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端子用卸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37514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24 1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接线端子用卸线装置,接线端子包括:接线母端子和与接线母端子过盈配合的接线公端子;该接线端子用卸线装置包括:能够推动接线公端子的悬臂卡扣移动以分离接线公端子和接线母端子的顶柱;驱动顶柱移动的驱动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接线端子用卸线装置,通过顶柱和驱动部件共同作用完成接线公端子与接线母端子的分离,即完成卸线,与现有技术采用人工卸线相比,有效提高了卸线效率;同时,降低了卸线过程中接线公端子和接线母端子被损坏的几率,有效延长了接线公端子和接线母端子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线端子用卸线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接线端子卸线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接线端子用卸线装置。
技术介绍
电器元件检试前,需要进行插线或者接线,通常采用接线端子完成,例如条形显示器的检测。具体的,接线公端子和接线母端子过盈配合实现接线。通常,接线母端子具有供接线公端子插入的插口,且接线公端子设置有与接线母端子外壁卡接的悬臂卡扣,接线公端子位于接线母端子的上方,即接线公端子和接线母端子插接的同时也卡接。目前,接线公端子和接线母端子均由人工安装和拆卸。由于接线公端子和接线母端子过盈配合,导致人工卸线较困难,需要一边拔接线公端子一边摇动接线公端子,使得卸线效率较低。另外,卸线时需要一边拔接线公端子一边摇动接线公端子,较易损坏接线公端子和接线母端子,导致接线公端子和接线母端子的使用寿命较短。综上所述,如何对接线端子进行卸线,以提高卸线效率,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接线端子用卸线装置,以提高卸线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接线端子用卸线装置,所述接线端子包括:接线母端子和与所述接线母端子过盈配合的接线公端子;所述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接线端子用卸线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线端子用卸线装置,所述接线端子包括:接线母端子(2)和与所述接线母端子(2)过盈配合的接线公端子(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用卸线装置包括:能够推动所述接线公端子(1)的悬臂卡扣(11)移动以分离所述接线公端子(1)和所述接线母端子(2)的顶柱(6);驱动所述顶柱(6)移动的驱动部件(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线端子用卸线装置,所述接线端子包括:接线母端子(2)和与所述接线母端子(2)过盈配合的接线公端子(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用卸线装置包括:能够推动所述接线公端子(1)的悬臂卡扣(11)移动以分离所述接线公端子(1)和所述接线母端子(2)的顶柱(6);驱动所述顶柱(6)移动的驱动部件(8);其中,所述顶柱(6)推动所述悬臂卡扣(11)沿所述接线公端子(1)与所述接线母端子(2)的插接方向移动;所述顶柱(6)包括:柱体(62)和与所述柱体(62)顶端相连的顶柱部(68);所述顶柱部(68)的顶端具有:用于推动所述悬臂卡扣(11)的推动平面,与所述推动平面倾斜相连或者垂直相连的限位平面;所述顶柱部(68)的顶端具有台阶面,所述台阶面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平面(67)和第二平面(66),连接所述第一平面(67)和所述第二平面(66)的斜面(65);其中,所述第一平面(67)低于所述第二平面(66),所述第一平面(67)为所述推动平面,所述斜面(65)为所述限位平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用卸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端用于固定印刷电路板(7)的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设置有供所述顶柱(6)穿过的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德强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