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智能叶芽两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31895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21 0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家用智能叶芽两用机,包括一设有机壳门的机壳,所述机壳设有第一内腔及控制器;还包括设于第一内腔内的加热装置及雾化装置;所述第一内腔内设置有若干层培育盘,所述培育盘包括位于第一内腔的上部的种子培育盘及位于第一内腔的下部的的叶芽培育盘;所述机壳门的上部为透光介质;所述雾化装置设于第一内腔的水平中部,所述雾化装置设置的位置的高度范围是第一内腔的高度的50%~80%;所述控制器分别与雾化装置、加热装置连接。培育盘包括设于下部的叶芽培育盘和设于上部的种子培育盘,配合雾化装置的设置,使种子和叶菜/芽菜都能够吸取足够水分,正常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植物培育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家用智能叶芽两用机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发展,芽菜的培育都是采用规模化的生产。现有的家用智能芽菜机一般在箱体内活动安装有若干层用来放置芽菜的培育箱和用来供水的水管,培育箱的底部有很多小的通孔,在最顶层的培育箱上安装有喷淋管,喷洒的水喷洒到最项层的培育箱上,经过底部的通孔喷淋到下一层的培育箱上,一层一层直到最后一层培育箱,这样在喷淋过程中需要的大量的水,而且喷洒也不均匀,影响到芽菜的生长,同时喷淋水每经过一层培育箱水质便会下降,影响芽菜培育,在底下的培育箱生长的芽菜容易腐烂,生长质量不高,影响了豆芽的产量。另外,现有的家用智能芽菜机中并没有针对芽菜和叶菜的生长条件作出相适应设计,而是仅仅考虑芽菜生长所需的普遍适用条件进行设计,导致芽菜和叶菜的培育环境不好,不利于叶菜和芽菜的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家用智能叶芽两用机,其能保证各个位置的种子和叶菜/芽菜能够吸取足够水分,正常生长。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家用智能叶芽两用机,包括一设有机壳门的机壳,所述机壳设有第一内腔及控制器;还包括设于第一内腔内的加热装置及雾化装置;所述第一内腔内设置有若干层培育盘,所述培育盘包括位于第一内腔的上部的种子培育盘及位于第一内腔的下部的的叶芽培育盘;所述机壳门的上部为透光介质;所述雾化装置设于第一内腔的水平中部,所述雾化装置设置的位置的高度范围是第一内腔的高度的50%?80%;所述控制器分别与雾化装置、加热装置连接。作为优选,所述雾化装置设置的位置高度是第一内腔的高度的50%。作为优选,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设于第一内腔的水平中部的空气加热板,所述空气加热板与控制器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内腔的上部设置有LED植物灯组和白光LED灯,所述LED植物灯组包括蓝光LED灯、红光LED灯与蓝色荧光灯;所述LED植物灯组、白光LED灯分别与控制器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蓝光LED灯的波长为460nm,所述红光LED灯的波长为640nm,所述蓝色荧光灯的波长为460nm ;所述LED植物灯组中蓝光LED灯与红光LED灯的数量比为1: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内腔上部设置有紫外灯,所述第一内腔内设有负离子发生器和臭氧消毒器;所述紫外灯、负离子发生器和臭氧消毒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机壳还设有第二内腔,第二内腔处于第一内腔上方;所述第二内腔中设有一水箱,所述水箱的底部配置有水箱发热板,所述水箱与雾化装置连接,所述水箱发热板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作为优选,雾化装置包括金属容水箱体,金属容水箱体包括第一容水腔及第二容水腔,第一容水腔与第二容水腔底部连通;第一容水腔设有进水口,进水口设有浮球阀;第二容水腔的上端面为敞口 ;第二容水腔内设有两个雾化器,第二容水腔的外侧壁设有制冷制热一体机;所述控制器与两个雾化器及制冷制热一体机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内腔中设有一空气制冷器,所述空气制冷器与控制器连接,其冷气出风口延伸至第一内腔。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内腔的顶部为平板或部分向外凸起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培育盘包括设于下部的叶芽培育盘和设于上部的种子培育盘,配合雾化装置的设置,使种子和叶菜/芽菜都能够吸取足够水分,正常生长。