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粉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42831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24 2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聚乙烯粉末。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即使在高速生产时溶解性也优良的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该聚乙烯粉末的由BET法求得的比表面积为0.10m2/g以上且0.30m2/g以下、由压汞法求得的孔体积为0.85mL/g以下、并且粘均分子量(Mv)为10万以上且100万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乙烯粉末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乙烯粉末。
技术介绍
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被用于薄膜、薄片、微孔膜、纤维、发泡体和管材等各种各样的用途。特别是使用高分子量聚乙烯作为以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二次电池隔膜用微孔膜及高强度纤维的原料。作为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被用于这些用途的理由,可以列举:拉伸加工性优良、强度高、化学稳定性高、以及长期可靠性优良等。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通常粘度高,通过注射成形等加工困难,因此大多将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溶解于溶剂后成形。二次电池隔膜用微孔膜通过将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在例如挤出机中在溶解于溶剂的状态下,在高温下混炼,然后拉伸后除去溶剂而制造。这样将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溶解于溶剂而得到的二次电池隔膜用微孔膜要求提高成形运行稳定性、生产率、膜的品质,因此期望对于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而言在熔融混炼工序中未熔融的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不会作为粒子残留的优良的溶解性。作为提高聚乙烯粉末在溶剂中的溶解性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使用平均粒径为1~150μm、粉末比表面积为0.7m2/g以上的聚乙烯作为原料之一。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微孔膜,其将松密度为0.30g/cm3以上且0.45g/cm3以下的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粉末作为原料。此外,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聚乙烯微孔膜,其使用分子量为1×104以下的低分子成分含量少的高密度聚乙烯作为原料。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79917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119751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20814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近年来,特别是二次电池隔膜用微孔膜的需要的增长显著,更加强烈期望进一步提高生产率以及低成本地生产。具体而言,从提高生产率的观点出发,期望能够连续稳定且高速生产而不停止挤出机等,即,期望均匀的微孔膜的成形。另外,从提高生产效率的观点出发,期望在聚乙烯粉末的混炼工序中进一步提高优良的溶解性,期望进一步改善上述的公知技术。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高速生产时溶解性也优良的聚乙烯粉末。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具有规定的比表面积、孔体积的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如下所示。[1]一种聚乙烯粉末,所述聚乙烯粉末的由BET法求得的比表面积为0.10m2/g以上且0.30m2/g以下、由压汞法求得的孔体积为0.85mL/g以下、并且粘均分子量(Mv)为10万以上且100万以下。[2]如[1]所述的聚乙烯粉末,其中,在由压汞法求得的孔分布中,在孔径30μm以下不存在极大值。[3]如[1]或[2]所述的聚乙烯粉末,所述聚乙烯粉末的平均粒径为1~200μm,总测定粒子数目的60%以上具有由式(1)定义的凹凸度(UD)为0.90以上且0.95以下的形态;UD=A/(A+B)(1)式(1)中,A表示对象粒子的投影面积,A+B表示由连接对象粒子的凸部的包络线包围的投影面积。[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乙烯粉末,其含有1ppm以上且200ppm以下的钛。[5]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乙烯粉末,其用于二次电池隔膜。[6]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乙烯粉末,其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隔膜。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得到即使在高速生产时溶解性也优良的聚乙烯粉末附图说明图1是说明聚乙烯粉末的凹凸度测定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以下称为“本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另外,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在其要旨的范围内可以适当变形而实施。