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子皮向台基条移送蜜蜂幼虫的移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47953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25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从子皮向台基条移送蜜蜂幼虫的移虫机,所述移虫机包括安装底座、移虫装置、子皮承载机构和台基条承载机构,子皮承载机构处在移虫机底部,台基条承载机构处在子皮承载机构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基于子皮上具有中心距与台基条上呈矩阵排列的穴孔的中心距一致的呈矩阵排列的产卵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移虫工作头通过直上直下的二维运动即能将子皮上的产卵穴分批取、移虫到台基条上的穴孔中,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简单,操作十分方便,能够用最少的动作将蜜蜂幼虫从子皮的产卵穴移送到台基条的穴孔中,并且,对于子皮中的这种极细小蜜蜂幼虫,采用直上直下的取虫方式,速度快工作效率高,且不会伤虫,确保机械化生产的顺利连续进行和蜂王浆的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养蜂业的机械化生产装备,尤其涉及从子皮向台基条移送蜜蜂幼虫的移虫机
技术介绍
蜂王浆是蜜蜂巢中培育幼虫的青年工蜂咽头腺的分泌物,是供给将要变成蜂王的幼虫的食物,是一种极富营养价值的重要蜂产品。在蜂王浆生产过程中,需要有数次的移虫过程,包括将子皮的产卵穴中的蜜蜂幼虫移至台基条的穴孔中,再在挖浆前,将台基条的穴孔中的幼虫移出台基条。其中,从台基条的穴孔中移出的幼虫及从子皮的产卵穴中移出的蜜蜂幼虫,虽均称为幼虫,两者却相差巨大。从台基条的穴孔中移出的幼虫实际是蛹,虫长近I厘米或更长且粗大,而从子皮的产卵穴中移出的蜜蜂幼虫,体长仅2、3毫米,且极细,类似于虫卵,再加上所沾之浆,两者无论从重量还是从体积来说,都完全不同。且台基条的穴孔和子皮的产卵穴大小不同、排列方式也不同,将从子皮的产卵穴中移出蜜蜂幼虫防到台基条的穴孔中的工作和从台基条的穴孔中移出的幼虫的工作存在很大不同,与台基条的台穴数量相比,子皮上的产卵穴的数量更巨大,且排列密集、所移之虫细小,一旦操作不当,会使幼虫被伤害,导致蜂王浆产量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从子皮向台基条移送蜜蜂幼虫的移虫机,其基于台基条上的穴孔的中心距和子皮上的产卵穴的中心距一致,结构简单,容易操作,工作效率高。为此,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从子皮向台基条移送蜜蜂幼虫的移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虫机包括安装底座、移虫装置、子皮承载机构和台基条承载机构,子皮承载机构处在移虫机底部,台基条承载机构处在子皮承载机构的上方;所述移虫装置包括排数与台基条上穴孔排数相等的多排移虫工作头,所述移虫工作头具有柔性的头部,所述柔性的头部被压或被侧推时能够弯曲,所述移虫工作头处在第一升降机构中而能被其带动升降;每排移虫工作头还配设有刮虫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中还设置有第二升降机构,所述刮虫机构处在第二升降机构中,所述刮虫机构既能与第二升降机构一起由第一升降机构带动升降又能由第二升降机构带动而升降;相邻排移虫工作头的间距与台基条的相邻排穴孔之间的中心距相一致;同一排的移虫工作头一一对应台基条上的同一排穴孔;所述台基条承载机构为活动的或中间空开的承载机构,能使所述台基条位移至移虫工作头的下方并得到该承载机构的承载,又使得移虫工作头能够从上往下伸入到子皮上以及在S虫后提升回复;所述子皮承载机构为能前后活动的承载机构,使所述子皮能位移至移虫工作头的下方并得到该承载机构的承载;所述子皮承载机构和台基条承载机构上分别设置子皮定位结构和台基条定位结构,使得所有移虫工作头既能分别对准到子皮上产卵穴上取虫又能分别对准台基条上的穴孔以便所取之虫能落入台基条穴孔。在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移虫工作头包括刚性连接臂以及柔性塑料片头,且所述柔性塑料片头的设置姿态是其正面对着并靠近产卵穴的前部或后部。所述柔性塑料片头的长度介于产卵穴的边壁到产卵穴中心的距离与横跨产卵穴的距离之间。所述柔性塑料片头的厚度向着头部方向渐薄。所述刮虫机构为并列的两根横向钢丝,移虫工作头穿插在两个横向钢丝之间。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升降体,所述两排移虫工作头安装在升降体的下部;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由第二弹簧支撑在升降体上,所述升降体由第一弹簧支撑在移虫机的安装底座上。所述移虫机还设有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的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包括水平横轴以及固连在水平横轴上的第一手柄和压杆,所述压杆用于作用于第一升降机构而使升降体下降及在升降体上升时带动水平横轴和第一手柄复位;所述操作机构还设有活套在水平横轴上的第二手柄,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具有处在升降体上方的受力部位,第二手柄靠在受力部位上,所述受力部位受第二手柄作用而带动第二升降机构下降。