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双层混合活性层的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太阳能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层混合活性层的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量的逐年增加,对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世界上使用的能源大多数来自于化石能源的开采,其中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等。然而,这些资源都是有限的。相比之下,占地球总能量99%以上的太阳能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没有污染等特点,因而成为世界各国科学家开发和利用的绿色新能源之一。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光伏器件,其中,无机太阳能电池的技术较为成熟,效率远高于有机太阳能电池。然而,无机半导体材料的加工工艺非常复杂、材料要求苛刻、制造能耗大、不易进行大面积柔性加工、生产设备昂贵、某些材料具有毒性等,这些缺点制约了无机太阳电池的进一步发展。有机太阳能电池以其简单地工艺,廉价的材料,广泛的适用性,大规模的成产量、污染少、质量轻,可折叠等特点,逐步的走向主导地位。目前,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最大难题是其转化效率低。目前的最高的转化效率已经超过10%,但是价格距离商业应用还有一定差距,所以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双层混合活性层的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采用正型结构,从下到上依次为透明衬底、透明阳极电极、阳极修饰层、混合活性层一、混合活性层二、电子缓冲层和阴极电极,混合活性层一是由P型材料和双性材料互相掺杂形成,混合活性层二是由双性材料和N型材料互相掺杂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层混合活性层的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该电池采用正型结构,从下到上依次为透明衬底、透明阳极电极、阳极修饰层、混合活性层一、混合活性层二、电子缓冲层和阴极电极,混合活性层一由TTPA和SubPc混合形成,混合活性层二由SubPc和C60混合形成;混合活性层一的厚度为30nm,TTPA与SubPc的重量比为TTPA︰SubPc=1:3;混合活性层二的厚度为60nm,且SubPc与C60的重量比为SubPc︰C60=1︰4;阳极修饰层为有机导电聚合物薄膜或金属氧化物薄膜,其中有机导电聚合物薄膜为PEDOT︰PSS或PANI类有机导电聚合物薄膜,金属氧化物薄膜为氧化钼薄膜或氧化镍薄膜,透明衬底是玻璃或者柔性基片或者金属片;透明阳极电极是金属氧化物薄膜;阴极电极是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建,干逢雨,邓广源,傅鹏,龚宸,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