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胃化湿益气固肠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636973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24 1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胃化湿益气固肠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现代化领域。一种调胃化湿益气固肠的中药组合物,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罂粟壳560份、甘草70份、陈皮140份、肉豆蔻(制)70份、诃子(去核)70份、白芍210份、白术210份、党参35份、茯苓21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特点是: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各药味所含成分的理化性质与药理作用的研究结果,得到了合理、稳定的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制备出的药物质量稳定可控、疗效与现有市场销售剂型相比显著提高,患者服用剂量减少。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中药现代化领域。
技术介绍
痢疾古称肠辟、滞下。为急性肠道传染病之一。以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大便脓血为主要症状。若感染疫毒,发病急剧,伴突然高热,神昏、惊厥者,为疫毒痢。痢疾初起,先见腹痛,继而下痢,日夜数次至数十次不等。多发于夏秋季节,由湿热之邪,内伤脾胃,致脾失健运,胃失消导,更挟积滞,酝酿肠道而成。痢疾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脓血便,伴全身中毒等症状。婴儿对感染反应不强,起病较缓,大便最初多呈消化不良样稀便,病程易迁延。3岁以上患儿起病急,以发热、腹泻、腹痛为主要症状,可发生惊厥、呕吐。志贺氏或福氏菌感染者病情较重,易出现中毒型痢疾,多见于3?7岁儿童。人工喂养儿体质较弱,易出现并发症。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外受湿热、疫毒之气,内伤饮食生冷,损伤脾胃及脏腑而成,属于“肠辟、痢疾”范畴。泻痢固肠片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一种调胃化湿益气固肠的中药。用于脾胃虚弱,久痢脱肛,腹胀腹痛,肢体疲乏。湾痢固肠片的处方和制法为:S粟壳560g、甘草70g、陈皮140g、肉豆蘧(制)70g、诃子(去核)70g、白芍210g、白术210g、党参35g、茯苓210g。陈皮提取挥发油,用乙醇适量溶解;残渣加水煎煮I小时,滤过;茯苓加水煮沸后温浸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I小时,罂粟壳,甘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I小时,合并煎液及温浸液,浓缩成膏。肉豆蘧,诃子,白苟,白术用60%乙醇回流提取,党参用25%乙醇回流提取,合并以上乙醇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成膏。将水,醇浓缩膏合并;加入辅料混匀。制成颗粒,加入陈皮油乙醇溶液,混匀,压制成片,即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调胃化湿益气固肠的中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调胃化湿益气固肠的中药组合物,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罂粟壳560份、甘草70份、陈皮140份、肉豆蘧(制)70份、诃子(去核)70份、白芍210份、白术210份、党参35份、茯苓210份。所述活性成分采用下述方法制备得到:1、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加水煎煮提取,提取液浓缩成为清膏,干燥,得到干燥物A。2、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以6-12倍量的水在60-80°C煎煮2_3次,每次1_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1.30的清膏,干燥,得到干燥物A。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含有药剂学可接受的辅料。所述药剂学可接受的辅料选自淀粉、微晶纤维素、蔗糖、阿斯巴甜、糊精、乳糖、糖粉、葡萄糖、氯化钠、羟甲基纤维素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硬脂酸镁、微粉硅胶、维生素C、半胱氨酸、柠檬酸和亚硫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口服剂型,包括但不限于丸剂、片剂、胶囊或口服液。齐IJ型的选择和辅料的用量均属于现有技术。一种调胃化湿益气固肠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称取罂粟壳560份、甘草70份、陈皮140份、肉豆蘧(制)70份、诃子(去核)70份、白芍210份、白术210份、党参35份、茯苓210份。加水煎煮提取,提取液浓缩成为清膏,干燥,得到干燥物A。优选的制备方法为: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以6-12倍量的水在60_80°C煎煮2-3次,每次1-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1.30的清膏,干燥,得到干燥物A。一种调胃化湿益气固肠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剂,该制剂以上述药物活性成分加入药剂学可接受的辅料,制成药剂学可接受的剂型。利用本专利技术得到的中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制备所需药物的各种剂型时,可以按照药剂学领域的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如将该活性成分与一种或多种载体混合,然后制成相应的剂型。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运用中医理论分析处方组成,根据各药味所含成分的理化性质与药理作用,研究得到了合理、稳定的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值班出了质量稳定可控、疗效与现有市售剂型相比显著提高、患者服用剂量减少的药物制剂,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以下通过实施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并不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制备中药提取物一、处方:S粟壳560g、甘草70g、陈皮140g、肉豆蘧(制)70g、诃子(去核)70g、白芍210g、白术210g、党参35g、茯苓210g。二、制法:以12倍量的水在80°C煎煮3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1.30的清膏,干燥,得到干燥物A。共计630g。实施例2:制备中药提取物一、处方:S粟壳224kg、甘草28kg、陈皮56kg、肉豆蘧(制)28kg、诃子(去核)28kg、白苟84kg、白术84kg、党参14kg、获茶84kg。二、制法:以12倍量的水在80°C煎煮3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1.30的清膏,干燥,得到干燥物A。共计252kg。实施例3:制备片剂实施例1得到的活性成分100g,加微晶纤维素40g,交联PVP7g,压片,得片剂,每片重 0.6g。实施例4:制备胶囊剂实施例1得到的活性成分lOOOg,加淀粉250g,灌胶囊,得胶囊剂,每粒重0.50g。【主权项】1.一种调胃化湿益气固肠的中药组合物,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罂粟壳560份、甘草70份、陈皮140份、肉豆蘧(制)70份、诃子(去核)70份、白芍210份、白术210份、党参35份、茯苓2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胃化湿益气固肠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采用下述方法制备得到:罂粟壳、甘草、陈皮、肉豆蘧(制)、诃子(去核)、白芍、白术、党参、茯苓加水煎煮提取,提取液浓缩成为清膏,干燥,得到干燥物A。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调胃化湿益气固肠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罂粟壳、甘草、陈皮、肉豆蘧(制)、诃子(去核)、白芍、白术、党参、茯苓以6-12倍量的水在60-80°C煎煮2-3次,每次1-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1.30的清膏,干燥,得到干燥物A。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一种调胃化湿益气固肠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属药物还含有药剂学可接受的辅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调胃化湿益气固肠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学可接受的辅料选自淀粉、微晶纤维素、蔗糖、阿斯巴甜、糊精、乳糖、糖粉、葡萄糖、氯化钠、羟甲基纤维素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硬脂酸镁、微粉硅胶、维生素C、半胱氨酸、柠檬酸和亚硫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调胃化湿益气固肠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口服剂型,包括丸剂、片剂、胶囊或口服液。7.一种调胃化湿益气固肠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称取罂粟壳560份、甘草70份、陈皮140份、肉豆蘧(制)70份、诃子(去核)70份、白芍210份、白术210份、党参35份、茯苓210份。加水煎煮提取,提取液浓缩成为清膏,干燥,得到干燥物A。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胃化湿益气固肠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6-12倍量的水在60-80°C煎煮2-3次,每次1_2小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胃化湿益气固肠的中药组合物,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罂粟壳560份、甘草70份、陈皮140份、肉豆蔻(制)70份、诃子(去核)70份、白芍210份、白术210份、党参35份、茯苓21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隆顺榕制药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