雾化装置设置在适当的高度,使雾散发后部分上浮,大部分下沉,雾气刚好可以覆盖到所有的培育盘,即培育盘中的种子或叶菜/芽菜都能吸收到足够的水分。雾化装置设置在两个培育盘中间,雾化装置两侧散发雾,使雾气的利用率更好。配置有空气加热板,热量更均匀。白光LED灯模拟太阳光,种子及叶菜/芽菜在白光LED灯下生长;LED植物灯组可以在叶菜/芽菜的生长阶段开启,令叶菜/芽菜具有较好的外观。雾化装置采用浮球阀,可以自动控制进水量,不用人工干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爆炸图;图2是顶部为部分向外凸起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雾化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I—机壳;11—第一内腔;12—机壳门;13—顶部;14—散热孔;2—培育盘;3 —空气加热板;4一灯组;5—雾化装置;51—金属容水箱体;511—第一容水腔;512—第二容水腔;52—浮球阀;53—制冷制热一体机;54—隔板;55 —固定架;6—水箱;7—控制器;8一培育架;9一盛水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家用智能叶芽两用机,其适用于培育叶菜和芽菜。所述家用智能叶芽两用机包括一设有机壳门12的机壳I及加热装置,机壳I设有第一内腔11、第二内腔及控制器7 ;第二内腔处于第一内腔11上方;第一内腔11的顶部13为平板或部分向外凸起结构,参考图2。第一内腔11的底部设有盛水板9。机壳I的侧壁上部及顶壁设置有条形散热孔14。第一内腔11内设有五层培育架8,每一层培育架8都放置有培育盘2,培育盘2包括置于下三层培育架8的放置叶菜/芽菜的叶芽培育盘和置于上两层培育架8的放置种子的种子培育盘。加热装置包括设于第一内腔的水平中部的上下分布的两个空气加热板3,其中一个空气加热板3分布在第一内腔11的下部,另一个空气加热板3分布在第一内腔11的下部。在第一内腔11的上部设有LED植物灯组及白光LED灯。LED植物灯组包括数量比例为1:2的蓝光LED灯与红光LED灯,还包括蓝色荧光灯;蓝光LED灯的波长为460nm,红光LED灯的波长为640nm,蓝色荧光灯的波长为460nm。在第一内腔11的上部还设有紫外灯,在第一内腔内设有负离子发生器及臭氧消毒器;紫外灯、白光LED灯及LED植物灯组组成灯组4。第一内腔11的水平中部设有雾化装置5,雾化装置5设置的位置的高度范围是第一内腔11的高度的50%?80%,作为优选,雾化装置5设置的位置高度是第一内腔11的高度的50%。若一个雾化装置5效果不够好,可以设置两个雾化装置5。如图3所示,雾化装置5包括金属容水箱体51,金属容水箱体51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容水腔511及第二容水腔512 (参考图3,第一容水腔511及第二容水腔512通过隔板54分隔),第一容水腔511与第二容水腔512底部连通;第一容水腔511设置一进水口,进水口设置有浮球阀52 ;第二容水腔512的上端面为敞口 ;第二容水腔512内设有两个雾化器,第二容水腔512的外侧壁设置有制冷制热一体机53。两个雾化器通过固定架55设置在第二容水腔512内。雾化装置5的浮球阀52可以直接与外界水源连接,来给金属容水箱体51装满水;也可以与水箱6连接,来给金属容水箱体51装满水。所述水箱6设置如下:第二内腔中设有一水箱6,水箱6的底部配置有水箱发热板,水箱6与雾化装置5连接。第二内腔内还设有空气制冷器,其冷气出风口延伸至第一内腔11。雾化装置5、加热装置、LED植物灯组、紫外灯、负离子发生器、白光LED灯、水箱发热板、空气制冷器及臭氧消毒器分别与控制器7连接。控制器7与雾化装置5的两个雾化器及制冷制热一体机53连接。机壳门12包括两个活动门,活动门由透光介质和不透光介质两部分构成,活动门上部为透光介质,透光介质构成的部分占据活动门的由上往下三分之一的位置。其中,种子培育盘对应的为由透光介质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家用智能叶芽两用机,包括一设有机壳门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设有第一内腔及控制器;还包括设于第一内腔内的加热装置及雾化装置;所述第一内腔内设置有若干层培育盘,所述培育盘包括位于第一内腔的上部的种子培育盘及位于第一内腔的下部的叶芽培育盘;所述机壳门的上部为透光介质;所述雾化装置设于第一内腔的水平中部,所述雾化装置设置的位置的高度范围是第一内腔的高度的50%~80%;所述控制器分别与雾化装置、加热装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小如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苗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