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壁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42932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24 2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壁的连接结构,包括相连接的两个轿壁,两个所述轿壁上分别具有相贴齐的连接部,两个所述轿壁的连接部通过金属卡扣连接,两个所述轿壁的连接部上对应开设有连接孔,所述金属卡扣穿过所述连接孔并卡扣在其中;所述金属卡扣包括由长条形金属板折弯而成的具有开口的弹性卡环,所述弹性卡环在所述开口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相背地向外翻折的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所述第一折板和所述弹性卡环之间形成内凹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二折板和所述弹性卡环之间形成内凹的第二卡槽。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金属卡扣代替传统的螺栓连接,不需要借助工具,使轿壁的安装更加方便,大大提高了电梯轿壁的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轿壁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电梯轿壁都采用多个首尾相连的轿壁拼接而成,相邻两个轿壁具有相贴齐的连接部,每个轿壁的连接部上对应地开设有连接孔,相邻两个轿壁上的连接孔一一对应并通过螺栓连接。这种采用螺栓连接的电梯轿壁的连接结构在安装时需要借助扳手或螺栓批操作,不仅十分麻烦,而且每一颗螺栓固定时都需要工人作出多次拧紧的动作,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牢固,便于安装的电梯轿壁的连接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包括相连接的两个轿壁,两个所述轿壁上分别具有相贴齐的连接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轿壁的连接部通过金属卡扣连接,两个所述轿壁的连接部上对应开设有连接孔,所述金属卡扣穿过所述连接孔并卡扣在其中;所述金属卡扣包括由长条形金属板折弯而成的具有开口的弹性卡环,所述弹性卡环在所述开口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相背地向外翻折的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所述第一折板和所述弹性卡环之间形成内凹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二折板和所述弹性卡环之间形成内凹的第二卡槽。优选地,所述第一折板和所述第二折板位于同一平面上。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折板和所述第二折板并拢后的形状与所述连接孔的形状相适配。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并拢后的形状为方形,那么轿壁的连接部上开设的连接孔也是相应大小的方形孔。优选地,所述弹性卡环在所述开口的左右两侧还分别具有相对地向内翻折的第三折板和第四折板,所述第三折板的向内延伸的端部和所述第四折板的向内延伸的端部相抵触。第三折板和第四折板的作用是使金属卡扣更牢固地卡紧在连接孔中,以防止弹性卡环自身失去弹力。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三折板和所述第四折板分别直接由所述长条形金属板一体冲制而成,所述弹性卡环的左侧具有与所述第三折板对应的第一镂空,所述弹性卡环的右侧具有与所述第四折板对应的第二镂空。优选地,所述第三折板和所述第四折板为直板,且所述第三折板和所述第四折板之间形成夹角。进一步地,所述夹角为锐角。其中,所述第三折板和所述第四折板都具有固定端与自由端,所述第三折板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一折板相连接,所述第四折板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二折板相连接,所述第三折板的自由端与所述第四折板的自由端相抵触。优选地,所述弹性卡环的形状为圆形或边数大于3的正多边形。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卡环为菱形,所述开口位于所述菱形的长对角线的一端。本专利技术的电梯轿壁的连接结构安装过程为:将相邻两个轿壁的连接部贴齐后并对齐连接孔后,将金属卡扣装入连接孔,首先用手捏紧弹性卡环,使开口闭合,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靠拢,然后将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穿过连接孔后,松开弹性卡环,依靠弹性卡环自身的弹性回复力及第三折板和第四折板之间的弹性回复力,使开口张开,连接孔的两侧分别卡在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中,依靠第三折板和第四折板之间的弹性回复力可确保该金属卡扣不会从连接孔中脱落,使具有对应连接孔的两个轿壁的连接部紧紧地连接在一起。本专利技术采用金属卡扣代替传统的螺栓连接轿壁,不需要借助工具,操作方便,省时省力,而且连接牢固,大大提高了轿壁安装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电梯轿厢的俯视图。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的B部放大图。图4为单块轿壁的主视图。图5为单块轿壁的左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的金属卡扣的主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的金属卡扣的左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的金属卡扣的俯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的金属卡扣的立体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的金属卡扣连接轿壁时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10,电梯轿厢由多个轿壁100首尾相连地围成,相邻的两个轿壁100上分别具有相贴齐的连接部110,两个轿壁100的连接部110通过金属卡扣200连接,两个轿壁100的连接部110上对应开设有连接孔111,金属卡扣200穿过连接孔111并卡扣在其中。如图2和3所示,位于轿厢后侧壁的两边的轿壁100的连接部110并没有向后翻折,位于轿厢后侧壁的中部的轿壁100及位于轿厢左右两侧的轿壁的连接部110则都向后翻折。连接时,相邻两个轿壁100的连接部110贴齐。如图4和5所示,单块轿壁100的连接部110上从上至下开设有多个连接孔111。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孔111的形状为方形。如图6至9所示,金属卡扣200包括由长条形金属板折弯而成的具有开口 11的弹性卡环1,弹性卡环I在开口 11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相背地向外翻折的第一折板2和第二折板3,第一折板2和弹性卡环I之间具有内凹的第一卡槽12,第二折板3和弹性卡环I之间具有内凹的第二卡槽13。弹性卡环I在开口 11的左右两侧还分别具有相对地向内翻折的第三折板4和第四折板5,第三折板4的向内延伸的端部和第四折板5的向内延伸的端部相抵触。其中,第一折板2和第二折板3位于同一平面上。第三折板4和第四折板5分别直接由所述长条形金属板一体冲制而成,弹性卡环I的左侧具有与第三折板4对应的第一镂空14,弹性卡环I的右侧具有与第四折板5对应的第二镂空15。第三折板4和第四折板5均为直板,且第三折板4和第四折板5之间形成夹角A,该夹角A为锐角,在弹性卡环I处于展开状态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梯轿壁的连接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轿壁的连接结构,包括相连接的两个轿壁,两个所述轿壁上分别具有相贴齐的连接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轿壁的连接部通过金属卡扣连接,两个所述轿壁的连接部上对应开设有连接孔,所述金属卡扣穿过所述连接孔并卡扣在其中;所述金属卡扣包括由长条形金属板折弯而成的具有开口的弹性卡环,所述弹性卡环在所述开口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相背地向外翻折的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所述第一折板和所述弹性卡环之间形成内凹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二折板和所述弹性卡环之间形成内凹的第二卡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国强陈焕滨许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