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罩眼卡装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31544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21 0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面罩眼卡装配机,解决了现有手工装配的面罩眼卡存在质量一致性差、气密性不合格、返修率高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操作台,操作台下方设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伸至操作台台面以上且活塞杆端部固定有带模型块的支座,操作台上还设有前后夹具,前后夹具用于固定套装在模型块上的面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科学,结构简单,通过采用气动装置可以快速、准确、自动的完成眼卡的夹紧、定位及装配,并且面罩的眼卡周边受力均匀,有效保证面罩装配后眼卡部位不漏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动化程度高,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面罩的眼窗装配的质量一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防毒面罩装配
,具体是一种面罩眼卡装配机
技术介绍
国内现有生产防毒面罩的眼卡装配大多采用手工装配,或者简易工装固定后手工装配。对于不规则形状的眼卡装配,基本采用手工直接装配,这种装配方式存在劳动强度大,质量一致性差,气密性不合格、返修率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根据面罩眼卡结构特点,模拟人工装配动作的面罩眼卡装配机。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面罩眼卡装配机,包括开设有中心通孔的操作台,操作台的下方安装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端部穿过操作台的中心通孔后置于操作台台面以上,并且活塞杆端部固定有支座,支座的顶部设有用于套装面罩的模型块,模型块的形状与面罩内部空间的形状相匹配;操作台的台面上位于中心通孔正前方和正后方的位置分别固定有前夹具和后夹具,前夹具包括与操作台台面固定的第一竖向支架,第一竖向支架的顶部固定有两根并排设置的水平支撑板,两根水平支撑板的端部分别固定有一个压片,两个压片位于模型块的上方且两个压片分别正对模型块上两个眼窗的位置,压片的形状和大小与面罩上眼窗的形状和大小相匹配,并且压片的弯曲弧度与面罩上眼窗部位的弯曲弧度相匹配;后夹具包括与操作台台面固定的第二竖向支架,第二竖向支架的顶部固定有水平支架,水平支架的底部固定有两根并排设置的竖向支撑板,两根竖向支撑板的底部位于模型块的上方且与压片等高,两根竖向支撑板的底部分别正对模型块上两个眼窗与滤毒罐之间的位置。具体装配时,先将左右镜片、左右眼卡预装在面罩的左右眼窗上,再将面罩套在支座上的模型块上,启动气缸,气缸的活塞杆将支座顶起,直至面罩上的两个眼窗部分顶置在对应的压片下方,面罩上的滤毒罐与两个眼窗之间的部分顶置在两个竖向支撑板一侧,面罩上预装的眼卡和镜片被压片压进到对应的眼窗内,再用电动改锥或机械手拧紧螺栓,这样眼卡、镜片就安装在面罩上了,最后启动气缸将支座降至规定位置,从模型块上取下面罩即可。本技术模拟人工夹紧模式,通过压片及竖向支撑板使面罩上眼卡周边受力均匀,保证罩体装配过程中不变形,不仅可以实现左右眼卡同时装配,保证眼卡周边受力均匀,并与镜片、罩体自动夹紧;而且可以保证眼卡上下螺孔定位准确,提高产品装配的质量一致性。本技术设计科学,结构简单,通过采用气动装置可以快速、准确、自动的完成眼卡的夹紧、定位及装配,并且面罩的眼卡周边受力均匀,有效保证面罩装配后眼卡部位不漏气。本技术自动化程度高,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面罩的眼窗装配的质量一致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图中:1-中心通孔、2-操作台、3-气缸、4-支座、5-模型块、6-第一竖向支架、7-水平支撑板、8-压片、9-第二竖向支架、10-水平支架、11-竖向支撑板、12-面罩。