ilb中至少有一个为往复运动设置且往复运动的方向与钢筋20a、20b轴线方向平行。进一步的,所述支座10包括一段槽钢,所述第一夹持单元I Ia和第二夹持单元Ilb均安装在槽钢底板背面,所述槽钢的底板上设有腰形孔12,所述腰形孔12的长度方向沿槽钢长度方向布置,所述槽钢的槽型内设有滑块16,所述滑块16与槽钢内壁构成限位导向配合,所述滑块16底部设有贯穿所述腰形孔12并与所述第一夹持单元Ila固接的导柱,所述支座10上还设有用于驱动滑块16使其在槽钢内往复运动的驱动单元。本技术的支座10本体采用槽钢结构,一方面减轻了夹具本身的重量,同时又可以将传动结构容置于槽钢的槽型内部,使结构更加紧凑。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丝杠17以及嵌套在滑块16内的螺母,所述丝杠17沿槽钢长度方向容置于槽钢的槽型内,所述槽钢的槽型内还设有支架101,所述丝杠17与支架101构成周向转动、轴向固定的限位配合,所述丝杠17与螺母构成螺纹传动配合。如图4所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夹持单元Ila和第二夹持单元Ilb均由一块异型角钢111和一块异型钢板112构成,所述异型角钢111的其中一侧板面安装在支座10上,另一侧板面悬伸设置,该悬伸段板面上转动设置有螺杆113,所述螺杆113与异型钢板112上开设的螺纹孔构成螺纹传动配合,所述异型角钢111的悬伸段板体及异型钢板112上设有相互对应的条槽,所述条槽沿槽钢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螺杆113端部设有拧紧手柄114。进一步的,所述异型钢板112的内侧边缘设有指向槽钢底板的凸伸单元115,所述异型角钢111与槽钢贴合的一侧板面上设有平行于螺杆113的导槽116,所述凸伸单元115与导槽116构成限位导向配合。在旋转螺杆113将钢筋20a、20b夹紧的过程中,凸伸单元115与导槽116之间的限位配合能够防止异型钢板112跟随螺杆113转动。进一步的,所述异型钢板112内侧边缘设有间断式的翻边117,各翻边117之间未弯折的板体即构成所述凸伸单元115,所述翻边117与角钢111的其中一侧板体即固定在槽钢底板上的板体贴合。异型钢板112采用冲压成型,结构轻便,另外,翻边117与异型角钢111贴合能够起到辅助限位的作用,使异型钢板112的上下移动更加平稳。进一步的,为了方便携带,本技术的夹具在支座10上还设有手柄15,所述手柄15安装在槽钢的一端。实施例1如图2所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架101上还设有转轴18,所述转轴18垂直于槽钢底板设置,所述转轴18与丝杠17之间通过锥齿轮构成传动配合,所述转轴18延伸至槽钢的槽口处且在该槽口处设有用于驱动转轴18转动的旋转手柄19。该实施例采用手工驱动调节两夹持单元之间的距离,其优点在于:结构轻便,操作简单,能够适应复杂的工况。实施例2如图5所示,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槽钢的槽型内还设有电机103,所述电机103安装在绝缘壳102内,所述绝缘壳102贴附槽钢内壁设置,所述电机103的主轴与丝杠17同步转动连接,所述电机103为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所述第一夹持单元Ila和第二夹持单元Ilb均由导电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夹持单元Ilb与焊机的电源正极相连,所述第二夹持单元Ilb与槽钢底板之间设有绝缘板13。该实施例的优点在于能够实施自动焊接的功能,自动焊的具体操作过程如下:将焊机的电源正负极与第一、第二夹持单元IlaUlb相连,第一、第二夹持单元IlaUlb将电流传导到钢筋20a、20b上,此时,通过电机103控制两钢筋20a、20b靠近,加上助焊剂,使电机模拟人工操作程序即可实现自动焊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其中一段待焊接钢筋20b往往预埋在混凝土中,相当于直接接地,将第二夹持单元Ilb夹在该预埋钢筋20b上,此时整个夹具即可固定,然后再将另一段钢筋20a夹在第一夹持单元Ila上,同时将装有助焊剂和焊渣的焊盒套在两根钢筋20a、20b的接头处,使两钢筋的接头埋在助焊剂和焊渣中,然后将第一夹持单元Ila与焊机电源正极相连,再启动电机实现自动电渣焊。【主权项】1.一种钢筋对焊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10)上设置的第一夹持单元(Ila)和第二夹持单元(11b),所述第一夹持单元(Ila)和第二加持单元(Ilb)均由彼此开合式设置的两块夹板构成,所述第一夹持单元(Ila)和第二夹持单元(Ilb)将两根钢筋(20a、20b)夹紧时该两根钢筋(20a、20b)共线,所述第一夹持单元(Ila)和第二夹持单元(Ilb)中至少有一个为往复运动设置且往复运动的方向与钢筋(20a、20b)轴线方向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对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0)包括一段槽钢,所述第一夹持单元(Ila)和第二夹持单元(Ilb)均安装在槽钢底板背面,所述槽钢的底板上设有腰形孔(12),所述腰形孔(12)的长度方向沿槽钢长度方向布置,所述槽钢的槽型内设有滑块(16),所述滑块(16)与槽钢内壁构成限位导向配合,所述滑块(16)底部设有贯穿所述腰形孔(12)并与所述第一夹持单元(Ila)固接的导柱,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筋对焊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10)上设置的第一夹持单元(11a)和第二夹持单元(11b),所述第一夹持单元(11a)和第二加持单元(11b)均由彼此开合式设置的两块夹板构成,所述第一夹持单元(11a)和第二夹持单元(11b)将两根钢筋(20a、20b)夹紧时该两根钢筋(20a、20b)共线,所述第一夹持单元(11a)和第二夹持单元(11b)中至少有一个为往复运动设置且往复运动的方向与钢筋(20a、20b)轴线方向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永振,黄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易特流焊割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