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垃圾压缩设备的挤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30598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21 0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环卫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垃圾压缩设备的挤压装置,包括设置在挤压腔内的第一、第二伸缩单元,所述第一伸缩单元驱动第二伸缩单元沿挤压腔内移动,所述第二伸缩单元驱动压缩垃圾的挤压头沿挤压腔内移动,通过在挤压腔内顺序设置两个伸缩单元,伸缩单元与伸缩单元之间的行程可通过设置成本更小的油缸或者气缸来进行调控,在不改变主油缸行程的基础上,可有效增加压缩部的行程,该挤压装置结构稳定、可靠,可显著降低增加压头部行程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环卫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垃圾压缩设备的挤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城市生活、工业垃圾的处理方式一般采用掩埋、焚烧等方式,一些生活垃圾在收集转运的过程中,由于占用体积较大,如若不做压缩处理,其运输效率极低。现有的压缩设备包括挤压腔,所述挤压腔内设置有压头,所述压头尺寸与挤压腔内壁尺寸相符,驱动机构驱动压头于挤压腔内往复移动,从而实施对垃圾的压缩动作。现有的驱动机构为一活塞杆水平设置的油缸,而当挤压腔较长或者增大垃圾的压缩比时,就需要相应的增加压头的行程。然而,与压头固定的油缸行程有限,若想增加压头的行程,就必须更换活塞杆行程更长的油缸,油缸的行程越长,其缸筒直径越大且成本越高,维修难度大,安装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定可靠的挤压装置,在不更换行程更长的油缸的基础上,增大挤压装置的移动行程。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垃圾压缩设备的挤压装置,包括设置在挤压腔内的第一、第二伸缩单元,所述第一伸缩单元驱动第二伸缩单元沿挤压腔内移动,所述第二伸缩单元驱动压缩垃圾的挤压头沿挤压腔内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存在以下技术效果:通过在挤压腔内顺序设置两个伸缩单元,伸缩单元之间的行程可通过设置成本更小的油缸或者气缸来进行调控,在不改变主油缸行程的基础上,可有效增加压缩部的行程,该挤压装置结构稳定、可靠,可显著降低增加压头部行程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至图3分别是本技术置于挤压腔内的3中不同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至图4对本技术做进一步地说明:一种用于垃圾压缩设备的挤压装置,包括设置在挤压腔10内的第一、第二伸缩单元,所述第一伸缩单元驱动第二伸缩单元沿挤压腔10内移动,所述第二伸缩单元驱动压缩垃圾的挤压头20沿挤压腔10内移动。通过在挤压腔10内设置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伸缩单元,伸缩单元之间的行程可通过设置成本更小的油缸或者气缸来进行调控,在不改变主油缸行程的基础上,可有效增加挤压头20的行程,该挤压装置结构稳定、可靠,可显著降低增加压头部行程的成本。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伸缩单元包括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伸缩单元沿挤压腔10内移动,所述第二伸缩单元包括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挤压头20沿挤压腔10内移动,根据挤压腔10的长度设置两个伸缩单元,在确保挤压头20的行程能够有效的将块状垃圾压缩或者将块状垃圾推出挤压腔10同时,减少伸缩单元的实际的布置数量,适当降低实际的制造成本。具体地,结合附图2至4所示,所述挤压头20的挤压端板面立式布设且外部轮廓尺寸与挤压腔10内尺寸相符,构成第二驱动机构的副油缸30的活塞杆端与挤压头20的板面固定,副油缸30的缸体与推板40前端板面固定,构成第一驱动机构的主油缸50的活塞杆与推板40的后端板面固定,主油缸50的缸体与挤压腔10的端部固定,所述主、副油缸30,50的活塞杆轴线平行且水平设置。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主油缸50动作,活塞杆驱动推板40于挤压腔10内向前移动,由于副油缸30的缸体与推板40固连,推板40向前移动,从而连动推板40前端的压头部30向前移动,进而使得垃圾压缩成型;当移动至主油缸50的活塞杆最大行程时,副油缸30动作,从而使得挤压头20进一步的伸展向前移动,从而使得块状垃圾进一步地得到压缩或者将块状垃圾推出挤压腔10外。所述推板40上设置有导向孔41,所述导向孔41内设置有导向柱60,所述导向柱60的端部与挤压头20的后端板面固定,导向柱60轴向方向与副油缸30活塞杆轴向方向平行,所述导向柱60于导向孔41的长度大于副油缸30的活塞杆的行程。【主权项】1.一种用于垃圾压缩设备的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挤压腔(10)内的第一、第二伸缩单元,所述第一伸缩单元驱动第二伸缩单元沿挤压腔(10)内移动,所述第二伸缩单元驱动压缩垃圾的挤压头(20)沿挤压腔(10)内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单元包括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伸缩单元沿挤压腔(10)内移动,所述第二伸缩单元包括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挤压头(20)沿挤压腔(10)内移动。3.根据I或2所述的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头(20)的挤压端板面立式布设且外部轮廓尺寸与挤压腔(10)内尺寸相符,构成第二驱动机构的副油缸(30)的活塞杆端与挤压头(20)的板面固定,副油缸(30)的缸体与推板(40)前端板面固定,构成第一驱动机构的主油缸(50)的活塞杆与推板(40)的后端板面固定,主油缸(50)的缸体与挤压腔(10)的端部固定,所述主、副油缸(30、50)的活塞杆轴线平行且水平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40)上设置有导向孔(41),所述导向孔(41)内设置有导向柱(60),所述导向柱(60)的端部与挤压头(20)的后端板面固定,导向柱(60)轴向方向与副油缸(30)活塞杆轴向方向平行。【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环卫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垃圾压缩设备的挤压装置,包括设置在挤压腔内的第一、第二伸缩单元,所述第一伸缩单元驱动第二伸缩单元沿挤压腔内移动,所述第二伸缩单元驱动压缩垃圾的挤压头沿挤压腔内移动,通过在挤压腔内顺序设置两个伸缩单元,伸缩单元与伸缩单元之间的行程可通过设置成本更小的油缸或者气缸来进行调控,在不改变主油缸行程的基础上,可有效增加压缩部的行程,该挤压装置结构稳定、可靠,可显著降低增加压头部行程的成本。【IPC分类】B30B9-30, B30B15-00【公开号】CN204398368【申请号】CN201420852542【专利技术人】王传华, 姚喜, 邓杰 【申请人】劲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申请日】2014年12月29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垃圾压缩设备的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挤压腔(10)内的第一、第二伸缩单元,所述第一伸缩单元驱动第二伸缩单元沿挤压腔(10)内移动,所述第二伸缩单元驱动压缩垃圾的挤压头(20)沿挤压腔(10)内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传华姚喜邓杰
申请(专利权)人:劲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