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达华专利>正文

带自动移虫夹的智能移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72110 阅读:4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0 0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自动移虫夹的智能移虫机,包括安装支架,设置在安装支架上的移虫夹,所述移虫夹包括:互铰接的两个夹紧臂,两个夹紧臂端部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夹持位;设置在两个夹紧臂之间保证两个夹持位相互靠近的复位件;驱动两个夹持位相互分开的调节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移虫夹结构进行改进,实现移虫过程的自动化,避免移虫过程中虫样脱落,提高移虫效率;同时避免对虫样的破坏提高了移虫成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自动移虫夹的智能移虫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养蜂用具设计
,具体是涉及一种带自动移虫夹的智能移虫机。
技术介绍
蜂王浆,又称蜂皇浆、蜂王乳等,是工蜂的一种分泌物,喂蜂后的食物。蜂王浆具有美容养颜、减肥瘦身、增强抵抗力、预防癌症的功效。我国拥有400万群蜜蜂生产王浆,年产王浆2600余吨。自从50年代生产王浆至今一直是手工操作。养蜂工作有生产蜂蜜、王浆、花粉、蜂胶及蜂群管理等,在其中,王浆生产占总时间的70%以上,在王浆生产中移虫是一道费时费工的工序。传统移虫主要采用人工移虫。其步骤为:第一步,先用移虫针从让至下进入蜂巢底部,移虫针前端的软片与虫样接触;第二步,将移虫针挑起,软片将虫样取出;第三步,将移虫针头向下按动,将软片上的虫样置入浆条碗中。这样既可完成移虫的整个过程,其特点是成功率较高,但由于是手工操作,所以生产效率低下。为提高移虫效率,现有技术开始针对自动移虫进行研究,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682879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移虫机,能够仿手工地进行机械化移虫。它设有工作台,所述移虫机还设有可在工作台上移动的台基体和幼虫脾的承载机构以及所述承载机构的定位机构,所述移虫机还设有摇动机构,在所述摇动机构上设有工作杆,所述工作杆上装有移虫工作头,所述摇动机构使工作杆在对应台基体的位置和对应虫样脾的位置之间做来回弧线升降运动。该装置能够仿手工地进行机械化移虫,提高移虫的工作效率和蜂农的养蜂收入。公告号为CN2583981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移虫针的结构的改良。它主要包括硬推杆身和设于一侧的牛角片,牛角片的前端延伸出硬推杆身,并在所述硬推杆身的前端设有一段软推杆头,而所述的牛角片的前端延伸出软推杆头,两者彼此紧靠着。在所述硬推杆身的外部还可设置有定拉管和外护套,在所述定位管上设有弹簧和推杆帽。目前的移虫夹主要采用弹片结构,移虫过程中虫样容易脱落,移虫成活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自动移虫夹的智能移虫机,通过对移虫夹结构改进,保证移虫夹取虫后,移虫夹自动闭合,需要向台基条内移虫时,移虫夹自动打开,提高了移虫效率和移虫质量。一种带自动移虫夹的智能移虫机,包括安装支架,设置在安装支架上的移虫夹,所述移虫夹包括:相互铰接的两个夹紧臂,两个夹紧臂端部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夹持位;设置在两个夹紧臂之间保证两个夹持位相互靠近的复位件;驱动两个夹持位相互分开的调节机构。采用该技术方案,通过调节机构可实现移虫夹对虫样的自动夹紧和释放,避免虫样在移动过程中发生脱落,进一步保证了移虫成活率。复位件保证在不受外力状态下两个夹持位相互靠近,实现对虫样的夹持。作为优选,所述夹紧臂包括相互铰接的固定部、以及与固定部端部连接的弹性片,所述夹持位设置在该弹性片上。弹性片的设置,降低了对虫样的损害,保证幼虫成活率。作为优选,所述固定部包括铰接座以及与铰接座底部铰接的摆臂,所述两个夹紧臂通过其铰接座相互铰接;所述摆臂底部设有所述的弹性片;所述复位件为设置在其中一个夹紧臂的摆臂与另外一个夹紧臂的铰接座之间。采用该技术方案,保证整个移虫夹结构紧凑。弹性片为对称设置的两个,可以实现从各个部位对虫样的取出操作,进一步提高取虫成功率。作为优选,所述复位件为弹簧件,弹簧件一端与其中一个夹紧臂的铰接座固定,另一端与另外一个夹紧臂的摆臂固定。采用弹簧件,保证移虫夹安装、维修和更换简单。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动安装在安装支架上的推板,所述推板具有下降后与所述夹紧臂接触迫使两个夹持位相互分开的第一工作位,以及上升后释放所述夹紧臂的第二工作位;驱动所述推板在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之间切换的驱动机构。通过上述调节机构,可方便实现对移虫夹工作状态的自动调整,进一步提高了移虫机的智能化。所述驱动机构一般可采用步进电机等,以实现自动控制。作为优选,所述推板包括:与所述驱动机构输出端相互固定的本体部分;以及与本体部分固定的压耳;所述夹紧臂上分别设有与所述压耳配合的按压位。通过压耳与按压位的配合,实现对两个夹持位位置的调整。所述压耳为三棱柱;所述按压位为设置在夹紧臂侧壁的平台,该平台与夹紧臂侧壁之间形成与所述三棱柱侧壁配合的三角区域;所述两个夹紧臂上的两个平台分别与两个相邻的压耳相作用。作为优选,所述推板与安装支架之间设有导向部件。导向部件一般采用导向条和导槽结构,导向条与安装支架固定,导槽设置在推板一侧,通过导向条和导槽的配合,实现对推板的导向定位。作为优选,两个夹紧臂之间设有限定两个夹持位最近距离的顶杆。通过顶杆,可以实现对两个坚持位夹持空间的调整,以满足各种虫样的需要,同时保护虫样不受损坏。为实现自动控制,所述移虫机构还包括:分别用于检测推板行程极限位置的行程开关组;PLC控制器,根据行程开关组的信号控制所述驱动机构的开闭。