【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2所示,一种面罩眼卡装配机,包括开设有中心通孔I的操作台2,操作台2的下方安装有气缸3,气缸3的活塞杆端部穿过操作台2的中心通孔I后置于操作台2台面以上,并且活塞杆端部固定有支座4,支座4的顶部设有用于套装面罩12的模型块5,模型块5的形状与面罩12内部空间的形状相匹配;操作台2的台面上位于中心通孔I正前方和正后方的位置分别固定有前夹具和后夹具,前夹具包括与操作台2台面固定的第一竖向支架6,第一竖向支架6的顶部固定有两根并排设置的水平支撑板7,两根水平支撑板7的端部分别固定有一个压片8,两个压片8位于模型块5的上方且两个压片8分别正对模型块5上两个眼窗的位置,压片8的形状和大小与面罩12上眼窗的形状和大小相匹配,并且压片8的弯曲弧度与面罩12上眼窗部位的弯曲弧度相匹配;后夹具包括与操作台2台面固定的第二竖向支架9,第二竖向支架9的顶部固定有水平支架10,水平支架10的底部固定有两根并排设置的竖向支撑板11,两根竖向支撑板11的底部位于模型块5的上方且与压片8等高,两根竖向支撑板11的底部分别正对模型块5上两个眼窗与滤毒罐之间的位置。【主权项】1.一种面罩眼卡装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开设有中心通孔(I)的操作台(2),操作台(2 )的下方安装有气缸(3 ),气缸(3 )的活塞杆端部穿过操作台(2 )的中心通孔(I)后置于操作台(2)台面以上,并且活塞杆端部固定有支座(4),支座(4)的顶部设有用于套装面罩的模型块(5),模型块(5)的形状与面罩内部空间的形状相匹配;操作台(2)的台面上位于中心通孔(I)正前方和正后方的位置分别固定有前夹具和后夹具,前夹具包括与操作台(2)台面固定的第一竖向支架(6),第一竖向支架(6)的顶部固定有两根并排设置的水平支撑板(7),两根水平支撑板(7)的端部分别固定有一个压片(9),两个压片(9)位于模型块(5)的上方且两个压片(9)分别正对模型块(5)上两个眼窗的位置,压片(9)的形状和大小与面罩上眼窗的形状和大小相匹配,并且压片(9)的弯曲弧度与面罩上眼窗部位的弯曲弧度相匹配;后夹具包括与操作台(2)台面固定的第二竖向支架(10),第二竖向支架(10)的顶部固定有水平支架(11),水平支架(11)的底部固定有两根并排设置的竖向支撑板(12),两根竖向支撑板(12)的底部位于模型块(5)的上方且与压片(9)等高,两根竖向支撑板(12)的底部分别正对模型块(5)上两个眼窗与滤毒罐之间的位置。【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面罩眼卡装配机,解决了现有手工装配的面罩眼卡存在质量一致性差、气密性不合格、返修率高等问题。本技术包括操作台,操作台下方设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伸至操作台台面以上且活塞杆端部固定有带模型块的支座,操作台上还设有前后夹具,前后夹具用于固定套装在模型块上的面罩。本技术设计科学,结构简单,通过采用气动装置可以快速、准确、自动的完成眼卡的夹紧、定位及装配,并且面罩的眼卡周边受力均匀,有效保证面罩装配后眼卡部位不漏气。本技术自动化程度高,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面罩的眼窗装配的质量一致性。【IPC分类】B23P21-00【公开号】CN204397325【申请号】CN201420686522【专利技术人】原庆芳, 李维冰, 王珊, 魏兆芳, 焦丽萍, 王琪, 张丽娜 【申请人】山西新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申请日】2014年11月17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面罩眼卡装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开设有中心通孔(1)的操作台(2),操作台(2)的下方安装有气缸(3),气缸(3)的活塞杆端部穿过操作台(2)的中心通孔(1)后置于操作台(2)台面以上,并且活塞杆端部固定有支座(4),支座(4)的顶部设有用于套装面罩的模型块(5),模型块(5)的形状与面罩内部空间的形状相匹配;操作台(2)的台面上位于中心通孔(1)正前方和正后方的位置分别固定有前夹具和后夹具,前夹具包括与操作台(2)台面固定的第一竖向支架(6),第一竖向支架(6)的顶部固定有两根并排设置的水平支撑板(7),两根水平支撑板(7)的端部分别固定有一个压片(9),两个压片(9)位于模型块(5)的上方且两个压片(9)分别正对模型块(5)上两个眼窗的位置,压片(9)的形状和大小与面罩上眼窗的形状和大小相匹配,并且压片(9)的弯曲弧度与面罩上眼窗部位的弯曲弧度相匹配;后夹具包括与操作台(2)台面固定的第二竖向支架(10),第二竖向支架(10)的顶部固定有水平支架(11),水平支架(11)的底部固定有两根并排设置的竖向支撑板(12),两根竖向支撑板(12)的底部位于模型块(5)的上方且与压片(9)等高,两根竖向支撑板(12)的底部分别正对模型块(5)上两个眼窗与滤毒罐之间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庆芳李维冰王珊魏兆芳焦丽萍王琪张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新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