[聚乙烯粉末]本实施方式的聚乙烯粉末是由BET法求得的比表面积为0.10m2/g以上且0.30m2/g以下、由压汞法求得的孔体积为0.85mL/g以下、并且粘均分子量(Mv)为10万以上且100万以下的聚乙烯粉末。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聚乙烯粉末,可以列举:乙烯均聚物或乙烯与其它共聚单体的共聚物。作为其它共聚单体,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列举例如:α-烯烃、乙烯基化合物等。作为α-烯烃,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列举例如:碳原子数3~20的α-烯烃,具体可以列举:丙烯、1-丁烯、4-甲基-1-戊烯、1-己烯、1-辛烯、1-壬烯、1-癸烯、1-十一碳烯、1-十二碳烯、1-十三碳烯、1-十四碳烯等。在这些之中,从以膜、纤维为代表的成形体的耐热性、强度的观点出发,优选丙烯和1-丁烯。作为乙烯基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列举例如:乙烯基环己烷、苯乙烯及其衍生物等。另外,作为其它共聚单体,根据需要可以使用1,5-己二烯、1,7-辛二烯等非共轭多烯。共聚物可以为三元无规共聚物。其它共聚单体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对于聚乙烯粉末而言,从耐热特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乙烯均聚物。在聚乙烯粉末包含乙烯与其它共聚单体的共聚物的情况下,对于共聚物而言,优选在耐热特性不降低的范围内与其它共聚单体共聚合。具体而言,作为聚乙烯粉末,共聚物中乙烯占有的摩尔比优选为50%以上且小于100%,更优选为80%以上且小于100%,进一步优选为90%以上且小于100%。在聚乙烯粉末为共聚物的情况下,共聚物中的其它共聚单体的量,可以用红外分析法、NMR法等来确认。本实施方式的聚乙烯粉末可以含有中和剂、抗氧化剂和光稳定剂等添加剂。中和剂可以用作聚乙烯粉末中包含的氯等卤素捕捉剂或成形加工助剂等。作为中和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列举例如:钙、镁、钡等碱土金属的硬脂酸盐等。中和剂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5000ppm以下,优选为4000ppm以下,更优选为3000ppm以下。使用金属茂催化剂通过淤浆聚合法得到的乙烯聚合物,即使不使用中和剂,也能够从催化剂构成成分中除去含卤素成分。作为抗氧化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列举例如:二丁基羟基甲苯、季戊四醇四[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烷基酯等酚类抗氧化剂。抗氧化剂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5000ppm以下,优选为4000ppm以下,更优选为3000ppm以下。作为光稳定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2-(5-甲基-2-羟基苯基)苯并三唑、2-(3-叔丁基-5-甲基-2-羟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等苯并三唑类光稳定剂;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聚[{6-(1,1,3,3-四甲基丁基)氨基-1,3,5-三嗪-2,4-二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亚氨基}六亚甲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亚氨基}]等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光稳定剂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为5000ppm以下,优选为4000ppm以下,更优选为3000ppm以下。聚乙烯粉末中所含的添加剂的含量可以通过使用四氢呋喃(THF)通过索氏提取对聚乙烯粉末中的添加剂进行6小时提取,并将提取液利用液相色谱进行分离、定量而求出。本实施方式的聚乙烯粉末中,可以共混粘均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等不同的乙烯聚合物,也可以共混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其它树脂。[由BET法求得的比表面积]本实施方式的聚乙烯粉末的由BET法求得的比表面积为0.10m2/g以上且0.30m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聚乙烯粉末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乙烯粉末,所述聚乙烯粉末的由BET法求得的比表面积为0.10m2/g以上且0.30m2/g以下、由压汞法求得的孔体积为0.85mL/g以下、并且粘均分子量(Mv)为10万以上且100万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2013.12.20 JP 2013-2641081.一种聚乙烯粉末,所述聚乙烯粉末的由BET法求得的比表面积为0.10m2/g以上且0.30m2/g以下、由压汞法求得的孔体积为0.85mL/g以下、并且粘均分子量(Mv)为10万以上且100万以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粉末,其中,所述聚乙烯粉末的、由BET法求得的比表面积为0.10m2/g以上且小于0.30m2/g。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粉末,其中,在由压汞法求得的孔分布中,在孔径30μm以下不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樽谷淳祯
申请(专利权)人: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