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病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51577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25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病床,包括床架和床板,所述床架表面设置有床垫,所述床垫上设置有便盆口,所述便盆口内设置有垫块,所述便盆口对应的床板上设置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一侧的床板上设置有旋转挡板,另一侧的床板上设置有支撑块,所述床架两侧均匀设置有若干插管座,所述相邻的两个插管座内分别设有两个支撑管,所述的两个支撑管上部均设置有弯曲部并且顶部固定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通过拉绳与圆形拉环连接,所述连接部端部设置有吊钩,所述床架尾端的床腿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内藏式拉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辅助功能,并且提高陪护者的陪护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病床
技术介绍
现在病房中使用的病床一般都是按照轻度病症或者微重病症设计的,其无法满足一些特殊情况的使用,例如病人无法动弹,大小便无法自理又不能说话时,容易弄脏床垫被褥。并且病床本身不带健身恢复器材,对一些需要自身辅助运动治疗的病人来说较为麻烦。住院后常常需要人陪护,而现在的陪护都是使用可折叠的躺椅,其为了不占地,所以宽度小,对陪护着的睡眠质量大打折扣,陪护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病床,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辅助功能,并且提高陪护者的陪护效率。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病床,包括床架和床板,所述床架表面设置有床垫,所述床垫上设置有便盆口,所述便盆口内设置有垫块,所述便盆口对应的床板上设置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一侧的床板上设置有旋转挡板,另一侧的床板上设置有支撑块,所述床架两侧均匀设置有若干插管座,所述相邻的两个插管座内分别设有两个支撑管,所述的两个支撑管上部均设置有弯曲部并且顶部固定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通过拉绳与圆形拉环连接,所述连接部端部设置有吊钩,所述床架尾端的床腿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内藏式拉床。进一步的,所述床板由上段床体和下段床体连接组成,所述上段床体和下段床体均通过驱动装置与电动控制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床垫由上段垫和下段垫连接组成,所述下段垫表面位于上段垫一侧设置有便盆口。进一步的,所述内藏式拉床由若干平行设置的主梁和连接相邻两个主梁的伸缩架连接组成,所述主梁两端底部均设置有折叠脚。进一步的,所述避让孔下方的床架上设置有放置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床垫整体设计,能灵活运用,提高舒适度。2、将陪护用的椅子整合一起,提高病房利用率,并且也能增加大小,给陪护人员提供更舒适的陪护环境,提高陪护效果。3、两个支撑管既能起到挂输液袋的功能,也能提供部分恢复训练和骨科用固定肢体,增加病床功能,利于普遍使用。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支撑管部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一种新型病床,包括床架I和床板2,床架表面设置有床垫3,床垫上设置有便盆口 4,便盆口内设置有垫块5,便盆口对应的床板上设置有避让孔6,避让孔一侧的床板上设置有旋转挡板7,另一侧的床板上设置有支撑块8,床架两侧均匀设置有若干插管座9,相邻的两个插管座内分别设有两个支撑管10,两个支撑管上部均设置有弯曲部101并且顶部固定形成连接部102,连接部上通过拉绳103与圆形拉环104连接,连接部端部设置有吊钩105,床架尾端的床腿上设置有导轨,导轨上设置有内藏式拉床11。其中,床板由上段床体21和下段床体22连接组成,上段床体和下段床体均通过驱动装置23与电动控制器24连接,方便病人躺卧。床垫由上段垫31和下段垫32连接组成,下段垫表面位于上段垫一侧设置有便盆口,在上段床体翻转时,位置设置能使病人像家中坐便器一样,提升使用感觉。内藏式拉床由若干平行设置的主梁111和连接相邻两个主梁的伸缩架112连接组成,主梁两端底部均设置有折叠脚113,方便折叠起来,通过轨道内藏在床架底部,提高空间利用率。避让孔下方的床架上设置有放置板,便于将便盆放置在便盆口下方,方便定位,不易洒落在地上。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病人下床方便时,垫块不取出,垫块底部由支撑块和旋转挡板的配合,即旋转挡板旋转至支撑块和床板之间,重量均由支撑块支撑,所以垫块不下落,整个床垫为一个整体,当不方便时或者需要方便时,将垫块拿走,将便盆放置在放置板上,拨开旋转挡板即可。两个支撑管能插设在不同位置的两个插管座内,提供挂吊瓶,手拉用力恢复,脚的固定等等,方便病人使用。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主权项】1.一种新型病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架和床板,所述床架表面设置有床垫,所述床垫上设置有便盆口,所述便盆口内设置有垫块,所述便盆口对应的床板上设置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一侧的床板上设置有旋转挡板,另一侧的床板上设置有支撑块,所述床架两侧均匀设置有若干插管座,所述相邻的两个插管座内分别设有两个支撑管,所述的两个支撑管上部均设置有弯曲部并且顶部固定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通过拉绳与圆形拉环连接,所述连接部端部设置有吊钩,所述床架尾端的床腿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内藏式拉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由上段床体和下段床体连接组成,所述上段床体和下段床体均通过驱动装置与电动控制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由上段垫和下段垫连接组成,所述下段垫表面位于上段垫一侧设置有便盆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藏式拉床由若干平行设置的主梁和连接相邻两个主梁的伸缩架连接组成,所述主梁两端底部均设置有折叠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孔下方的床架上设置有放置板。【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病床,包括床架和床板,所述床架表面设置有床垫,所述床垫上设置有便盆口,所述便盆口内设置有垫块,所述便盆口对应的床板上设置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一侧的床板上设置有旋转挡板,另一侧的床板上设置有支撑块,所述床架两侧均匀设置有若干插管座,所述相邻的两个插管座内分别设有两个支撑管,所述的两个支撑管上部均设置有弯曲部并且顶部固定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通过拉绳与圆形拉环连接,所述连接部端部设置有吊钩,所述床架尾端的床腿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内藏式拉床。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辅助功能,并且提高陪护者的陪护效率。【IPC分类】A61G7-015, A61G7-05, A61G7-02【公开号】CN204411144【申请号】CN201520039687【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病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架和床板,所述床架表面设置有床垫,所述床垫上设置有便盆口,所述便盆口内设置有垫块,所述便盆口对应的床板上设置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一侧的床板上设置有旋转挡板,另一侧的床板上设置有支撑块,所述床架两侧均匀设置有若干插管座,所述相邻的两个插管座内分别设有两个支撑管,所述的两个支撑管上部均设置有弯曲部并且顶部固定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通过拉绳与圆形拉环连接,所述连接部端部设置有吊钩,所述床架尾端的床腿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内藏式拉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爱斌王瑞刚赵春香冯凯范亚霞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联合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