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主动撑开的用于儿童或青少年的脊柱侧凸、后凸后路生长棒矫形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骨科医疗器械,是一种用于治疗儿童或青少年脊柱侧凸矫形手术的内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先天畸形或在生长过程异常,人体脊柱可能出现侧凸、后凸等畸形状态。对于儿童或青少年脊柱侧、后凸患者,矫形技术主要包括融合技术和非融合技术,各有利弊。目前最为普遍应用的脊柱侧后凸矫形技术是应用由椎弓根螺钉、椎弓根钩、椎板钩以及金属棒共同构成的“钉或和钩、棒系统”进行后路矫形、融合。对于低龄患者采用脊柱矫形内固定融合技术的弊端主要包括:1、阻碍了矫形节段脊柱的生长;2、限制融合节段所涉及的胸廓或腹腔的发育,从而影响心、肺、腹腔内脏器的发育,从而影响患者的生理机能;3、后方融合的脊柱在前方继续生长,从而出现“曲轴现象”;4、由于融合节段的活动能力丧失,与其相比邻的脊柱节段可能会加速退变,从而引起疼痛、相邻节段脊柱退变、畸形等并发症。为了保留矫形节段脊柱的生长能力,脊柱侧、后凸非融合技术在低龄患者身上开始应用。非融合技术中最为常规应用的是生长棒技术,其通过固定于侧凸节段两端的椎弓根钉或和钩作为锚定点,通过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脊柱矫形装置,其包括生长棒和生长槽(5),所述生长棒包括第一杆件(2)和第二杆件(2’),所述第一杆件(2)和第二杆件(2’)的自由端可滑动地套在生长槽(5)的两端内;所述生长槽(5)内设置有双向记忆合金弹簧(7,7’)以及位于所述两组双向记忆合金弹簧(7,7’)之间的容器(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柱矫形装置,其包括生长棒和生长槽(5),所述生长棒包括第一杆件(2)和第二杆件(2’),所述第一杆件(2)和第二杆件(2’)的自由端可滑动地套在生长槽(5)的两端内;所述生长槽(5)内设置有两组双向记忆合金弹簧(7,7’)以及位于所述两组双向记忆合金弹簧(7,7’)之间的容器(6),所述容器(6)连接有输液管(6-2),且所述输液管(6-2)一端与输液港(6-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的脊柱矫形装置,所述第一杆件(2)和第二杆件(2’)还分别包括固定端,所述固定端上分别具有椎弓根螺钉(1,1’)和锁帽(4,4’)。3.根据权利要求1的脊柱矫形装置,所述容器(6)位于所述两组双向记忆合金弹簧(7,7’)之间的容纳腔(12)内。4.根据权利要求1的脊柱矫形装置,所述第一杆件(2)和第二杆件(2’)的自由端的位于所述生长槽(5)内的部分中均设置有至少2个弹性阻挡阀(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思逸,邱贵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