通过行程开关组和控制器,精确控制推板行程,进而精确控制两个夹持位夹持空间的调整,保证整个移虫过程得到精确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移虫夹结构进行改进,实现移虫过程的自动化,避免移虫过程中虫样脱落,提高移虫效率;同时避免对虫样的破坏提高了移虫成活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带自动移虫夹的智能移虫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移虫机的主视图;图3为图1所示移虫机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移虫机的右视图;图5为图1所示移虫机的左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带自动移虫夹的智能移虫机中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固定移虫夹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所示移虫夹部分的后视图;图9为图7所示移虫夹部分的侧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移虫夹安装部分局部放大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中移虫夹与推板之间的安装配合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中移虫夹的局部放大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带自动移虫夹的智能移虫机在不使用状态时的结构图。上述附图中:1、安装支架21、移虫夹41、导向部件2、巢础板22、第二导轨42、气囊限位板3、台基条23、安装板43、夹紧臂4、第一驱动机构24、滑动架44、固定部5、第二驱动机构25、第三导轨45、弹性片6、第三驱动机构26、安装臂46、铰接座7、第四驱动机构27、竖板47、摆臂8、第五驱动机构28、卡板48、复位件9、第一导轨29、安装槽49、顶杆10、支撑台30、磁铁安装臂50、推板11、滑动块31、行程开关组51、按压位12、安装座32、导向杆52、本体部分13、定位杆33、气囊53、压耳14、固定架34、弯折部54、PLC控制器15、定位臂35、磁轭55、皮带16、弧形凹槽36、衔铁56、定位螺栓17、第一卡槽37、气囊压板57、压耳固定板18、第二卡槽38、导气管58、安装臂19、定位口39、导气管安装板59、调节螺杆20、滑动座40、推板调节件60、固定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5所示,一种带自动移虫夹的智能移虫机,包括安装支架1,设置在安装支架1上的第一驱动机构4、第二驱动机构5、第三驱动机构6、第四驱动机构7、第五驱动机构8以及移虫夹21。安装支架1为框体结构,作为整个移虫机的安装骨架,用于安装固定其他部件和机构。安装支架1底部固定有两条平行设置的第一导轨9和支撑台10。第一驱动机构4用于调整巢础板2和台基条3的位置,可采用步进电机,为便于描述,此处的步进电机我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带自动移虫夹的智能移虫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自动移虫夹的智能移虫机,包括安装支架(1),设置在安装支架(1)上的移虫夹(2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虫夹(21)包括:相互铰接的两个夹紧臂(43),两个夹紧臂(43)端部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夹持位;设置在两个夹紧臂(43)之间保证两个夹持位相互靠近的复位件(48);驱动两个夹持位相互分开的调节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自动移虫夹的智能移虫机,包括安装支架(1),设置在安装支架(1)上的移虫夹(2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虫夹(21)包括:相互铰接的两个夹紧臂(43),两个夹紧臂(43)端部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夹持位;设置在两个夹紧臂(43)之间保证两个夹持位相互靠近的复位件(48);驱动两个夹持位相互分开的调节机构;所述夹紧臂(43)包括相互铰接的固定部(44)、以及与固定部(44)端部连接的弹性片(45),所述夹持位设置在该弹性片(4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自动移虫夹的智能移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铰接座(46)以及与铰接座(46)底部铰接的摆臂(47),所述两个夹紧臂(43)通过其铰接座(46)相互铰接;所述摆臂(47)底部设有所述的弹性片(45);所述复位件(48)为设置在其中一个夹紧臂的摆臂与另外一个夹紧臂的铰接座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自动移虫夹的智能移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48)为弹簧件,弹簧件一端与其中一个夹紧臂的铰接座固定,另一端与另外一个夹紧臂的摆臂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自动移虫夹的智能移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动安装在安装支架(1)上的推板(50),所述推板(50)具有下降后与所述夹紧臂(43)接触迫使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达华
申请(专利权)人:叶达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