所述台基条承载机构为移动承载板或架,安装底座上安装有移动承载板或架的导向机构,使所述移动承载板或架能从移虫机的操作端向前移动至移虫工作头的下方。移虫机底部具有贯通空间,以供子皮前后运动;所述移虫机还设有子皮承载机构前后方向上运动的定位机构,其提供多个定位位置,使子皮上以排数与台基条上穴孔排数相等的产卵穴为一组,一组一组地进入所述移虫工作头的下方。所述子皮承载机构前后方向上运动的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子皮承载机构上的沿所述前后方向排列的多个定位孔以及固定在安装底座上的与定位孔配合的弹性顶头。本技术基于子皮上具有中心距与台基条上呈矩阵排列的穴孔的中心距一致的呈矩阵排列的产卵穴。本技术移虫工作头通过直上直下的二维运动即能将子皮上的产卵穴分批取、移虫到台基条上的穴孔中,使得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简单,操作十分方便,能够用最少的动作将蜜蜂幼虫从子皮的产卵穴移送到台基条的穴孔中,并且,对于子皮中的这种极细小蜜蜂幼虫,采用直上直下的取虫方式,速度快工作效率高,且不会伤虫,确保机械化生产的顺利连续进行和蜂王浆的产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准备向台基条上的穴孔移虫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移虫时的示意图。图4为整张子皮的示意图。图5为移动工作头从进入产卵穴、弯曲舀虫、带虫提升到移虫后这一系列过程中的状态变化图。图6a为安装移动工作头的机构的侧视图。图6b为安装移动工作头的机构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本技术所提供的从子皮100向台基条200移送蜜蜂幼虫300的移虫机包括安装底座1、移虫装置、子皮承载机构和台基条承载机构,子皮承载机构处在移虫机底部,台基条承载机构处在子皮承载机构的上方。本技术基于子皮上具有中心距与台基条上呈矩阵排列的穴孔201的中心距一致的呈矩阵排列的产卵穴101。子皮100可以是其上的产卵穴排数与台基条上的穴孔排数相等的子皮条(见图1上的子皮100),也可以是其上的产卵穴排数成倍于台基条上穴孔排数的片状子皮(见图4上的子皮100),对于后者,移虫机底部具有贯通空间,以供子皮100前后运动。所述移虫装置包括两排移虫工作头2 (台基条有2排穴孔),所述移虫工作头具有柔性的头部,所述头部被压或被侧推时能够弯曲,所述移虫工作头2处在第一升降机构中而能被其带动升降;每排移虫工作头2还配设有刮虫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中还设置有第二升降机构,所述刮虫机构处在第二升降机构中,所述刮虫机构既能与第二升降机构一起由第一升降机构带动升降又能由第二升降机构带动而升降。相邻排移虫工作头的间距与台基条的相邻排穴孔之间的中心距相一致;同一排的移虫工作头一一对应台基条上的同一排穴孔;所述台基条承载机构为可活动的承载机构,在本实施例中,采用能够搁放台基条200的可移动的承载板或承载架3,安装底座I上安装有移动承载板或承载架3的导向机构,导向机构是架空安装的左右两根导杆或导轨31,使所述移动承载板或承载架3能从移虫机的操作端也即面向操作者的这一侧向前移动至移虫工作头2的下方。或者所述承载板或承载架3是中间空开的,只有两侧的移动支座,只要能让台基条200搁放,能承载台基条200即可。这样,能使所述台基条能得到该承载机构的承载,位移至移虫工作头的下方并能从移虫工作头下方移开或不遮挡移虫工作头,使移虫工作头能够从上往下伸入到子皮上以及在S虫后提升回复。所述子皮承载机构为能前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从子皮向台基条移送蜜蜂幼虫的移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虫机包括安装底座、移虫装置、子皮承载机构和台基条承载机构,子皮承载机构处在移虫机底部,台基条承载机构处在子皮承载机构的上方;所述移虫装置包括排数与台基条上穴孔排数相等的多排移虫工作头,所述移虫工作头具有柔性的头部,所述柔性的头部被压或被侧推时能够弯曲,所述移虫工作头处在第一升降机构中而能被其带动升降;每排移虫工作头还配设有刮虫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中还设置有第二升降机构,所述刮虫机构处在第二升降机构中,所述刮虫机构既能与第二升降机构一起由第一升降机构带动升降又能由第二升降机构带动而升降;相邻排移虫工作头的间距与台基条的相邻排穴孔之间的中心距相一致;同一排的移虫工作头一一对应台基条上的同一排穴孔;所述台基条承载机构为活动的或中间空开的承载机构,能使所述台基条位移至移虫工作头的下方并得到该承载机构的承载,又使得移虫工作头能够从上往下伸入到子皮上以及在舀虫后提升回复;所述子皮承载机构为能前后活动的承载机构,使所述子皮能位移至移虫工作头的下方并得到该承载机构的承载;所述子皮承载机构和台基条承载机构上分别设置子皮定位结构和台基条定位结构,使得所有移虫工作头既能分别对准到子皮上产卵穴上取虫又能分别对准台基条上的穴孔以便所取之虫能落入台基条穴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俞兴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庸蜂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